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uide: 首页 >> 学习专区 >> 第十八章 人际关系
第十八章 人际关系
作者: 教务处 来源: 教务处 日期: 2012-6-28,11:25

第十八章    人际关系
第一节  人际关系和人际交往

一、一般概念


    马克思说:“人是社会的动物”。一般人都知道而且同意这种观点。人的社会本质表现在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两方面,离群索居对一般人来说是不可想象的,一个人如果脱离所有的人际关系而孤独自处,就不可能从自然的奴隶转变成为自然的主宰。只有社会的劳动才能使人类生存,增强人们战胜自然的力量,同时,社会环境及劳动中的相互关系是心理的产生和发展的重要因素,在人的交往过程中体现出人的社会本质。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一些社会心理学家已开始注意人际关系问题,当时泰勒(F.w.Tavlor)为了提高工业效率,提倡科学管理,但是还没有自觉地运用心理学的知识。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人们对人际关系问题进行了专门研究,逐渐认识到人际关系直接影响工业效率。在教育方面,人们发现改善师生关系增进班级团结也会直接影响教学质量。在精神病学方面,人们发现只要医生和病人密切配合就能提高治疗效果,把病人组织起来进行集体活动,病人会不再感到孤独,彼此交流情感,可以提高疗效。在实践中人们逐渐认识到研究人际关系的重要性。随着社会的发展,从事这方面研究的人日益增多,把人际关系的问题提到越来越重要的位置。
  所谓人际关系,是指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它是一个对别人的看法,想法及做法。人际关系反映了人们寻求满足需要的心理状态,如果人们的需要都获得了满足,那么他们相互之间会发生接近的关系。例如,你喜欢游泳,另一个人也喜欢游泳,两人经常结伴去游泳,彼此的需要都获得了满足,感情上十分融洽,你和这个人之间就可能发生亲密关系;相反,两人在一起时,甲老是想方设法占乙的便宜,处处计较,这样甲乙双方不但不可能发生友好关系,而且会格格不入,关系冷淡,疏远,甚至会产生抵触情绪。人们之间的接近与疏远就是人们心理上的距离的反映,也就是平常所说的人际关系。人们之间相互喜欢的程度是决定他们相互选择和相互交往的基础,因此情感成分是人际关系的主要特征。
     人际交往是人际关系建立的基础,通过交往人们之间进行信息交流和相互作用,只有通过交往,才能发展生产,科学技术才能进步。人们通过交往实现了对观念、思想、兴趣、情感、性格等特征的互相交流和互相影响。人们在交往过程中接受来自社会的信息,丰富了个体意识和个性品质,形成自己的信念和观点,态度和人生观,价值观等。个人的思想观念和行为只有通过交往才能对别人产生影响,所以说交往是人际关系建立的基础,同时也是个性全面发展的必备条件。通过团体内部的交往,领导者可以了解团体成员的愿望和要求,工作热情和各部门的关系,这样制订出来的规章制度和方针政策才能切实可行,这将有助于企业管理。通过和团体外部的交往,可以获得大量的外界信息,这是团体对外界适应和自身发展的重要条件。在交往的基础上形成社会公约和团体规范,并将这些公约和规范传递给每个社会成员,协调人们的行为,使人们的关系保持平衡。
    对个人的身心健康来说,人际交往也是十分重要的。对老年
人来说,社会交往尤其重要。在老年人之间如果缺乏信息传递,他们就会感到抑郁孤寂,长期下去会促使脑细胞发生萎缩,因此对老年人来说,交往是产生动力的源泉。美国心理学家摩根(Morgan)对纽约州的退休老人的调查发现,凡是经常与别人保持来往,与周围的人关系协调的老人比很少与别人交往的老人更觉得幸福;而孤独自处的老人经常体验的是悲伤情绪和孤独感。目前我国退休离休人员逐渐增多,国家组织了一些老年人的机构,例如,老年中心,老人俱乐部,退休教师之家,老干部活动中心。这些都是老年人传递信息的场所,这都有利于他们心身健康的发展。


