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uide: 首页 >> 学习专区 >> 第六章 知觉
第六章 知觉
作者: 教务处 来源: 教务处 日期: 2012-6-27,8:34

第六章   知觉


第一节  知觉的一般概念


      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的整体的反映。知觉是以感觉为基础的,但它不是各种感觉简单的总和。在实际生活中,各种感觉的信息,如物体的个别属性、颜色、气味等不是单独被反映的。各种感觉信息按事物的一定关系和联系被整合成一个整体、一个完整的映象被反映。例如,当我们知觉一朵花时,已经不仅是对花的色、香、形等个别属性的反映,而是对花的这一事物的反映。
      感觉和知觉是两种不同而又不可分割的心理过程。感觉是对物体个别属性的反映,而知觉则是对物体整体的反映。没有对物体个别属性的反映,人们也不可能获得对物体的整体的经验。所以感觉是知觉的有机组成部分,是知觉的基础。感觉取决于客观刺激的物理特性,相同的刺激会引起相同的感觉;而知觉则要受个体的经验和态度的影响。同一物体,不同的人对它的知觉会是有差别的,对这一物体越了解的人,对这一物体的知觉就越全面、细致。人们在实践生活中,随着知识的积累,知觉会变得更加精确、更加丰富。同时,由于各人的需要和态度的不同也会使人们的知觉具有一定的倾向性。
      感觉和知觉都是对物体的直接反映,其映象都是物体的具体生动的形象,属于认识过程的感性阶段。感觉和知觉所提供的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是简单的,初步的,但它是人类认识的基础。因此,感觉和知觉又是人的其它心理活动的基础,人的表象、思维、情感、意志等心理活动也都是从感觉和知觉开始的。


第二节 知觉的基本特性


一、知觉的选择性
  人的周围环境是丰富多彩、时刻变化的;在每一时刻里作用于人的感官的刺激也是众多的。但是,由于通道的限制,人并不能注意到同时作用于感觉器官的所有刺激,也不能对作用于感觉器官的所有刺激发生反应,而只能选择其中少数刺激加以反应。人的这种对外来信息有选择的进行加工的能力称为知觉的选择性。由于知觉具有选择性,才使人能够把注意力集中到少数重要的刺激或刺激的重要方面,排除次要刺激的干扰,从而更有效地认识外界事物,适应外界环境。
    人从众多的刺激物中选择少数刺激物发生反应,这部分刺激物就是知觉的对象,而同时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其它刺激物就成了知觉对象的背景。这种对象和背景的结构,是知觉最基本的特性。
    知觉过程中,既然存在着对象和背景的差别,那么,究竟什么样的刺激物容易成为知觉选择的对象呢?
    强度大的、对比明显的刺激物容易成为知觉的对象。例如,光线强的、声音大的、轮廓清晰的物体容易成为知觉的对象;光线弱的、声音小的、轮廓模糊的对象则不易成为知觉的对象。白色的物体在白色的背景上就不如在黑色背景上容易成为知觉的对象。
    在空间上接近、连续、形状上相似的刺激物也容易成为知觉的对象。图6-1a中的方块,横行的比纵行的更接近,看起来方块
是横行排列的;图6一lb中的方块,纵行的比横行的更接近,容易看成是纵行排列的;图6.1c中的方块,斜线上排列的比横向和纵向上排列的更接近,又容易看成是斜线排列的。而且既容易看成是左上右下方向排列的,也容易看成是右上左下方向排列的。

 

                                             图6—1知觉的接近性
    在相对静止的背景上,运动的物体容易成为知觉的对象。在交通信号中常常使用闪光信号作为警戒的信号,其原因就在于它容易引起人们的注意。夜间各种灯光齐亮,如果信号不是闪光的,就很容易和其它的光相混淆。
    维量变化较多的刺激也比单维变化的刺激容易成为知觉的对象。例如,包括颜色和亮度两种维量变化的信号,比只有亮度一个维量变化的信号所引起的辨别反应要快。
    刺激能否成为知觉的对象,也和它对人的意义是否重要有关。越是对人有意义的刺激,越容易引起人的注意。例如,在嘈杂的环境中,一般的说话声难以引起人的注意,但却容易听到别人叫自己的名字;婴儿的哭声也容易唤醒熟睡的母亲等。
    总之,人的知觉选择性不仅依赖于客观事物的物理特性,而且与人的需要、愿望、任务,以及以往的经验有极为密切的关系。

