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情绪和情感
第一节 情绪和情感的一般概念
一、什么是情绪和情感
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中,不但认识了客观事物,而且还表现出不同的好恶态度。对这些态度的体验就是情绪和情感。例如,我们看见一朵花时,除了观赏它的颜色、姿态,闻着香气,还表现出爱好、愉快的心情。快乐、喜悦、悲哀、赞叹、恐惧、愤怒、苦.恼等就是各种形式的情绪和情感,而其中快乐、愤怒、恐惧和悲哀,通常被认为是最基本、最原始的情绪和情感。
感觉、知觉、思惟和表象等认识过程是人对客观事物本身的反映,即反映各种对象和现象的不同品质和属性,反映它们的各种联系和依存关系。而情绪和情感则是人对所反映的对象的态度。这类态度总是以带有某些特殊色彩的体验形式表现出来。由于人对客观事物所持的态度不同,而产生不同性质的内心体验。这里所指的事物,既可以是周围世界的对象和现象,也可以是自己本身以及自己的言行。当人们对客观事物采取肯定的态度时,就会体验到爱慕、满意、愉快、尊敬等;采取否定态度时,就会体验到憎恨、恐惧、愤怒、悲哀等。无论对客观事物抱什么态度,都是人们自身能直接体验到的。可见“体验”是情绪和情感的基本特色。所以说,情绪和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态度的体验。
二、情绪、情感和需要
人既是自然实体,又是社会实体,因此人的需要是人的生理的和社会的要求在人脑中的反映,是人心理活动的重要动力。
人的需要是多种多样的。按照需要的起源,可以分为自然需要和社会性需要。自然需要即生理的需要——机体对于空气、水、食物、温度、运动、休息、睡眠和配偶等的需要,以维持自己的生存。这类最原始、最基本的需要是在种族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它们与动物的需要相类似。但是人的自然需要也已社会化了,它受制约于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条件。随着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逐渐形成了人类特有的社会性需要——劳动、社交、艺术、科研和文化等方面的需要。这类需要是在人们维持社会生活,进行社会生产劳动中形成的。
需要根据所指向的对象,可以分为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物质需要既包括自然需要(人们对自然界产物的需求),也包括社会性需要(人们对社会文化物品的需求)。精神需要是人对他的智力、道德、审美等方面发展条件的需求的反映。劳动和交际的需要是人类最早形成的精神需要。新的精神需要同新的物质需要一样,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不断增加。当前我国处于实现四个现代化的伟大年代,我国人民已形成了振兴中华,实行改革的强烈愿望和迫切需要。
人对客观事物采取的不同态度,是以某事物是否满足人的需要为中介的。是否满足人的需要,则决定于客观事物和个体需要之间所存在的关系。随着这种关系的不同,人对客观事物就抱有不同的好恶态度。不同的事物会使人们在主观上有不同的体验。凡是能直接或间接满足人的需要或符合人的愿望的事物,引起喜悦、快乐、喜爱等肯定性质的体验;凡是不能满足人的需要或违背人的意愿的事物,则引起悲哀、愤怒、憎恨等否定性质的体验。所以说,情绪和情感是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之间的关系的反映。
人类社会和个人生活的需要不断发生变化,情绪和情感也随之发生相应的变化。新的情绪、情感随着旧的需要的消亡和新的需要的出现而不断产生。这些需要满足与否就引起了形形色色的情绪和情感。一般来说,需要获得满足就会引起快乐而积极的情绪和情感。需要得不到满足,就会产生苦恼而消极的情绪和情感。所以,情绪和情感是需要满足与否的一种心理状态反映。