二、第一印象的作用


      两个素不相识的人初次见面,彼此会观察对方的衣着、谈吐风度、表情姿态、年龄、身材以及其它容易观察的动作和反应。根据这些材料给陌生人一个初步的判断和评价。虽然人们都清楚在很短的时间内只根据有限的材料来判断一个人往往不会完全正确,有时甚至是错误的。人们也都理解“以貌取人,失之于人”的道理,但是一般却都很难避免这种倾向,而且往往还会“十个事实都推翻不了一个印象”。第一印象在人们的认知过程中产生不可忽视的作用,它可以成为人们以后交往的根据,也可能由于第一印象的影响今后两人从此不再交往。
    我们对外在世界的知觉受许多因素的影响,例如,过去经验、感知时的情绪状况等。同理,当我们观察别人时,也受许多因素的影响,所以我们对别人产生的第一印象也容易产生偏差。第一印象产生偏差的因素很多,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

     其一,第一印象只是凭有限的资料获得的,还不会十分可靠,容易造成失误。人们彼此间如果接触时间很短,就无法获得足够的资料来认识对方。在只有两个人的场合,彼此交往的机会还多一些,并且有可能充分的观察对方;而在有些集体的场合,同时接触和交谈的人很多时,就增加了仔细观察的困难,这样所得到的印象就更加具有片面性。
     其二,在某种特定的场合,例如,工作前的面试,给别人介绍朋友,见面时一般都愿意给别人留下好的印象,为了这种目的,一个人在短时间内可能会有意掩饰自己的某些特点,尤其是在平时容易引起别人产生反感的语言、动作、表.隋。造成人们的错觉,影响第一印象的正确性。
    其三,我们在观察别人时,往往容易把人加以归类而忽略个别差异,产生刻板印象。我们对不同类别的人往往会有一种笼统而比较固定的印象或看法,它与职业、性别、年龄和地区有关。例如,我们印象中的医生是整洁、沉着、稳重的;商人是唯利是图的;人们头脑中山东人的形象是高大、直爽、能干。人们不仅对接触过的人具有刻板印象,而对那些从来没有见过面的人也会根据间接的资料和信息产生刻板印象。例如,对不同国家的公民,人们也会有一套比较固定的看法。有些刻板印象的形成是偏见的结果。这种先人为主的印象会造成对别人的错误评价,影响我们知觉的正确性。
    其四,人们往往根据某一特性的存在而推论出与此特性有关的另一些特性同时存在。例如,认为某人保守,这个人也一定古板而缺乏幽默感;脾气暴躁的人一定固执;爱打扮的人可能不求上进。这种只根据一些表面特点作为认知线索加以逻辑推理,这样得出的结论往往与事实不符合,这种逻辑推理的定势作用影响第一印象的准确性。
    其五,第一印象的形成往往会有以偏概全的偏差,如果我们对某人产生“好’’印象,就很容易把他的一切个性特点都认为是“好”的。不仅是对人们的某些优点过分类化,对缺点也是如此。例如,教师对学生智力的看法很可能受学生本人相貌、举止、家庭背景以及其它一些无关因素的影响。正如罗森塔尔和雅各布森(1968)指出的,这种偏差不仅影响教师对学生的行为,而且最终有可能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如果教师认为某个学生差,这个学生很可能就从此好不了,假如学生受到尊敬和喜爱,会增强这个学生的上进心..这种以偏概全的偏差有时会产生应验,使某些人的假定变成现实。
    由于以上种种因素的影响,人们的第一印象往往有时不准确,甚至产生某种错误。但是人们都不免会受第一印象的影响,作为认识的起点,第一印象也是要考虑的。对一个人的真正了解,必须经过长期的共同生活,中国有句俗话,“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但是对人的某些方面,例如,说话的快慢,可以反映一个人脾气的缓急,同时一个人以对事物所持的态度也可推测他胆子的大小,这些特点在较短的时间接触中也会有所了解。
    尽管第一印象有时并不完全正确,但是这并不会严重影响我们日常生活的顺利进行。办为我们与人们接触时,通常由于人们所处的社会地位不同,彼此间的要求也不尽相同,也就是说,人们之间的接触大都足根据各自所担任的社会角色来处理关系、,例如,在人们的心目中师生问的关系自有其固定的方式,人们一般都接受并承认这些方式,从而处于师生关系的人一般都按人们接受的方式相处。所以在人们相互接触时,一旦情景的因素和社会角色被确定之后,人们彼此间接触的形态也就大致确定。当然彼此问的印象对人际问的相互关系有一定的影响,但是如果基本需求获得满足,相互间的关系也就是满意的。