二、知觉的整体性
    客观事物具有许多种属性,并且是由不同的部分组成的。当客观事物作为刺激物对人发生作用的时候,是它的部分或属性分别作用于或先后作用于人的感官。但是,人所反映的这些部分或属性并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有机地联系在一起的,因而人所反映的客观事物是一个整体。例如,看到一个四边形,人不会把它知觉为四条彼此孤立的线段,而会看成一个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菱形、梯形,或不规则的四边形,即把它看成是一个整体。作为一个整体,就不仅包含着四条线段,而且包含着四条线段之间的关系。又如,图6.2上的直线虽然并不连贯,但是,人也会把它看成是一个三角形,而不会只看成是三个角。这种把事物的各个组成部分和属性,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把事物知觉为整体的特
性就是知觉的整体性。知觉之所以能具有整体性,是因为事物的各个部分和它的各种属性是作为一个整体对人发生作用的。事物的各个部分和属性分别作用于感觉器官,它们之间形成了固定的联系,经验的积累,使人能在大脑中把这种联系保存下来。当客观事物作用于人的感官时,大脑会对来自感受的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发现事物的各种属性及其相互间的关系,从而把事物知觉为一个整体。当事物的某一属性单独作用于人的感官时,人也会根据人脑中储存的信息,提取其他感官的记忆,以补充该事物其它方面的属性,因而仍然把事物知觉为一个整体。

 

                      图6-2知觉的整体性

    对象的整体知觉依赖于对它的组成部分的感知;反过来,对事物个别部分的知觉也依赖于对事物的整体知觉。对象的部分和整体在人的知觉过程中是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的。
三、知觉的理解性
    人的知觉并不象照相机那样详细而精确地反映出事物的全部细节,它并不是一个被动的过程。相反,人的知觉是—个非常主动的过程,它要根据主体的知识经验,对感知的事物进行加工处理,并用概念的形式把它们标示出来。知觉的这种特性就是知觉的理解性。
    同一事物,知识经验不同的人,对它的知觉的内容也会有差别,也就是说,知识经验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知觉的理解程度也不相同。对某一事物有关的知识经验越丰富的人,在知觉这一事物时,知觉的内容越丰富,越深刻,越精确。例如,一张建筑设计图纸,对于一个不懂建筑学知识的人来说,不过是一张图画,他甚至看不出这是画的建筑物的哪一部分;对于一个技术员来说,他不仅能看出图纸画的是建筑的哪个部位,而且能看出图纸上对施工的要求和质量的标准;而对于一个工程师来说,他不仅懂得这张图纸的内容,而且还会发现其中的问题。相比之下,工程师对图纸的知觉是更为深刻和精确的。这表现出对事物知觉的理解程度是受知识经验影响的。
  言语的指导也是影响知觉理解性的一个因素。图6-3上有一套图形,让被试看的时候,他会觉得右边的图形简单些,左边的图形复杂一些。在他看来,似乎右边的图形的不确定性小些,而左
边图形的不确定性大些。但是他很难确认这是一套什么图形。一旦告诉被试这是一套长方体的图形时,他便很快地辨认出这是从三个不同的角度观察的同一长方体的透视图。词的提示加强了他对图形的理解,减少了他辨认图形的不确定性。这说明词的作用唤起了人们过去的经验,从而补充了知觉的内容,使他辨别出了这个图形。


                                                        图6-3长方体透视图
四、知觉的恒常性
    物体表面的颜色在不同光源的照射下,其反射出来的光线会有变化;从不同角度或不同距离观察同一物体时,物体落在视网膜上的象也会发生变化。但是,在这几种情况下,对物体的知觉效果却没有明显的变化。即在不同光源照射下观察到的物体表面的颜色并没有明显的变化;从不同角度观察同一物体时,看起来物体的形态也没有明显的变化;在不同距离上观察同一物体时,看起来其大小并没有明显的变化。知觉的这种恒定性或不变性称为知觉的恒常性。根据知觉的类型,可以把知觉恒常性分为颜色恒常性、形状恒常性和大小恒常性等。