三、情绪和情感的区别
情绪和情感是两个难以分离而又有区别的概念。情绪通常是有机体在自然需要是否获得满足的情况下所产生的体验。情绪是人和动物共有的低级而最简单的体验(当然两者有本质的区别)。它具有较大的情景性和短暂性,并带有明显的外部表现。如狂热欣喜时的手舞足蹈、强烈愤怒时的暴跳如雷。情感是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中产生的,与社会性需要是否满足相联系的体验。它是人类所特有的,高级而复杂的体验。情感的性质常常与稳定的社会事件的内容密切相关。因此,情感与情绪相比,具有较大的稳定性和深刻性。
人的情绪和情感虽有区别,但两者又有着密切的联系。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情绪是情感的外在表现,情感是情绪的本质内容。一般地说情感的产生会伴随有情绪反应。离开具体的情绪表现,人的情感就无从表达,而情绪的变化又往往受情感控制。同一种情感在不同的条件下,可以表现为不同的情绪。
情绪和情感是非常复杂的心理现象。它既是在有机体的种族发生的基础上产生的,又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产物。在现实生活中两者很难区分。即使是那些与人的生理需要相联系的情绪,也不同于动物的情绪。人的情绪可以由所赋于的社会内容而改变它的原始表现形式。人的情绪和情感是统一在人的社会本质之中。为此,有些心理学家不得不把无限纷繁的情绪和情感统称为感情(affection)。
四、情绪的两极性
人的情绪是极其复杂的。它们是以形形色色的性质与差异为特征的。但它们不同于其它心理过程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具有两极性,即人的多种多样的情绪都可按照对比的性质配合成对。例如,满意一不满意,喜悦一悲哀等。这些对立的性质好像构成了两极,而在每一对相反的情绪中间又存在着种种程度不一的差异,表现为多样化的形式。
情绪的两极性首先表现为肯定和否定的对立性质。几乎每一种情绪都是与人们的肯定和否定的内心体验相联系的。例如,满意、喜悦、欣幸、快乐、狂欢、热爱和得意等等,都是肯定的性质,都是一个人对于事物所持的肯定性态度的体验;反之,不满意、痛苦、忧愁、悲哀、凄怆、绝望、憎恨和厌恶等,都是否定的性质,都是一个人对于事物所持的否定性态度的体验。当然由于客观事物的复杂性,这类对立的内心体验之间也并不是绝对地排斥的。
从情绪所起的作用可分为积极和消极两极。积极的情绪,可以明显地提高人的活动能力,起着“增力”作用。“人逢喜事精神爽”指的就是这类积极的体验;消极的情绪,如由悲哀引起的郁闷会削弱人的活动能力,起着“减力”作用。但是同一种客观事物或客观情境既可能引起人的积极性的情绪,也可能引起人的消极性的情绪。从情绪的紧张度可分为紧张和轻松两极。这类两极性常在人们活动的紧要关头,或面临某种具有重要意义的任务或意外情境时表现出来。从情绪.的激动程度可分为激动和平静两极。激动情绪如激愤、狂喜、绝望等。短暂、强烈的激动之后往往出现平静的情绪以保证人们的正常生活和持续活动;最后,从情绪的强度可以分为弱和强的两极状态。一般讲,人的任何情绪都有从弱到强的等级变化。心理学者常常根据强度大小把怒分为愠怒、愤怒、大怒、盛怒、暴怒等。情绪和情感的强弱取决于引起情绪和情感的事件对人的意义以及个人的目的和动机的实现与否。
图13—1情绪的三维模式图