三、影响人际关系的因素


    在各种社会团体和组织中,人与人之间建立了一定的联系,发生一定的关系,但是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亲密程度是不同的,在我们接触的很多人中,某些人能相处得很好,有些人特别受到别人的爱戴,那么什么是人们相处并成为朋友的条件?建立友情的基础是什么?社会心理学的分析和实验研究说明人际关系的建立和发展是受多种因素制约的。
  1.距离的远近
  在实际生活中看到,居住、工作和学习环境在空间位置上的接近,容易建立友好关系。因为地理位置的接近,彼此之间交往的机会就多,容易相互了解,因此有人认为距离上的接近是影响人们相互吸引的一个重要因素。人们发现住房比较靠近的人很容易成为朋友,而距离很远的人形成和继续维持友谊的机会就比较少,尤其是在交往的早期阶段更为突出。美国社会心理学家费斯廷格(IJ-Festinger)曾在麻省理工学院已婚学生宿舍做过调查,发现住在同一幢楼里的邻居,地理位置越接近就越容易建立友谊关系,住在同一层楼里的人比住在不同层次的人成为朋友的可能性更大,甚至在同一层楼里的相距22米和相距88米的两户人家在建立友谊关系上都有差别。如图18一l所示。

 

 


图18—1住宅的距离与友谊的关系


    邻里之间的空间位置接近,处在同一个环境中要经常见面和接触,都希望在工作之余能有一个愉快的生活环境,至少不要使人烦恼,大家在行为上如果都表现出谦让和高风格,就自然会和睦相处,互相关心并成为朋友。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往往可以看到不少同学,同乡或者是在同一个单位工作的人最终成为夫妇。这里除了年龄、志向、性格等因素以外,空间位置上的接近是相互交往和彼此了解的条件。
    但是距离的远近只是提供了建立友谊关系的条件,并不是所有相处距离近的人都能成为好朋友。如果第一印象不好,空间距离的接近反而会增加彼此间的不愉快。有研究表明,距离的远近随着时间的推移,在人际关系的发展中发挥的作用会越来越小。
  2.交往的频率
  作为人际吸引的因素,交往的频率和距离的远近一样,在建立人际关系的初期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交往的频率是指人们相互之间接触的次数。一般认为交往的频率越高,形成亲密关系的可能性就越大。由于交往的次数多,容易形成共同的经验,共同的语言和共同的感受。彼此之间日益熟悉,而熟悉往往是促成友情的一个重要因素,所谓“日久生情”就是这个道理。实验证明,住在同一宿舍里的大学生,无论是个性相类似还是差别很大,由于距离的接近而接触频率高,一般都容易相处得比较好。但是我们不能只看到交往频率对人际关系的影响,实际上交往的内容也是影响人际关系的重要因素。有两个人如果每天交往十次,内容都是些应酬话,而另外两个人每天交往五次,但他们能够开诚布公的谈工作、谈事业、谈人生,很显然,后两个人的关系比前两个人的关系要亲密得多。
  3.类似的因素
  类似的因素是影响人际吸引的最重要的因素,其中特别应该强调态度的类似,这是指人们之间对某些事物或对象有类似的态度、共同的信念、理想和价值观。共同的志向把某些人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产生共鸣,形成密切的关系。例如,政治主张、宗教信仰、对重大事件的看法都比较一致的人,在感情上就更为融洽,所谓志同道合就是这个意思。许多事实证明人们都喜欢那些与自己观点一致,对事物评价的态度比较接近的人。心理学家伯恩(D.Bvine)曾做过实验,用问卷的方法了解被试喜欢那种人,统计结果表明,被试都喜欢与自己态度相似的人,而且描写得越象自己的人,他们的喜欢程度就越高。心理学家纽卡姆(TNewcomb,1961)对住在同一宿舍里的大学生之间建立友谊的情况和他们对重大问
