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uide: 首页 >> 学习专区 >> 第一章 心理学的发展简史
第一章 心理学的发展简史
作者: 教务处 来源: 教务处 日期: 2012-6-23,9:11

第一章  心理学的发展简史


第一节      科学心理学的建立


      现代心理学只有一百余年的历史,科学的心理学开始于1 879年。这一年在德国的莱比锡大学建立了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使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在这以前的心理学从属于哲学,还不是一门独立的科学。
      科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的知识体系。科学要求我们对某一领域的研究对象进行系统的探讨,把有关的知识系统化、条理化。任何一门学科之所以能成为科学,就在于它研究某一领域对象的共同规律。心理学能成为一门科学,就在于它的任务是从人们的千差万别的心理活动中发现心理活动的共同规律。在日常生活中,个人之间的心理虽然各有差别,但人们的心理活动却是有着共同规律的。正是由于有共同的规律,我们才能够了解习惯的形成过程,以及对人的个性进行分类等。科学的分工就在于对不同领域的对象分门别类地研究其规律。科学的分工是人为的,并无严格的界限,心理学与其它科学有很多跨界的地方,很难严格区分。如在研究心理学的时候,必然涉及到物理学、生理学等科学。
      我们常说“有人就有心理”。但是我们要把科学的心理学与一般常识加以区别。科学和一般常识是有区别的。常识是从人的长期经验中获得的,并且大都是表面现象的知识,有时正确,有时不完全正确,甚至是错误的。
     科学心理学的概念和一般常识的概念,有如下几点区别:
     第一,科学的概念必须确切,研究者要对研究的对象给予确切的说明,对科学的概念要下明确的定义。科学研究的结果一般是通过精心设计的程序,和在控制条件下获得的,因而所得到的结论是明确的,能够正确反映客观规律。常识的东西往往是不确切的,没有明确定义,并且不给出它所适用的范围。
    第二,科学研究要保持客观。科学的规律应该是按照一定的条件在一个场合下有效,在另一个场合下也应该有效。换句话说,科学研究的结果要经得起别人的验证。在某一实验室由某一位心理学家所得到的结果,按照同样的实验条件,也可以在另一个实验室,或由另一位心理学家得到验证。常识则不然,常识缺乏一致性,一种说法在某一场合下有效,在另一场合下则未必有效。
    第三,科学的概念要求有解释,除了描述一个现象或过程以外,还要说明它为什么会发生。常识则不要求解释。换句话说,科学要有原理,在原理的基础上把知识组织起来。
    第四,一科学的知识要经受实践的检验。科学得出的规律不是永恒的,都是相对真理。在经过一定时期以后,就会发现先前的知识是不完全对的,或甚至是错误的。科学知识只要发现是错的就要改正。若发现是完全错的,就要推翻,用新的理论来代替。

    科学发现始终是前进的。
    科学要借助于观察和搜集事实材料,对材料进行分析,最后做出结论。


    第二节  古代心理学思想


    一、西方古代心理学思想
心理学中有一个常提到的说法:“心理学有很长的过去,但只有很短的历史。”心理学的过去可追溯到很古时代,在很早以前人们就开始谈到身和心的关系。哲学家要谈到身心关系,宗教和迷信也必然谈论人死后灵魂不灭等等。哲学的根本问题是思维对存在、精神和物质的关系问题。自古以来,哲学家对此根本问题的回答,分成唯心论和唯物论两大营垒。唯心论认为精神先于物质世界而存在;唯物论则认为物质世界、自然界是精神的起源。心理学研究人的心理活动,人的认识活动,必然要涉及哲学观点。物质和精神的关系始终是心理学的一个基本问题。我们的意识、思维、记忆、表象等等,是不是脑的功能?这是身心关系问题。人的感觉、知觉是不是对外界的反映?先有外物还是先有感觉?这也是心理学的基本问题。对这些问题如何回答,决定了一个心理学派的基本观点。
    西方哲学开始于古希腊时期。当时有三位有名的哲学家,他们的心理学思想有一定的代表性。一位是德谟克里特(I)emocritos,约公元前460—370),是唯物主义哲学家。他的哲学是原子论,认为世界万物都是原子构成的。原子在空间运动。灵魂也是原子构成的,组成心灵的原子特别光滑、细致、活动性很大,贯穿在身体的各部分,随人的呼吸存在。人死了,停止呼吸时,灵魂也就不存在了。他是公开否认灵魂不灭的思想家。所谓灵魂,就是人的心理,指意识、感情等等。另一位哲学家柏拉图(Plato,公元前427—347)是个唯心论者,他认为灵魂与肉体完全不同,灵魂是永存不死的,它指导肉体,可独立于肉体而存在。因此,他的哲学观点是唯心主义二元论。第三位哲学家是亚里斯多德(Aristotle,公元前384—322),他在灵魂问题上与德谟克里特相似,认为灵魂不能单独存在,人死了,灵魂就没有了。灵魂依附于肉体,是肉体的活动产生了灵魂,明确了肉体和灵魂的因果关系。