普拉特契克(R.P1utchik)提出了情绪的三维模式,提出各种情绪都有三个基本特性:强度、相似性和极性(对立性)。他绘制了由8个扇形组成的空间模型,用以表示各种情绪之问的关系(图13一1)。其中每一个垂直的楔形扇形代表一类基本情绪(共有8类)。在这8种情绪的扇形中,各类最强烈的情绪位于扇形的顶部,愈往底部情绪就愈微弱。例如,由图可见,憎恨强于厌恶,厌恶又强于厌烦。扇形的排列位置还决定了各类基本情绪之间的极性(对立性)和相似性。互为对顶角的两个扇形,它们相应的情绪是彼此冲突的。例如,悲伤和狂喜是一对对立的扇形,并且愈和悲伤扇形靠近的扇形,其相似性就愈大。
第二节 情绪的生理基础
象其它所有的心理过程一样,情绪也是脑的机能,是客观刺激物影响大脑皮质活动的结果。在情绪活动中机体所发生的外在表现和内部变化,是与神经系统多种水平的机能联系着的,是大脑皮层和皮层下中枢协同活动的结果。
一、情绪的机体状态
1.情绪的表情动作
在情绪发生时人体各部分的动作变化称为表情动作。它包括面部表情、身段表情和言语表情。
1872年达尔文发表r《人类和动物的表情》一书。他认为人和动物的表情有很多共同之处。表情是动物和人类进化过程中适应性动作的遗迹。在其原始时期,表情动作只对有机体具有适应意义,而绝非有意地用以表达情绪,后来才作为遗传的习惯保留下来。正因为人的表情具有原始的生物学的根源,所以,许多最基本的情绪,如喜、怒、悲、惧的原始表现是通见于全人类的。关于这一点,人的眼睛和眉毛体现得特别明显。如喜悦或大笑时双眼几乎眯成一线,愤怒时双眼收缩,狂妄时双眼斜视,惊讶时双眼张开,欢欣时双眉展开,愁苦时双眉紧锁,得意时双眉扬起,愤怒时双眉竖立。不愉快的情绪,使面部伸长,耷拉着脸;而愉快的情绪,如大笑、微笑,肌肉横伸,脸孔较短。日常生活中所说的“扬眉吐气”、“眉开眼笑”、“怒目相视”、“愁眉苦脸”和“嗤之以鼻”等都是对面部表情的生动写照。
情绪发生时,身体各部分呈现的姿态称为身段表情。心理学家往往把这种表达方式叫做“体语”(B0dy Language)。例如:得意时手舞足蹈;忧愁时垂头丧气;悔恨时捶胸顿足;沉痛时肃立低头等。
言语是人类所特有的表达情绪的手段。情绪性的言语语调、节奏、速度等的表现称为言语表情。它与面部表情和身段表情一起,成为辅助言语交际的工具。例如:叱咤表示愤怒,呻吟表示痛苦,尖锐的叫声表示惧怕,笑声表示快乐。至于请求、感叹、否认、烦闷、讥讽、鄙视也各有一定的语调。例如,“别说了”这句话,强硬而快速的语调体现恼怒的情感,多少带有命令的意思,而低沉、缓慢的语调则体现着畏惧的情感,表示哀求。作曲家、演奏家正是利用声音的多种功能,把庄严雄壮、奋发、愤怒、勇敢、热情、凄切等感情用音乐表达出来。
2.机体的内部变化
在情绪发生时,除了机体的外部表现外,还伴随一系列有关的内部生理变化。这些变化主要包括:
(l)循环系统的活动变化
人在吃惊和恐惧时,血压升高,心跳加速;由悲伤引起的郁闷,可以减弱和减慢血液循环,减少人体的活动能量。
(2)呼吸系统的活动变化
人愤怒时每分钟呼吸可达四、五十次,而平静时只有二十次左右。极端的忧愁可使呼吸减弱和变慢。突然惊惧时,甚至会出现暂时的呼吸中断。狂喜或突如其来的悲痛也可能引起呼吸痉挛现象。人处在不同情绪状态下的呼吸次数是不同的(见图13—2)。
图13—2各种情绪状态下呼吸的曲线
1.高兴──每分钟17次;
2.消极悲伤──每分钟9次;
3.积极地动脑筋──每分钟20次;
4.恐惧──每分钟64次;
5.愤怒──每分钟40次。
(3)皮肤电反应
皮肤表面存在着微弱的电压。在情绪发生时,由于皮肤血管的舒张和收缩以及汗腺分泌的变化,而引起皮肤导电率的变化。皮肤电反应和情绪、注意等心理过程的关系很密切。当人们吃惊、惊郁、恐惧、困惑或紧张时,皮肤电反应最为显著。人们在等待一些责任重大的活动时,皮肤电阻通常会降低。一般来说,情绪状态会提高皮肤的导电率水平以及改变导电率反应的形状和频率。
(4)脑电波变化
健康的人在清醒状态下主要具有两种基本波型:8—13赫频率的α波(近似正弦波),表现最明显的部位是枕叶区和顶叶区;14—30赫频率的β波,表现最明显的部位是皮质的额叶区。发现人在紧张和忧虑时,α波消失,振幅减低,波动增加,出现低幅快波。
此外,还有腺体和内分泌腺等方面的变化。如焦急不安者的血液中肾上腺素的分泌量大量增加。植物性神经系统和中枢机制