题所持态度的关系进行了测定,结果也说明在相处的初期,空间距离决定了他们之间相互吸引的程度,但随着相处时间的推移,态度和价值观相似的程度便成为他们相互吸引的重要因素。
    在其它信息缺乏的情况下,有时年龄和性别也做为相似的因素影响人们之间的关系。年龄相仿,性别相同的人容易相互吸引,年轻人喜欢和年轻人在一起,老年人喜欢找老年人聊天。但这也不是绝对的,有些中年妇女特别喜欢和年轻小伙子一块工作。
  其它相似因素,象教育水平,经济收入,籍贯、职业、社会地位和价值,资历等方面相似的人也容易相互吸引。社会心理学家阿尔(1955)等人的研究表明,每个人所指出的和自己最好的朋友一般都是条件相似的人。他们一般在教育水平、经济条件、社会价值等方面都差不多,这说明社会背景的相似程度也是影响人际吸引的一个相当重要的因素。这可能是当人们之间有类似的态度、信念和价值观,本身对人际关系就具有增强的作用。由于看法相似或完全符合,有了共同的语言,争吵的机会就少,并往往由于对方的支持,而加强了自己的信心。另外态度相似的人能比较正确的反映彼此的能力,感情和信仰,容易理解彼此的行为反应,因此更容易形成密切的关系。
  彼此建立了友谊关系,相互喜欢的人,往往会夸大他们之间态度相似性的方面,而对于在相似基础上的差异方面,容易回避甚至掩盖。人们对自己不喜欢的人往往容易夸大他们态度不一致的方面。由此看来,态度的相似与差别在两个不同的方向上对人际关系的建立产生影响。
  4需要的互补
  在人际关系建立中,不仅态度相似的人之间能够形成友好的关系,而且当双方的需要以及对于对方的期望正好形成互补关系时,这些人之间也会产生很强的吸引力。我们常常看到两个性格很不相同的人也会形成亲密关系,而相处得很好。在现实生活中,一个很坚强、脾气非常暴躁的人能和一个很脆弱、性情随和的人结为至友。一个活泼健谈的姑娘也可能和一个沉默寡言的小伙子结成伴侣,这都是一种互补作用的结果。因为人们都有一种补偿的需要,当人们意识到自已有某种不足时,会羡慕具有这种特点和能力的人,在交往过程中可以取长补短,使双方的需要都得到满足。所以说,表面上的差异是由内在的共同点来弥补,这是人们建立友谊的基础。由此可见需要的互补也是形成人们之间良好关系的一个重要的因素。
    克尔科夫和戴维斯(Kerckhoff和Davis 1962)认为类似与需要的互补,在建立友谊关系过程中具有不同的作用,建立友好关系的初期,类似的因素可能会促进友谊的发展,但是当友谊发展到一定程度时,类似对于友谊的成长不再发生促进作用,这时需要的互补往往能使友谊更向前发展。不过后来有人(Levinger senn,Jorgensen,1970)的实验结果说明类似的因素似乎是决定友情的更为重要的条件。
  5.能力与特长
  对于那些有才能的人,通常人们对他们容易产生好感,并且喜欢他们,也就是说一个人的能力与特长比较突出,他对别人就会有一种吸引力,人们会钦佩他并欣赏他的才能,愿意和这种人接近,愿意有这样的朋友。心理学家阿伦森(Aronson,1969)曾用实验说明有能力的人发生意外的失误并不直接影响别人对他的态度和喜爱;而平凡的人如果发生意外的失误就会降低他的吸引力。说明有才华的人,如果表现出一点小小的过错或暴露出某些个人的弱点,反而会使一般人喜欢接近他。相反,假如‘个人显得完美无缺,反而会使人感到他高不可攀,望而却步,敬而远之,认为彼此之间的距离太远而不愿与他交往。