      在随后的文艺复兴时期出现了笛卡尔(R.Descartes,1596一1650)的二元论,认为心和身是不同的两种性质,二者互不相干,但心能影响身,身也能影响心,这是心身交感论的观点。此外,还有唯物论哲学家.拉美特利fLa Mettrie,l709—1751)认为“人就是机器”,这种机械唯物论思想一直延续到现在仍产生影响。中国古代心理学思想
    中国古代哲学中,很早就有关于身心关系的论述。唯物主义者荀况哟公元前298—238)认为,先有身体而后才有精神,精神依附于身体。王充(27—99)也是唯物主义的进步思想家。他在《论死篇》中讲道:“人、物也,物、亦物也,物死不为鬼,人死何故独能为鬼?人之所以生者,精气也,死而精气灭。能为精气者,血脉也。人死血竭,竭而精气灭,灭而形体朽,朽而成灰土,何由为鬼?”这种观点是认为人的心理、意识不能脱离身体。人之所以有智慧,是因为人体中含有五常之气。五常之气存在于身体的五脏之中。五脏不伤,人就有智慧。五脏有病的人,精神就会迟钝、恍惚。范缜(450—515)进一步发展了身和心的关系的唯物主义思想。他明确了身体是主体,而精神只是身体的作用。他指出:“形者神之质也,神者形之用也”。“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他作了一个非常聪明的比喻,把身体和精神比作刀刃和锋利的关系,不可能刀刃不存在而锋利却仍能独立存在,所以身体死亡后,精神也不能存在。“神之于质,犹利之于刃……未闻刃殁而利存,岂容形亡而神在?”
    中国古代医书中也有关于脑和精神关系的讨论。一些著名的医药学家认为脑是产生精神活动的场所:李时珍(1518—1593)提出“脑为元神之府”,“泥丸之宫,神灵所集”。他还说:“耳目口鼻动于内,声色臭味引于外”。中国的医学家在十八世纪通过尸体解剖和临床观察,已经明确提出心理活动不是在心脏而是在脑子内部发生的。清代医生王清任(1768—1831)指出;“灵机、记性不在心在脑”。这是我国比较早的关于心理活动机制的科学论述。


第三节    近代心理学派别


一、构造主义


       科学的心理学创始于十九世纪末叶。近代心理学的创始者是德国的一位哲学家、生理学家冯特(w.wundt,l823—1920),他认为心理学应当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1879年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了第一个心理实验室。他当时主要做感知觉实验,研究神经传导速度、感觉阈限、简单记忆过程等问题。他认为心理学是研究直接经验一一即意识的科学?心理学的方法是内省法,即让被试者.报告自己的心理过程,然后由心理学家来分析。他认为心理活动最后可分解成心理元素。例如,一个苹果,是圆形、红颜色、硬、凉等感觉元素组合成的。这是受当时化学发展的影响。由化学元素可以组成化合物,所以他的理论体系也称为心理化学。他主张对人的意识经验进行分析,认为复杂心理现象可分解为各个单元,所以他的学派被称为构造派或构造主义。冯特是唯心主义经验论者,认为物体是人的感觉相加,外界是人的经验构成的。冯特对身心关系的观点是身心平行论。他认为心理活动与大脑的神经活动是平行的,不是因果关系,不承认心理活动是脑活动的产物。
    冯特作为独立科学的心理学的创始人,建立了现代心理学第一个学派——构造主义。这一学派从1879年开始,兴盛了二、三十年。二十世纪初期,他的学生在英国、美国的大学里建立了独立的心理学系和心理实验室,创办了心理学刊物。