1植物性神经系统
植物性神经系统也称为“自主神经系统”。植物性神经系统分布在内脏器官,它的主要机能是支配有机体的消化、呼吸、血液循环、生殖等内部器官的活动,调节内脏平滑肌、心肌及腺体的功能。因此,人在情绪状态下的种种生理变化与植物性神经系统的作用有直接关系。
植物性神经系统包括交感神经系统和副交感神经系统。当交感神经兴奋时,心率增加、血压升高、呼吸量增大、汗腺分泌增多、瞳孔放大、括约肌收缩、消化道蠕动减弱、血糖浓度增加、皮肤及内脏血管收缩而冠状动脉舒张、血液从内脏流向大脑和四肢以及促进肾上腺素分泌等。副交感神经的活动通常表现在机体处于安静和恢复状态时,心率减低、血压下降、呼吸变浅、瞳孔缩小、汗腺分泌减少、血糖浓度降低、内脏血管舒张、括约肌弛缓、胃肠蠕动增强、血液流向胃肠道和皮肤以及促进胰岛素分泌等。可见,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共同调节内脏器官和腺体分泌的活动。
2中枢神经系统
现代生理学的研究日益强调中枢神经系统的机制对情绪的作用。情绪体验的特点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下丘脑、边缘系统和脑干网状结构的功能(丘脑也可能起着一定作用)。大脑皮层则对皮层下中枢的活动起调节作用,直接控制着情绪和情感的活动。
下丘脑是植物性神经系统的皮层下中枢。它对情绪反应起着重要作用。研究表明,下丘脑是产生发怒的饕合模式(协调发怒的表现)的关键部位。即使把动物的脑切除丘脑以上的全部组织,只要下丘脑完整无损,机体仍然保持着发怒反应;上世纪5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奥尔兹(J Olds)和米尔纳(PMilno~·)通过实验发现,动物在下丘脑边缘系统和丘脑许多部位都存在着“奖励”(愉快)中枢,其中尤以下丘脑为甚。实验是这样做的:将电极埋藏在老鼠的相应脑部位,电极的另一端与连接电源开关的杠杆相联。动物按压杠杆时,微弱的电脉冲刺激便传达到脑。实验表明,当电极埋藏在某些脑部位时,老鼠便会不停顿地重覆这一动作以得到电刺激,尤其是电极埋藏在背部下丘脑时,老鼠按压杠杆的频率高达每小时5000次,并连续按压15至20小时,直到筋疲力尽而入睡为止,于是,这些部位被认为足“奖励”或“愉快”中枢。后来发现,将这种刺激方法用于病人,也发现有类似愉快情况出现。
边缘系统是多功能的综合调节区,它与情绪反应(特别是恐惧和愤怒)的关系很密切。边缘系统中的杏仁核对情绪反应很敏感,切除双侧杏仁核,多半能降低凶暴的情绪反应。网状结构在情绪反应中起着激活的作用。它对保持意识的清醒状态及筛选不同性质和强度的冲动传人大脑皮层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网状结构的状态是产生情绪色彩和情绪反应的必要条件。
大脑皮层是对皮层下部以及整个有机体的最高调节器。它对皮层下中枢的兴奋具有抑制作用。可以直接对情绪加以控制。切除皮质通常对情绪反应产生三种主要影响:使引起情绪的刺激阈限降低,机体变得过于敏感;情绪反应泛化,指向性减弱;情绪发生的时间不规则,一触即发并瞬时消失。俄国生理学家巴甫洛夫认为,情感是在大脑皮层上动力定型的建立、维持和破坏。当外界刺激使得原有的动型得到维持、扩大、发展时,人就产生积极的体验,否则就会产生消极的体验。
三、情绪理论
至今尚未出现一种为人们普遍接受的情绪理论。这里只介绍几种基本的情绪理论。
1詹姆士一兰格情绪学说
1884年美国心理学家詹姆士(w.James)最早对情绪提出系统的解释。他说:“我以为:我们一知觉到激动我们的对象,立刻就引起身体上变化;在这些变化出现之时我们对这些变化的感觉,就是情绪”。在肯定情绪是身体变化的知觉这个前提下,他又说:“我们因为哭,所以愁;因为动手打,所以生气;因为发抖,所以怕;并不是我们愁了才哭,生气了才打,怕了才发抖”。可见,他的观点是,情绪并不是由刺激引起的,而是由生理变化引起的。哭、打、发抖是情绪产生的直接原因。1885年丹麦生理学家兰格