    另外有人提出人们的自尊心也直接影响他对别人的喜欢程度。对自尊心很强的人或很弱的人来说,别人意外的失误会降低对他的吸引力。在日常生活中可以观察到,能力差、自尊心弱的人对能力高超的人有崇拜心理,并且不能容忍他们的缺点和错误;另外,能力强、自尊心也很强的人,他们会对才能出众的人连一点小缺点也不能克服而感到失望,认为这种人不值得自己崇拜。所以说,有缺点而才能卓越的人对能力强、自尊心也强的人,和能力差、自尊心也弱的人都缺乏吸引力。
    6仪表
    在现实生活中发现,在一定程度上,外表也是影响人际关系的一个不可忽略的因素。人的外表包括相貌、穿着、仪态和风度等,人的仪表,特别是相貌的形成不会以个人的意志为转移,但是一般在判断别人时,却很难避免由别人的仪表所产生的影响。虽然我们也都知道不能以貌取人,但是我们在与别人的交往过程中,仪表因素都会有意无意地影响彼此关系的建立和发展。相貌端正、举止文雅、整洁利索并富有魅力的人总会给人留下美好的印象。人们还往往赋于那些具有吸引力的人更多好的祝愿,甚至期望他们工作顺利,家庭幸福,前途光明。而对那些盛装浓抹或者是不修边幅的人一般都不会给人留下好的印象。特别是在一般肤浅的社会关系中,仪表的因素在人际交往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奥尔波特(G.w.Allpon 1961)研究了一群陌生人首次集会时的人际吸引力,他发现个人内在的属性,象幽默、涵养、礼貌等因素是主要的吸引力;其次象身体的特点,体魄、服装、举止风度也是吸引力的依据;个人所表现出的特殊的行为,象新奇、令人喜欢的动作等等也能增加吸引力。
    在一般肤浅的社会关系中,虽然仪表的因素在人际交往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但是社会交往的时间越长,对长期深层的人际关系来讲,仪表的作用就会越来越小,对人的吸引力将会从外在的仪表,逐渐转入人们内在的道德品质。
  还有人发现,男性比女性更重视仪表因素,这和人们平常一般都认为姑娘爱漂亮的看法不完全一致。外表对友谊建立的影响并不只限于在成年人和男女间的交往关系中,在现实生活中也曾有人(Bion和Bersheidd,1972)~察到外表好看的小孩容易得到大家的喜欢,人们往往对外表吸引人的小孩产生好感,实际上孩子的品德和智力与孩子的仪表并没有直接关系。虽然我们也说“人不可貌相”,但人们往往会凭人的相貌而推断其人格,产生认知上的偏差。
    仪表之所以成为人际吸引的一个重要因素,这是因为人们都有对美好事物的需求,人们都响往美的,厌恶丑的,人们都感到与有魅力的人交往是一种需要的满足,能给人以美的愉悦。至于哪些因素能使一个人的仪表更能吸引人的问题,我们很难简单的做出结论。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人都有不同的观点,加上“情人眼里出西施”的个人差异,就使问题更加复杂了。
    以上是影响人际关系的主要因素,在人际交往过程中有时还受其他一些因素的影响。一个人的地位和角色,甚至于某种职业,经济收入和社会背景也能引起别人的羡慕,受到别人的尊重,对别人产生吸引力。若在异国他乡,仅仅是同一个国籍,同一个民族,使用同一种语言就足以使人们之间产生吸引力,建立友谊关系。