  1.大小恒常性
  物体投射到视网膜上的象的大小,既取决于物体的大小,也取决于物体与观察者的距离。在距离相等的情况下,物体越大,其投射到视网膜上的象也越大;同一物体,距观察者越近,其视象越大。视网膜象的大小与物体的大小成正比,但与物体距观察者的距离成反比。对物体大小的知觉,并不完全随视网膜象的大小而改变。例如,在1米远处观察一个人,比在10米远处观察同一个人的视网膜象要大10倍,但是,对这个人的高矮的知觉,并不因其距离缩短而长高了10倍。人们对物体大小的知觉,在观察距离不同的情况下,都接近于它的实际大小。这说明,在物体大小的知觉中,已经把物体的距离因素估计进去了。这种对在知觉对象的条件改变时,对对象大小的长宽保持不变的特性,叫知觉大小恒常性。
    在日常生活中,这种知觉大小恒常性现象是经常存在的。同样一个大小的物体在视网膜上的视象的大小,是时常随着距离的远近而改变的。距离愈远,视象愈小,但是,由于知识经验的参与,并不影响其物体大小的知觉。我们看眼前一只茶杯,在视网膜上形成的视象会很大,高空中飞行的飞机,视网膜上形成的视象可能很小,但我们并不感到茶杯要比高空飞行的飞机要大。这种大小恒常性的存在,使人们更好适应环境的变化。
  2.亮度和颜色恒常性
    物体亮不亮取决于它的反射率,反射率大的看了就亮,反射率小的看了就暗。煤和石灰的反射率不同,人们看石灰总觉得它比煤块亮。甚至把石灰放到很暗的地方,而把煤块放到很亮的地方,使石灰实际上所反射出来的光强远远低于煤块反射出来的光强,人们还是认定石灰比煤块亮。这种不受外界照明条件的影响,保持对物体亮度知觉稳定的特性就是亮度知觉的恒常性。
    对物体表面颜色的知觉也有类似的情况。物体表面有它固有的颜色,若用其它颜色光照射物体表面的时候,按照颜色混合的定律,其色调会发生变化,但是,人们对这个物体表面颜色的知觉却仍然保持不变,即不受照射到它上面的颜色光的影响,这就是颜色恒常性或色调恒常性。例如,用红光照射一块白纸,本来白纸也变成红色的了,但是,若让观察者看到周围的环境、纸块的形状及红色的光源,他仍然会把纸知觉为白色的,当把绘有白色房子的幻灯片投射到黄色的屏幕上,本来房子在屏幕上成了黄色的,但观察者仍会把房子知觉为白色的。
    由于人们有知觉恒常性,使人们可以在外界条件变化了的条件下,仍然能准确知觉物体的特性,适应环境。这是人类在长期生活实践中形成的本领。