二、行为主义


    现代心理学的第二个派别是行为主义。行为主义出现在美国,有两个主要代表人物:华生(J.B.Watson,1878—1958)和斯金纳(B.F.Skinner,1904一1990)o由于本世纪初自然科学的飞速发展,一些年轻的心理学家对冯特学派不满意,认为心理学不能研究意识。他们要进行一场革命,使心理学和其他自然科学处于同样地位,也应象其它自然科学一样研究看得见、摸得着的客观东西,那就是行为。心理学应当研究给人一个刺激时,他所产生的行为反应,提出刺激一反应(S—lR)公式。华生的看法受俄国的巴甫洛夫
(1849—1936)影响较大。巴甫洛夫认为人的心理完全可以用条件反射来解释。一条狗,人给它吃肉,它就流口水。如果在吃肉的同时响一个铃声,经多次结合,然后只给铃声,它也流口水。肉是流口水的无条件刺激,流口水是吃肉的无条件反射。在狗的大脑皮层上同时有肉味和铃声两个兴奋灶,多次结合,二者就发生了暂时联系,铃声就能代替肉的刺激,称为条件刺激,流口水就是条件反射。华生认为这种理论完全可以解释人的各种行为。他在1913年写文章批判传统的心理学,影响很大。从二十年代到五十年代,行为主义一直统治着美国心理学。
  华生认为思维不过是喉头的运动,没有什么特别的思想意识活动。他的个性理论是环境决定论,认为才能、成就都是后天的,全在于训练。他有一段名言:“给我十个健康的婴孩,让我放在自
己的特殊世界中教养,那么,我可以担保在这十个婴孩之中,我随便拿出一个来,都可以训练成为任何一种专家,无论他的能力和嗜好、志向、才能、职业和种族是怎么样,我都能任意训练他成为一个医生、一个律师、艺术家和一个商业界的巨头、或者训练成为一个乞丐或窃贼”。可见,他是一个极端的环境决定论者。
  斯金纳是新行为主义者。他主要是用鸽子、老鼠等动物做实验。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他研究用鸽子控制导弹,把鸽子装在导弹内部,当导弹路线失误时,训练好的鸽子可以根据指示灯的开亮啄电门调整路线。他突出的贡献是把巴甫洛夫的条件反射理论向前发展了一步。斯金纳认为,人类的行为都是条件反射,行为决定于行为的后果。当人或动物为达到某一目的做出某一行为时,得到一定的满意后果,此后果便强化了他的行为,以后他就爱进行这种行为了。斯金纳在后来的一些著作中,把行为主义观点推广应用于人类社会,用以改造社会。他提出“行为工程”,意思是指一个社会中,可以事先设计和训练人的行为,从而建立理想的社会。二十世纪中叶美国社会出现危机,人们寻求解决的办法,于是他这部书大受欢迎,成为美国销售量很大的一本书。斯金纳是程序教学的创始人之一。程序教学是把学习过程分成许多的小步子,让学生自己去学,效果较好。现在的计算机辅助教学就是从程序教学发展来的。


三、格式塔学派


  第三个学派是格式塔学派。这是二十世纪初在德国出现的反对冯特构造主义的一个学派。这一学派有三个代表人物:魏特墨(M.Wertheimer,1880—1943)、考夫卡(K.Kolfka,1886—1941)、苛勒(W.Kohler,1887—1967)。格式塔是从德文“(;estalt”音译来的,是形状、完形、整体的意思。这个学派是从研究人的感知觉开始的。格式塔学派在知觉中提出一些组织原则,认为人脑中有一种力量把客观的东西组织成一定的完形。他们反对冯特派只强调分析,而认为心理现象是一个整体,整体决定了其中的各个部分。他们有一句名言,“整体总比各部分相加还要多”。例如看一方形,它由四根直线组成,但方块不等于四根直线相加,它比四根直线有更多的内容。另外,他们认为人认识外界事物是认识事物的相互关系。例如,人看黑板上写的字,黑板是背景,书写的字就是图形,图形和背景之间有一定对比关系。格式塔学派的思路是强调综合,这对今天心理学的研究是有贡献的,因为科学研究不应只从分析观点来看问题,还应从整体相互关系的角度来看问题。
    格式塔心理学的另外贡献是对猿猴智慧的研究。苛勒观察猿猴如何能把几只木箱叠起来,爬到木箱上拿到悬挂在屋顶上的香蕉。猿猴还能把棍棒连接起来,取得被栏杆挡住的远处的食物。格式塔心理学家认为动物的解决问题是突然发生的“顿悟”。苛勒基于这些研究著有“猿猴的智力”。这是心理学中较早的对动物智慧的研究。