(c.Lange-)对隋绪提出了类似的解释。兰格认为“让他的脉搏平稳,眼光坚定,脸色正常,动作迅速而稳当,语气强有力,思想清晰,那末,他的恐瞑还剩下什么呢?”这两种观点不谋而合,故称为詹姆士一兰格情绪说。由于他们都把产生情绪的原因归之为外周性变化。所以这种理论通常称为“情绪外周说”。这一理论图示如下。
图13—3詹姆士兰格情绪学说图解
2.坎农一巴德情绪学说
1927年美国芝加哥大学的生理学家坎农(w.B.(;annon)首先反对詹姆士和兰格的观点。他认为中枢神经系统中的丘脑对情绪的发生起着主要作用。丘脑受到足以引起情绪反应的刺激后,就同时向大脑皮层和通过植物性神经系统向身体各部传递信息,从而引起我们的情绪体验和生理反应。所以情绪状态时的身体变化和情绪体验是同时发生的。:1934年巴德(P.Bard)扩充发挥了这种关于情绪的丘脑学说。人们通常把他俩的观点称为坎农一巴德情绪说。这一理论图示如图13—4。
图13-4坎农·巴德情绪学说图解
3.情绪的三因素学说
新近的学者们已不再象詹姆士和兰格那样,相信生理激动是构成情绪体验的主要条件。人们通常认为个人对自己身体变化感受的解释,才是构成情绪体验的主要原因。20世纪七十年代初,美国心理学家沙赫特(s.Schachter)提出了“情绪三因素学说”。他认为情绪的产生不单纯地决定于外界刺激和机体内部的生理变化,而是外界刺激、机体的生理变化和认知过程三者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而其中认知过程起决定作用。
情绪的三因素学说,把情绪体验归之于刺激因素、生理因素和认知因素的整合作用。而在认知因素中,过去经验的回忆和对当前情境的评价在情绪形成中起着重要作用。图13—5是情绪三因素学说的模式图。
图13—5情绪三因素学说模式图
4.阿诺德的“评定一兴奋”学说
此学说是上世纪5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阿诺德(M_B.Arnold)提出的。该学说认为,情绪是对刺激(情境)评估之后产生的。情绪产生的基本过程是刺激(情境)一评估一情绪。同样的刺激,对它的评估不同,引起的情绪反应也是不同的。例如,在森林里见到一只熊,与在动物园见到一只被关在笼子里的熊是不同的,前者会引起恐惧情绪,后者则不会。这是由于对刺激的认知与评估的不同。
阿诺德认为,情绪的产生是大脑皮层和皮下组织协同活动的结果。情绪产生的模式是:刺激作用于感受器,产生的神经冲动上传至丘脑,在丘脑更换神经元后再传到大脑皮层,在皮层产生对刺激(情境)的评估。此时,只要情境被评估为对机体是有密切关系的,便会通过外导神经,将皮层的冲动传到E己脑系统的交感与副交感神经,而引起m管和内脏反应。这时外周来的反馈信息又通过丘脑传到大脑皮层,并与皮层最初的估价相结合,使纯粹的认识经验转化为情绪经验。阿诺德理论可用如下的模式表示。
┏━━━评价━━━━情绪
情境刺激┃ ┃
┗━━机体反应 ━┛
第三节 情绪状态
一、心境
心境是一种使人的一切体验和活动都染上情绪色彩的、比较轻微而持久的情绪状态。这种情绪状态一般是弥散性的,而不是针对某一事物的特定体验。当人们处于某种心境时,往往会以特定的情绪看待周围事物,从而影响人的行为表现。良好的心境使人感到“万事称心如意”,遇事易于处理。而不良的心境会使人觉得云愁月惨、蜡炬垂泪。所谓“情哀则景哀、情乐则景乐”、“忧者见之则忧、喜者见之则喜”指的就是心境。
心境的引起有很多原因。对人具有特殊意义的各种情况,如事业的成败、工作的逆顺、群众关系和机体状况的好坏以及自然环境的影响等,都能成为引起某种心境的原因。对往事的同忆、偶然的浮想或对未来的向往也会导致与之有关的某种心境的出现。此外,激情的余波也能较长时期保留下来变成相应的心境。社会生活条件是影响心境的重要原因。