四、团体中的个人行为


  1.社会团体的作用
  个人在团体中的行为反应和个人在单独情况下的行为反应往往有很大差别。人的行为有时会因为有别人在场而受到影响。一种情况是团体对个人的活动起促进作用,早在1897年特里普利特(1rrjplett)发现了社会促进作用的存在,他发现骑自行车竞赛者在和别人比赛时,速度比他单独进行时要快一些,单独一个人骑车比一群人骑车速度慢20%。根据这种观察他又做了一个实验,发现单独一个小孩放风筝的行动比较缓慢,而当他和其他小孩一起放风筝时,显得紧张而且活跃,他提出团体工作效率比个人工作效率高。心理学家迈耶(Meyer 1903)观察了学生在家庭和学校做作业的情况,发现,在学校团体做作业对学生记忆诗歌,作文,数学等学科的成绩比在家庭单独作业时效率高。
    莫德(Moede 1913)也进行了类似的实验,发现团体对个人的影响在认识方面要小于对情绪、动作、意志等方面的影响,也就是说,人们的认识活动很少受团体的影响,而情绪、动作、意志很受团体的影响。
    在实际生活中,有些人在团体条件下的工作不如一个人时好。例如,新教师首次讲课很不自然,效果比在课下准备的差;没有经验的演员往往有怯场的现象,在观众面前忘掉台词,平常称此为听众效应或抑制效应。
    以后很多关于社会促进作用的实验,也都发现有别人在场可以促进或妨碍个人的行为反应。
    产生社会促进作用的原因,有一种解释认为别人在场对于行为者是一种刺激,这种刺激能引起一种普遍而特定化的驱力,这种驱力对简单的或熟悉的行为能够产生促进作用,也就是说,团体对个人行为是否起促进作用是和工作的性质有密切的关系,对于复杂而没有达到熟练的行为,这种驱力有抑制作用。
    2.从众反应
    在社会团体的压力下,有时能迫使个人放弃自己的意见而接受大多数人的判断,采取和大多数人一致的行为,产生从众反应。
    心理学家阿希(s.E.Asch,195l,1956)做的有关知觉判断的实验是说明从众行为的经典性的实验。7个男大学生坐在一张桌子的周围,实验材料是18套卡片,每套两张,一张上有一条垂直的标准线段,另一张上有三条长短不齐的垂直线段,其中有一条与标准线段等长,如图18—2所示。告诉被试这是视觉判断实验,每组实验只有一个真正的被试,其他几个人是事先由主试训练好的,每次呈现一套卡片,让被试逐一回答,但有意安排好由事先串通好的人先回答,这些人故意做出错误的选择,实验结果发现大约
有三分之一的被试在团体的压力下服从了团体的回答,表现了从众行为。阿希等人把上述现象叫做个性的从众反应。

              标准线段                                                              比较线段

   图18—2从众实验的卡片


所谓从众就是个体的评价、意见或行动服从团体的意见,依赖别人判断的行为,即使在自己的观察与别人的反应不一致时,也以多数人的反应做为自己的反应。
  人们为什么会产生从众行为呢?为什么不相信自己的感觉而相信别人的意见?因为在实际生活中,我们是通过别人才获得了许多有关世界的信息,甚至有许多关于我们自己的信息也是来自于周围的人。在实验中人们倾向于相信多数,认为他们是信息的来源,而怀疑自己的判断,因为一般人们都认为,多数人的意见正
确的机遇多,在模棱两可的情况下尤其如此。
  影响从众行为的因素很多,团体规模的大小是产生从众行为的一个重要因素。实验中一般认为团体保持在七八个人时从众效果最好,而在社会生活中却不然,如果赞成某一观点的人越多,社会压力就越大,人们更容易发生从众行为。团体的内部团结气氛也影响人们的从众行为,一个团体如果能满足个体的需要和愿望,这个团体对个体有很大的吸引力。个体对团体表示依恋,这时团体成员容易表现出从众行为。个人在团体中的地位也影响个体的从众行为。在团体中处于较低地位的成员往往会感到有从众的压力,但是人们的行为往往倾向于参照那些和自己条件相类似的人的行为表现。一般人都认为条件差不多的人都应该采取相同的行动,多数人的行为对个人来说也是一种压力。在团体中多数派成员地位的高低也影响其他人的从众行为,如果多数派在团体中所处的地位较高,产生从众行为的压力要比由地位较低的人组成的多数派更大。所以地位高的人的思想更容易导致从众行为,
地位低的人的思想对从众行为的影响较小或没有肯定性的影响;此外一个人的气质性格也影响他的从众程度,个体变量还有年龄性别的差异,儿童和青年人当中从众者的数量比成年人要大得多,而妇女屈从于团体压力的人也比男的多。