第三节  距离知觉


    人通过视觉能估训观察对象的距离和它的深度,即产生距离知觉或称立体知觉、深度知觉、空间知觉。但是,距离知觉是怎样产生的,它依赖于哪些条件和线索呢?
一、单眼的距离知觉线索
    这里所列举的单眼距离知觉线索并不是只对单眼起作用的线索,实际上这些线索对两只眼睛的视觉都在起作用。单眼线索只是相对于双眼线索而言的。双眼线索只有在双眼视觉上才起作用,而单眼视觉是提供不了这样的线索的。属于单眼视觉的线索包括:
    1.遮挡:较近的物体会挡住较远的物体,而不会相反。如果一个物体挡住了另一个物体的一部分,遮挡的物体自然就知觉为近些;被挡的物体自然就知觉为远些。
    2.线条透视:同样大小的物体,近时视网膜象就大些;远时视网膜象就小些。根据这一规律,视象的大小就可作为一种距离的线索。例如,电线杆是一样长的,根据线索透视的原理越远的电线杆越低,反过来,越低的电线杆看起来就越远。同样的道理,两根铁轨是平行的,二者之间的距离是固定的,但同样的长度,离观察者越远会变得越短了。所以近处的铁轨看起来宽些,越远变得越窄,再远也就汇合成一点了。这是线条透视的规律。它是距离知觉的一种线索。
    3空气透视:由于空气的遮挡,近处的物体还能看出鲜明的颜色和清晰的棱角和细节,远处的物体就会变得模糊不清了。因此,对象的清晰程度也可以作为距离知觉的一种线索。
    4.明暗和阴影:明亮的物体显得近而暗的物体显得远些。
    5.运动视差:当人移动位置,同时又观察周围的物体,如坐火车看车外的景物时,近处的物体好象是向相反的方向移动了,而且越近的物体移动得越快;远处的物体不仅移动得慢,而且在方向上也是和观察者相一致的。这种运动的速度和方向也可作为距离知觉的一种线索。
    6.眼睛的调节:为了获得清晰的视象,眼睛水晶体的曲度由睫状肌调节会随观察物体的距离而改变。物体越近,水晶体越凸起,这样才能使光线聚焦在视网膜上。因而睫状肌的紧张度,也就是调节水晶体凸度的动觉信号,也是距离知觉的一种线索。但是,眼睛的调节只在10米的距离范围内起作用,超过这个距离调节的线索就不起作用了。
二、双眼的距离知觉线索
    1.双眼视轴的辐合:在观察一个物体时,两只眼睛的视象都要落到中央窝上才能看得清楚。为了做到这一点,两只眼睛都要对准所观察的对象。如果物体较近,两眼的视轴就要往一起集中,即两眼的辐合角度增大;如果物体较远,两眼视轴就要分散,即两眼的辐合角度减少。这种情况如图6-4所示。由于这种原因,控制两眼视轴辐合的眼肌运动状态就可作为距离知觉的线索,为距离知觉提供信息。但是,视轴的辐合只在几十米的范围内起作用,太远的物体,观察时视轴近于平行,对距离知觉也就不起作用了。辐合的线索和其它单眼的线索不是互相孤立起作用的,而是协同起作用的。例如,视象变小,双眼辐合的角度也变小,说明物体距离变远;反之则距离变近。如果两个物体的视象大小相等,而观察时两眼视轴的辐合程度不同,水晶体的调节程度也不同,也可区分出两个物体的大小和远近来。


                 图6.4双眼视轴的辐合
  2.双眼视差:在正常情况下人是靠双眼来观察物体的。物体要在两眼的视网膜上形成视象,这两个视象可能落在视网膜的对应点上,也可能落在非对应点上。如果两眼看的是一个平面图形,看的是一个双箭头,注视点z的视象在两眼的中央窝z’和Z”上;两个箭头x、Y的视象在x’和x”,Y’和Y”上,x’和X”、Y’和Y”,都是两眼视网膜的对应点。这时,如果将两眼视网膜重叠起来,两个视象会完全重在一起。在这种情况下,知觉到的便是一个平面。如果看的是一个立体,如三棱锥,由于两眼间相距约65毫米,在观察立体物体的时候,左眼会看物体的左边多一此;有眼看物体的右边多一些,这样就在两眼网膜上形成两个稍有差异的视象,这就是双眼视差。如图6—5所示,注视点z的视象在
两眼中央窝z’和Z”上;x、Y则分别落在视网膜的x’、X”和 Y’、Y”上。但是x’ 和x”、Y’和Y”都是视网膜的非对称点,结果两个视象都偏向鼻侧,x’z’>x”z”,Y”z”>Y’z’,形成双眼视差。两个视网膜非对称点上所接受的刺激变成神经冲动,传至大脑,即产生立体的知觉。所以双眼视差是形成距离知觉的主要线索。 

图6—5立体物体的视象落在两眼网膜的非对应部位
三、距离知觉的直接线索
  上述单眼和双眼的距离知觉线索都是提供了观察者知觉距离的条件,观察者还要从这些线索上推断出距离来,即距离并不能直接被感知到。这是许多心理学家在说明距离知觉时所提出的观点。近年来一些心理学家又致力于寻找直接的距离知觉的线索。J.吉布森(J.Gibson)所提出的环境光变化是距离知觉的直接信息的观点,就是这种努力的一种结果。吉布森从人和环境之间关系的动态变化上探讨了距离知觉。
    吉布森认为,人们的周围充满着光线,它们来自各个方向,并且错综地交织在一起。他把这种光线称为“环境光”。
    在人的周围环境中有大小、距离、反射率等各不相同的物体,它们受到不同方向来的光的照射,同时又反射出一定的光线。这就使得在空间每一点上的环境光的分布都各不相同。观察者无论站到哪一点上去观察周围的空间,周围空间的每一点上的光线都会有差异,即观察者无论在哪一点上观察,都有其特定的环境光的光线分布。这种光线的分布就是人们感知距离的直接刺激物。
    如果观察者站到空旷的地面上向远处观察,他会看到,近处地面的土块、坑洼、杂草等显得大而清晰,远处地面上的东西就显得小而模糊了。这种近处稀疏、远处密集的光线结构变化就包含了距离知觉的信息。图 6—6,就说明了这种情况。