在现实生活中,心境的作用是很明显的。积极、良好的心境可以使人振奋,从而完成困难的任务。消极、不良的心境则使人意志消沉,而影响事业的成功。因此,我们要作自己心境的主人,经常保持舒畅乐观的心情。
二、激情
激情是一种迅猛爆发、激动而短暂的情绪状态。例如:暴怒时,横眉竖目、暴跳如雷;狂喜时,手舞足蹈,放声大笑。激情出现时往往伴随着明显的外部表现。激情通常由对一个人生活中具有重要意义的事件所引起的。此外,对立愿望的冲突或过度的压抑也很容易引起激情。激情的产生还与机体状态有关。
处于激情状态时,人的认识范围狭窄,理智分析能力受到限制,控制自己的能力减弱、不能正确地评价自己的行动的意义和后果。但激情也并不是绝对不能控制的。控制激情需要两方面的条件。一是由别人事先暗示事态的发展可能引起激情,提醒自己作好思想准备,以便正确对待;二是自己在面临激动情境时,要以坚强的意志力克制自己或有意识地转移注意力,以减弱消极激情爆发的程度。但是,激情有时可以成为激励人们积极行动的巨大动力,如在战场上与敌人搏杀,激情可以使我们战胜敌人。
三、应激
应激是由出乎意料的紧急情况所引起的一种十分强烈的情绪状态。当人们遇到突然出现的事件或意外发生的危险时,为了应付这类瞬时变化的紧急情境,就得果断地采取决定作出迅速反应,而应激正是在这种情境中产生的内心体验。例如,司机在快速驾驶过程中,突然发现有人横穿马路,这时为了应付这千钧一发的危急情况,必须调动全身的一切潜力,集中自己的智慧、经验和意志力,迅速地判明情况,果断地作出决定和敏捷地行动,从而使情绪处于应激状态。
危急的情景在一瞬间震惊了整个有机体,以致突然改变有机体的激活水平,特别是使肌肉的紧张度、腺体分泌、血液循环和呼吸系统等发生显著的变化,身体的应变能力也就处于“紧急反应”状态。这些都是情绪应激化的特征。
应激水平的差异和人们的个性特征、知识经验和意志品质有密切的关系。只要人们有意识地注意锻炼、培养应变能力,就能逐渐提高应激水平。
第四节 情感的种类
情感是和人的社会性需要相联系的一种复杂而稳定的态度体验。对人类来说,由社会性需要引起的情感都属于高级情感。人的高级情感,按其性质和内容主要分为三大类。
一、道德感
道德感是根据一定社会政治道德标准,评价人的行为、举止、思想、意图时所产生的一种情感体验。它是人们把自己的或别人的行为和已转化为自己的道德信念的社会道德行为标准加以比较的结果,直接体现了客观事物与主体的道德需要之间的关系。
道德感主要包括:爱国主义情感,对社会劳动和公共事务的义务感、责任感,对社会现象的正义感,对社会集体的集体感、荣誉感,对同志的友谊感、同情感以及国际主义情感等。道德感通常是一种复杂的、多方面的情感体验。例如,爱国主义情感具有极其丰富的内容,它既包含对祖国的自豪和尊严的感情,又包含对阶级敌人和民族敌人憎恨的感情。
道德感中最基本的成分是人对于自己的种种行为、举止、动作的客观的社会价值——社会意义,所产生的体验。有时行为的社会意义会与个人的直接体验不相符合,甚至矛盾。然而,人们对行为的社会意义的理解仍然会引起肯定的情感,使人获得巨大的道德上的满足。
二、理智感
理智感是人在智力活动过程中认识和追求真理的需要是否满足而产生的情感体验。这类情感和人的认识活动、求知欲望、认识兴趣以及对客观规律的探求是密切联系的。
理智感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主要有:“对科学研究过程中出现的复杂而不理解的现象,所产生的惊讶感;对分析的问题或作出的结论,所产生的怀疑感;对新的和还未被认识的现象,暂时不能作出判断的犹豫感;相信结论绝对可靠的确信感;对作出新发现而欢欣鼓舞的喜悦感、成功感等。
理智感对人的生活、工作与学习以及认识科学与社会的发展规律有重要作用。
三、美感
美感是对事物和人的美的体验。它是按照人们所掌握的社会美和自然美的标准,对人、自然景物、社会生活以及在艺术中的相应反映进行欣赏、评价时,所产生的情感体验。美感包括自然美感、社会美感和艺术美感三类。凡是符合于我们美的需要的一切对象都能引起美的体验。例如,人们对于祖国的锦绣河山、名胜古迹、历史文物、艺术珍品、体育竞赛、文艺表演、漂亮的仪表以及英雄人物等所表示的赞美、歌颂、感叹、爱慕之情。但是,美的体验不一定总和愉快的体验相联系,美的欣赏也并不都是快乐的享受。