第二节   群众社会心理现象


  在人际关系上的作用
  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结成一定的社会关系,相互之间发生种种影响,人们的有些行为是社会生活中人们相互影响的结果。象社会舆论、集体感受、暗示、感染、模仿、竞赛等等都属于群众社会心理现象。随着社会生活形式的日益复杂,人们对文艺作品需求形式的提高,消遣闲暇时间活动形式的变化,群众情报手段的
发展,群众社会心理现象对人际关系的影响越来越大。


一、社会舆论


     社会舆论是人们对社会生活、集体活动及个别人的行为所做出的内容一致的评价,是公众的意见和看法,是社会全体或大多数人的共同信念,它起着评论的作用。社会舆论有时是自发地形成的,有时是有意识地制造的。一些不准确的消息,口头的传闻能导致自发的舆论。反映占统治地位的思想体系、国家及社会制度的社会舆论可以通过报纸、无线电广播、网络、电影、电视各种会议和集会等通讯报道工具传播出去。
  社会舆论一般是代表群众的倾向和综合意见,所以舆论的形成与扩散带有浓厚的情绪色彩。由于舆论本身有许多客观的合理因素,因此很容易为大家所接受。人们之所以能够接受和传播某些社会舆论,是因为人们在主观上有心理感受和心理准备。这种感受和准备也可能不是很清楚,也不十分明确。这种心理倾向一旦遇到了舆论信息,个人原先的心理状态就被唤醒而转为个人意见,尤其是当人们在生活中受到了挫折,遇到了困难而不能解决正在苦恼时,最容易接受舆论,赞成和支持舆论。所以说个人对舆论的接受,扩散和传播同个人的需要和愿望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当舆论和人们的需要与愿望接近时,舆论传播的速度和广度是相当惊人的;相反,如果两者有距离或矛盾很大,人们对舆论就会置之不理,不作反应,甚至会向别人做某些解释和说明。社会舆论有时规模可以达到全国,甚至全世界。例如,关于国际生活的大事,战争与和平,经济问题,能够在亿万人中间形成一定的社会舆论。但有时社会舆论也可以只限于省、市、工厂、机关和乡村居民等小范围,这时团体或个人的私事也可以成为社会舆论的内容。社会舆论往往会形成一种无形的压力,使某些社会现象得到普遍的重视,使一些人的行为和活动得到规范化,特别是人们的道德行为,主要是靠社会舆论的力量来推行。社会舆论既可以起到积极作用,有时也可以起着消极作用。社会舆论如果正确地反映了客观事实和个人的品德,那么这种社会舆论对个人及个人所在团体的气氛会起到有利的影响。健康的社会舆论可以鼓舞人心,打击社会上的歪风邪气与不良现象。
    社会舆论对团体、对民主的国家和政党也有相当大的影响,因为舆论多半是反映着群众的意见和要求,领导者如果忽视了社会舆论的作用,那么会使群众产生反感,产生冷漠情绪,甚至发生对抗。舆论对个人也会有很大的影响,一方面它可以为个人行为指出方向,舆论一般是代表大多数人的意见,这样它就可以产生一种社会控制力量,使它对每个人都有一种压力作用,约束每个人的言论和行动;另一方面良好的社会舆论对人的个性形成也
会起积极的作用。
二、集体感受
      在社会共同体中,有时人们会有一种共同的情绪状态,情绪状态相同就是集体感受。感受可以是一大批人的,也可能是几个人的感受。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上天,全国人民都欢呼,中国女子排球队获得世界冠军,不但是中国人民,全世界友好人士都高兴。集体感受的内容分肯定与否定两种。例如,在一个团结友爱的班级中,同学们都有同志般的关心,深感集体的温暖,这是肯定的集体感受。相反,在一个尔虞我诈的集体中,人际关系显得很紧张,人人白危,这就是否定的集体感受。农业大丰收会给人们带来喜悦的心情,而自然灾害则给千百万人民带来忧伤。