四、精神分析


    第四个学派是精神分析学派,代表人物是奥地利精神病医生弗洛伊德(s.Freud,1856—1939)。他的代表著作有《精神分析引论》、《梦的解释》。此学派的影响主要在精神病方面,在欧洲,影响较大。
    弗洛伊德是沙克的学生,学会用催眠术治疗精神病。弗洛伊德发现,如果让精神病患者把心里话全讲出来,病就快好了。他便用催眠术让患者回忆过去的事,找出致病的原因。他发现患者幼年经验,特别是家庭中儿童与父母的关系影响很大。当找出根源告诉患者,病就治好了。后来弗洛伊德,改用自由联想去追溯致病的过去经验。他还发现做梦往往反映出一个人的心理矛盾,所以分析病人做的梦也是一种治疗的方法。他得出一个结论,认为人的生物的传宗接代的需要是最重要的动力。性欲是关系种族能否继承下去的中心问题,这是人的本性。人的内在的生物冲动、情欲是原始的本能,是主导的驱动力。可是,对人来讲,由于社会的发展,有礼教、风俗习惯、伦理道德等等,约束着人的原始的冲动,不允许这些内在的东西自由表现,从而被压抑下去了。但这些东西仍存在于人的下意识之中,只是人自己不觉得而已。所以,弗洛伊德认为人的意识是由意识和下意识两部分组成的。意识的内容是我们自觉妁东西,下意识的内容多是与理智和道德相违背的东西。当理智和下意识的矛盾激化,就会造成精神病态。为了治疗病症,就需要对病人的心理状态进行分析。这就是精神分析理论,也叫做弗洛伊德主义。近年来的新弗洛伊德主义,不再那么强调本能的性冲动,而较多地强调人和人之间的社会关系。新弗洛伊德主义仍认为人有下意识和意识。如果把下意识的东西挖掘出来,就会对治疗精神病有好处。在现代社会中,人和人之间的关系紧张,精神病发病率较高,精神分析理论很容易被接受。现在许多欧洲国家都流行新弗洛伊德主义。这一学派对精神病学的影响很大。


第四节近代心理学

一、神经心理学


    科学的心理学必须研究心理活动的生理机制,即研究神经系统和大脑的活动。神经心理学的主要任务是研究脑与行为的关系。动物行为的生理机制,人的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情绪、个性的生理基础都属于神经心理学的研究范围。
  20世纪四十年代前后,一位加拿大医生潘菲尔德(W.G.Penfield,189l~1976)借对患者做大脑手术时,在清醒状态下刺激脑的不同部位,让患者报告他受刺激作用时引起的记忆。有的患者当刺激大脑某个部位时,.回想起交响乐曲。所以他认为大脑中的记忆是类似录音机一样的活动。人们还推想,记忆过程必然伴随着神经系统中某些物质的变化,这种物质变化叫做记忆痕迹。后又设想,有记忆活动进行时,总是在某些神经道路上传导神经活动,这样,在神经元与神经元的接触处——突触上,必然引起一定化学变化,从而使神经冲动传导的阻力降低。人们开始从这方面进行研究,出现了对记忆过程的脑化学研究。这种研究一般是用动物做实验。有人研究发现,在记忆活动时突触上有电传导,传导次数愈多,核糖核酸(RNA)的量也愈多,于是就认为核糖核酸是记忆物质。后来又有人研究发现,向大脑注射某种化学物质,会增强或者减退记忆。注射一种酶可以破坏记忆,并认为,人年老时血液中增长了酶物质,当这种物质超过人脑中产生的核糖核酸的数量时,就会导致记忆的破坏。因此,发明一些药物来医治老年记忆衰退症是可能的。
    一些科学家研究了大脑两半球的分工问题。一般认为左半球是负责语言和抽象思维的,右半球是负责图形知觉和运动的。在情绪方面,也有很多电生理研究,发现动物脑里有所谓快乐中枢,每当刺激这一中枢时,动物就得到强化。如果让动物以一定动作自己开动电源,刺激大脑的快乐中枢,它可以连续不断地刺激自己。
    神经心理学是近代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心理学科,近年来取得了很大成就。尤其是在临床诊断检查方面,具有明显作用。它在临床上主要研究由脑损伤和脑器质性病变而产生的各种心理和行为障碍,如失语、口吃、智力缺陷等。