            图6—6表面光线结构的分布
    (A)上部的光线结构密度大、投影尺寸小,看起来它是一个向远方伸延或向后倾斜的表衙。如果将(A)倒转过来,看起来它又是一个向前倾斜,或从顶端向远处伸延的表面了。相比之下,(B)没有这种光线结构上的差别,所以看起来它就是一个垂直于视线的平面了。图6—7说明的是光线结构的不连续性所造成的不同的空间特点。(A)中不连续的光线看起来形成了两个表面,一个表面在另一个表面的前边,二者之间有一个明显的界限;(B)中的不连续光线看起来也构成了两个表面,这两个表面是连接在一起的,但其间好象突出了一个角度。由于地面结构密度和物体的视网膜象都按同样的视角规律变化,所以观察者可以直接感知到距离与大小的关系。

                    图6—7表面光线结构的不连续性
    人在运动时,周围的光线也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这种光线的变化也是距离的信息。例如,当观察者在野外向远处的一点走去的时候,看起来只有前边的目标是固定的,两侧的光线则会以不同的速度向后移去。这种情况和飞机着陆时飞行员的视觉效果相类似。当飞机着陆的时候,看起来只有远处地乎线上的一点是不动的,而地面和云层的光线分布则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天空中光线变化的速度是近处大、远处小,都是向后移动的,地面的光线则从飞行员观察的下滑点向四周扩散,扩散的速度由中心向外渐增。这些光线的变化,都是观察者的运动方向和运动状况的距离知觉信息。
  吉布森提出的观点,虽然能解释人在瞬间刺激作用下是怎样正确认识周围的,说明了距离知觉的直观信息。但是,这也不能忽略或否定过去的经验和推理在距离知觉中的作用。


第四节  运动知觉


    运动知觉是物体在空间位移和移动速度等特性在人脑中的直接反映。
    运动知觉依赖于物体运动的速度。物体运动速度太慢或太快都不能使人产生运动知觉。例如人们不能觉察出手表上时针的移动,也不能直接觉察出光的运动。眼睛刚刚可以辨别出运动的最小速度,称为运动知觉的下阈;物体运动速度超过一定限度,人们看到的便是弥漫性的闪烁了,刚看到闪烁时的速度便是运动知觉的上阈。运动知觉的阈限以视角/秒表示。研究结果表明,运动知觉的下阈为l一2分/秒,上阈为35度/秒。这个数值是在最优的实验条件下得出的。也就是当刺激呈现在视野中央而且对象与背景间的对比明显时的结果。如果刺激呈现在视野的边缘,人们能觉察的速度下阈就不是1—2分/秒,而是10一20分/秒了。
    运动知觉是多种感官的协同活动的结果。参与运动知觉的有视觉、动觉、平衡觉,其中视觉起着重要的作用。人们在知觉物体的运动时,眼睛,头部和身体也经常在运动。当人们主动用眼睛追踪运动着的物体时,物体投射在视网膜上的映象是相对静止的,运动知觉却依然产生。当人们随意地移动身体、头部或眼睛时,周围静止的物体就会连续刺激视网膜的不同部位,但却不能引起运动知觉。这说明眼睛、头部的动觉和视网膜所提供的信息是相互联系的,在运动知觉中是共同起作用的。除了视网膜象和眼睛、头部肌肉运动的感觉是运动知觉的必要条件外,身体自身状态的动觉和平衡感觉、物体的其它一些特性,也都为运动知觉提供了重要的信息。例如,坐在火车上观看临近的另一列火车,往往分不清是哪一辆列车开动了。这就需要用月台等固定的景物作参考,或者通过平衡器官觉察自身的颠簸情况来判定到底是哪一辆列车运动了。又如,当物体的运动由远及近或由近及远时,由于物体在视网膜上视象大小的变化,提供了物体“逼近”或“离去”的信息;一个物体在空间运动时,它的背景的纹理结构时而被遮挡,时而显露出来,从而使视网膜所接受的光线分布也不断地变化,这些都为运动知觉提供了重要的信息。


