Guide: 首页 >> 心理知识 >> 心理测验与心理测量特点与局限性
心理测验与心理测量特点与局限性
作者: 心理健康中心 来源: http://www.psych.ac.cn/kxcb/zjxlx/201107/t20110706 日期: 2012-4-17,11:31

      心理测量(psychological measurement)是用心理测验作为测量工具的一种测量。通过心理测量,可以了解人的个别差异。心理测量学上,把对自己态度、情感等主观感受和对他人行为的客观观察进行分级或量化评定的活动称为心理评定,心理评定所用的工具是心理评定量表,简称评定量表。心理测量的对象一般是智力和个性特征,而这些心理特征是不能直接测量的;心理测量必须对心理特征进行量化,也就是给事物的属性指派一定的数字。心理测验是标准化测量的工具,在这个意义上它就具备了“尺子”的作用。这里所说的“尺子”包括测量的内容、步骤的规定、评分标准及测验结果数量化的方法。因此,心理测量的“尺子”不像物理的尺子那样恒定,而可能有误差;准确性也会因被测试者的主观态度而受到影响。由于人在心理测验中所持的不同心态,测验中会有不如实回答问题的现象,因此有的心理测验不得不在题目中设立测谎题目,以判断被测试者心理测验的可信度。一个新的心理测验的研究制定更需要科学的态度和一个较长期的反复取样、修订的过程。有的心理测验需要在使用中不断修改,以建立新的修订本,即常模的修正。特别是应用心理测量量表进行评定的方法也有其不同于一般心理测验的地方,前者更偏向于观察、晤谈这样的临床方法,因此把前者看作是观察与测验法的结合更加准确。

  由于直到上个世纪70年代末心理科学才在我国恢复其应有的地位,因此目前在我国普遍使用的心理测量量表,大多是由国外的现成量表修订而来。由于人们使用的量表不同或版本有异,导致不同的人用“尺子”量出的事物差异较大,从而造成相互比较的困难和研究的不严谨性。

  针对目前一些高等学校存在的滥用心理测量量表和错误解释心理测量结果的现象,教育部组织我国心理学专家用三年时间研制了“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相关评定量表”。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相关评定量表主要包括四种相关量表:《中国大学生生活应激量表》,利用这一量表可以测量一个人在一段时期内所承受的精神压力,也可以用来筛查那些可能需要给予特别心理健康指导的学生;《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量表》,主要用来测量心理困扰的症状;《中国大学生适应量表》,尝试从适应的角度来评估个体的心理健康所达到的水平;《中国大学生人格量表》,用来测量人格或性格特征。这是我国第一次大规模地针对大学生群体的心理健康的研究。在高校采用心理健康评定量表后,教育部将通过对测评结果的统计分析,形成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测量报告,并督促各学校根据测评结果,对可能存在心理健康问题的学生及时组织力量作进一步心理评估,以便搞清这些学生的心理问题的性质和严重程度,分别情况给予不同的指导和治疗。

  心理测查是件非常严肃的工作,专业性强。如果使用时间和操作方法不当,不仅达不到测查的目的,浪费资源,还会给被测查的学生带来心理的伤害。在有条件的学校里,应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同时,以心理测查为辅助手段,形成宣传、筛查、干预、跟踪、控制一体化的工作机制,切实做好筛查中可能有心理问题学生的后期支持工作。心理测查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个工作途径,是节省时间、及时找到目标的一种快捷的方式,但也有其局限性。在怎样实施心理测查的操作过程,测查前、测查中及测查后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需要哪些相关活动的配合等方面,还有许多值得研究的地方。工作做得不到位,会影响施测的科学性,或使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及测查产生误解或偏见。因此需要建构一套科学的操作程序,并规范测查后的工作。心理测查人员也需要接受专门的培训后方可实施测查。经验提示:

  1.心理测查不能保证百分之百的准确率。施测率是施测人数在应测人数中所占的比重。学校进行学生心理测查,当然希望有更高的施测率,而因种种原因很难做到100%施测,而且因学生个人对心理测验的恐惧或偏见,参加测试的学生中也会出现不认真作答等现象,这样就会使数据失真或无效。而可能有问题的人群也许就在未测或无效数据这个范围中。

  2.心理测验有局限性。受生理、社会等因素的影响,人的心理发展是动态的,心理测验的结果只能大致描述目前人的心理状况的某一方面,而不是心理状况的全部。

  3.心理测查不是最终目的。一般应在心理测查后两星期左右,及时地结合测查结果,对需要关注的人群实施必要的约访工作,以综合判断学生的真实心理健康状态。实施心理测查和访谈的一般程序有。
 

相关图片
责任编辑: weiwei0315 文章录入: weiwei0315 [评论]
· 心理测验的功能心理健康服务中心 - 4/13/12
· 心理测量概述 - 4/12/12
· 《心理测量学》试题 - 3/30/12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简介联系我们zkyxlx@sina.comzkyxlx@163.com汇款方式网站地图常见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