二、认知心理学


    认知心理学是最近二十余年来心理学研究的新方向。认知心理学正式产生于20世纪六十年代,目前正是高潮。六十年代后期,奈瑟(u.Neisser)发表了《认知心理学》一书,提出认知心理学的基本理论。一般把这本书作为认知心理学的开端。认知心理学是在行为主义衰落,信息论、语言学、计算机科学发展的影响下产生的。认知心理学主要是研究人类认识的信息加工过程的。
  认知心理学认为,人的行为主要决定于认识活动,包括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这一学派反对行为主义,认为应该承认主观的心理活动。并认为不一定必须搞清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后,才能研究心理现象。人们可以通过实验做出关于心理活动的假设,称为模型。此学派特别与计算机发展密切有关,认为人是信息加工的生命机体。外部刺激作用于人,经过一定的信息编码,输入神经系统,存人短时和长时记忆,还可再提取出来,输出成为动作反应。认知可以分析成不同的阶段,每一阶段对输入的信息实现一定的操作,人的行为反应是一系列操作的结果。这些认知的不同阶段,一般包括心理学中的知觉、记忆、概念、判断、语言等等。人对外界的认知就是一种信息加工的过程。因此,认知心理学是研究人的信息加工过程,提供信息加工模型的。
    当前认知心理学提出的总的模型如下:

 

 

图1—1认知心理学的信息加工模型


    认知心理学与计算机科学的发展有密切的关系。西蒙(H.A.simon)和纽卫尔(A.Newell)在计算机科学和心理学的结合方面作出了贡献。他们提出不同学科之间的类比思想?如果不同学科之间的类比是合理的,那么借用一个已知的学科原理,可以推进对另一未知学科原理的理解。计算机的原理是已知的,心理学家利用计算机知识建立人类的认知模型。另一方面,心理学研究也扩展了计算机科学的范围。根据认知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可以设计计算机程序来模拟人的心理过程,特别是思维、问题解决等高级心理活动:认知心理学和计算机科学的结合产生了人工智能的新学科。人工智能的研究将使计算机具有人类智能的特点。由计算机控制的机器人能下棋、推理,作决策,甚至进行发明创造。这是现代科学的一项重大成就。

三、人本主义心理学


    人本主义心理学兴起于美国20世纪50—60年代,它以意识经验为出发点,着重研究人的价值和人格发展,强调人的目的性、创造性和人的价值,主张促进人的健康成长和潜在善化的表现。人本主义心理学是针对美国工业科技文化高度发展的社会环境下人性异化,要求尊重人的价值和自我选择的产物。它反对行为主义环境决定论和精神分析生物还原论思想,是一种在当代条件下论证人性向善的一种心理学思潮和革新运动。
    人本主义一词是与科学主义相对照而提出的。近代西方心理学中有模仿物理学和生物学方法研究心理现象的倾向。人本心理学家认为这种传统的科学方法不足以解决人类更复杂的心理学问题,特别涉及价值观和信仰问题。因此他们主张改进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扩大研究领域,使人的精神生活得到科学的理解。人本主义心理学思想代表人物是A.H.马斯洛、c.R.罗杰斯和R.R梅。
    人格发展和人的价值的实现是一个复杂的而广泛的问题。人本心理学家认为,对于这种问题需要用现象学方法和整体论方法进行研究,而不能仅仅依赖于实验室方法和调查统计方法。


    思考题


    1.你对科学心理学的概念是如何理解的?
    2.对近代心理学的发展有影响的有哪几个学派?它们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3.为什么说认知心理学是近年来心理学研究的新方向?
  
     
 

相关图片
责任编辑: weiwei0315 文章录入: weiwei0315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