美感具有明显的社会性及共同性。但涉及阶级需要的标准所引起的美感则是有明显阶级性的。不同的历史时代、不同的社会制度和不同的民族,对客观事物的美的评价有不同的标准,因而对美的感受体验也不完全相同。
第五节 情绪和生活
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随时随地都有喜、怒、哀、乐等的变化。情绪、情感和人的生活有着密切关系。
一、情绪与工作效率
心理学家们采用实验方法研究情绪和工作效率的关系时,一般是把焦虑(anxiety)的程度和学习的成绩分别作为自变量和因变量。并且通常用自我评定法和生理反应法来判断焦虑程度。从有关的研究结果来看,大致表明如下几点:
第一,适中的焦虑程度能发挥人的最高学习效率。过分焦虑或元动于衷都不能表现出良好的学习成绩(图13—6)。
低一焦虑程度一高
图13—6焦虑与学习效率
第二,从情绪的个别差异方面来分析,一般情况是,平时情绪比较稳定、不容易过分焦虑的人比容易激动和焦虑的人有较好的学习成绩。
第三,从学习情境的压力和焦虑程度的个别差异的关系来看,一般的情况是,低焦虑者(情绪较稳定、不易激动)在情绪压力下可提高学习效率,而高焦虑者的学习效率常因情绪压力的影响而降低。
情绪和工作效率的关系是个复杂的问题,一方面取决于引起情绪的有关情境,另一方面又与个体的个性心理特点有关。
目前心理学家一般都同意适度的情绪紧张有利于最佳工作效率的发挥。
二、情绪与健康
如果由困难挫折引起的焦虑、紧张和忧愁长期存在,使人惶惶不可终日,由情绪引起的生理变化也久久不能复原,其结果会怎样呢?情绪的长期压力对个人健康有很大的影响。影响程度因人而异。有人能经受长期的挫折,紧张的情绪有时只能影响他的生活效能,但不容易损害身体健康。有的人经受长期紧张之后,心理上的痛苦转化为身体上的疾病。这类疾病叫做心身性疾病或心理疾病。因为这类疾病虽有生理上的症状,但是它们是由不良的心理因素形成的。中医所说“怒伤肝”、“思伤脾”、“恐伤肾”等,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俗语说“心病还需心药医”指的就是对某些疾病的冶疗,除了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和物理治疗外,还需心理治疗。
一般地说,胆怯、绝望都是减力的。在这种情况下,人们表现出缺乏生气、萎靡不振,而影响工作效率。但是,紧张的情绪是否一定减低工作效率呢?这个问题引起了心理学家们的注意。
在医学上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高血压、心肌梗塞、冠心病等),消化性溃疡、糖尿病、哮喘、偏头痛及甲状腺机能亢进等都与长期情绪紧张有密切关系。紧张状态对肿瘤的形成究竟有多大作用,至今尚无定论。从资料分析和经验来看,紧张状态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不少肿瘤患者在发病前都经历过精神创伤的历史。我国古代医学认为,肿瘤的病因是七情郁结、气血凝滞。有些统计材料也说明了经常处于担忧、畏惧或苦闷等精神状态下的人容易得癌症。
情绪上的长期紧张和焦虑往往会降低人体抵抗细菌和其它引发疾病因素的能力。尤其是气愤和懊恼的情绪是引起许多心身陛疾病的主要原因。“笑一笑,十年少;愁一愁,白了头”形象生动地说明了情绪、情感与健康的关系。
思考题
1.什么是情感和情感?两者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2.阐明心境、激情、应激的区别。
3.什么是高级情感?它主要包括哪几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