第五节  时间知觉


  人对客观现象延续性和顺序性的感知称为时间知觉。自然界周期性的变化向人提供了时间知觉的信息。例如,太阳的升落,月亮的盈亏、昼夜的交替、季节的变化等,都为人感知和判断时间提供了依据。自古以来,人类都是根据自然界周期性的变化来计算时间,制定历法,耕耘狩猎的。随着科学的发展,除了以自然界的变化周期作为计时的标尺以外,人们又创造了日历、时钟等计时的工具,使人类的时间知觉获得了更精确的依据。
    人体自身的变化也向人提供了时间知觉的信息。人体内部的一些有节奏的生理过程和心理过程,如心跳、呼吸、消化、记忆的衰退等都可成为时间的信号。人们对时间的估计与计时工具测量出的时间往往不相符合。这与活动内容、情绪、态度等有密切的关系。一般来说,当活动内容丰富有趣时,人们会觉得时间过得快些。相反,若活动内容贫乏无味时,会觉得时间过得很慢。积极的态度使人觉得时间短。如学生考试时,会觉得一节课45分钟很快就过去了。但如果某节课内容单调乏味,学生不感兴趣,会觉得时间特别长。

    此外,时间知觉还依赖于刺激的物理性质。例如,对较强刺激觉得比不太强的刺激时间长一些。对断续的刺激,频率大的比频率小的觉得时间长些;对较长的时间间隔往往估计不足,而对较短时间间隔往往估计过长。在判断时间间隔方面,不同感官是不同的。听觉和触觉对时间间隔的估计最为准确。听觉辨认时间间隔的最高限度为1/100秒,触觉辨认的最高限度是1/40秒,视觉辨认的最高限度则是1/10—1/20秒。
    时间知觉是在人的实践活动中逐步发展起来的。儿童与成年人在时间估计的准确性方面就有很大的差异。不同职业和不同生活经验的人对时间估计的准确性上也存在着差异。例如,有经验的运动员能准确地掌握动作的时间节奏;有经验的老师,能在45分钟内,准确地掌握自己的讲课速度和内容。因此,正确地感知时间,是人适应环境,按时完成工作和学习计划的重要条件。


第六节  错觉


    错觉是在特定条件下所产生的对外界事物歪曲的知觉。各种感知觉都会发生错觉现象,其中视错觉在各类错觉中表现得最为明显。错觉有时很难克服,但人们可以经过训练,尽量减少错觉的负面影响。错觉不同于幻觉,错觉是对外的事物,由于物理的、生理的和心理的各种因素而对其作出歪曲的知觉;而幻觉则是在没有外界刺激的条件下产生的,是一种虚幻的知觉。这种歪曲带有固定的倾向,只要条件具备,它就必然产生,主观的努力是难以克服的。但是,人们可以通过掌握错觉产生的客观规律,在实践中利用错觉,或者设法辨认出错觉,以避免它所产生的负面影响。
  错觉有许多种,例如视错觉、听错觉等属于各种感知觉中的错觉,还有由不同感觉器官之间的相互作用而产生的错觉。
  视错觉在各类错觉中表现得最为明显。下面是几种最常见的错觉。
  1.缪勒一莱尔错觉(图6—8)。两条等长的线段,一条线段的两端加上箭头,另一条线段的两端加上箭尾,看起来后者就比前者长了。


    图6-8缪勒一莱尔错觉
    2.庞佐错觉(图6—9)。两条等长的平行线放到一个锐角内,靠近角顶的线段看起来要长一些。
    3.横竖错觉(图6—110]。一条线段垂直平分另一条线段,且两线段等长,但看起来垂直的线段长于水平的线段。

 


            图6—9庞佐错觉                         图6—10横竖错觉
  4.艾宾斯错觉(图6.11)。两个等大的圆,一个外边有几个较小的圆;另一个外边有几个较大的圆,看起来前者要大一些。

    图6—11艾宾浩斯错觉
错觉还有各种类型,在这里就不再一一列举了


    思考题


1.  简述知觉的一般概念。
2.叙述知觉的基本特性。
3.什么是运动知觉?它依存哪些条件?
4.什么是错觉?它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和意义?

相关图片
责任编辑: weiwei0315 文章录入: weiwei0315 [评论]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简介联系我们zkyxlx@sina.comzkyxlx@163.com汇款方式网站地图常见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