      所以说集体感受对集体、个人以及人与人的关系都有影响。当集体关系协调时,任务完成得就好,一个单位如果是生气勃勃,同志之间团结友爱,诚恳坦率,具有集体主义精神,大家齐心协力,就能增强战胜困难的力量。在集体感受的背景上形成和存在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充满肯定情绪的集体,通常在人们之间不容易发生感情冲突,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集体感受是一致的;相反,集体中的否定情绪,往往会造成人们之间关系的紧张。
三、暗示
    暗示是一种特殊的影响,是人们有意识地向别人发出一种刺激来控制这些人的反应行为。人们能接受暗示,这是社会控制的基础。如果人们的行为都不受暗示的影响,那么社会对人们的各种控制就不可能实现。
  在心理学中很早就开始研究暗示现象,并和医学实践或具体的教学形式联系起来。把实行暗示的人称为暗示者,受暗示的人称为被暗示者,抵制暗示影响的现象称为反暗示。
    暗示不需要证明和逻辑推理,暗示是在现成结论的纂础上接受信息。受暗示的人对信息不能做出批判性评价,而相信别人所暗示的内容。人们受暗示的现象在生活中是十分普遍的。暗示者采用暗示的方式使别人发生暗示者所希望达到的行为。在社会生活中,人们随时在接受别人的暗示,同时也在暗示着别人,从而
人们之间发生相互作用和影响。
    暗示可以分为直接暗示与间接暗示两种。直接暗示是以命令的形式要求别人必须服从,受暗示者本人也能意识到。例如,领导人希望工人采用新的操作方法,向大家积极宣传这种操作的优越性,于是大家都接受了新的操作方法,而实现了领导的意图。间接暗示是使受暗示者的服从行为不被他自己认识到是由暗示而发生的。例如,为了矫正儿童偏食的习惯,家长不是用命令的方式让儿童吃什么食物,而是通过讲解这种食物的营养价值和味道,引导儿童自愿地吃这种食物。人们都有自尊心,都愿意保持自己的独立个性,不愿意处在受别人控制和指挥的地位,所以往往是间接暗示比直接暗示的效果更好。
    影响暗示效应的因素很多。首先暗示效应和年龄有关,一般情况下,儿童比成人更容易接受暗示。在一定程度上,疲劳的人,体质较差的人比身心健康的人更容易接受暗示的影响。暗示效果和受暗示者的个性特点也有关,缺乏主见的人容易接受暗示的影响,独立性很强的人不容易接受暗示,尤其是当意识到别人企图对自已施以暗示时,往往会出现反暗示行为。另外,在许多研究中表明,暗示效果的决定条件是暗示者的权威性,因为暗示是人们对暗示者的信服态度,信服的程度和暗示者本身的条件有直接的关系。例如,暗示者的信心、体力、身材、性别、年龄、知识、权力和地位等因素都会影响暗示效应。
四、模仿
    自觉或不自觉地模拟一个榜样叫做模仿。被人模仿的对象具有某种榜样的作用。根据社会的号召,模仿者自觉地发生与榜样相似的行为,也可能是模仿者对榜样的无意识的仿效,这些行为有时可能完全不自觉或不完全自觉,但都不是由于命令而强制发生的。模仿的目的是重复别人的外部特征和行为方式,在社会生活中模仿占有很重要的位置。在榜样的影响下,人们不仅形成活动的最简单的技能,而且还会形成思想、兴趣、倾向性和行为风格。例如,许多年轻人常常模仿自己所喜爱的电影、电视中人物的表情、姿态和言语;时装的流行完全是根据模仿;另外,象家具的款式和颜色,交际的风度,甚至头发的式样都可以成为模仿的对象。
    模仿是一种群众性的社会心理现象,它能以不同的方式影响人们之间的关系。在团体中根据领导人的指示和要求模仿先进生产经验、榜样人物的模范行为,但是人们更多的往往是自发地模仿别人的行为举止、思考问题的方法和权威人物的谈话风度。不自觉的模仿在交谈中经常可以观察到。一个人在他不熟悉的语言环境中生活一段时间以后,他会不由自主的受到这种语言的影响。
    模仿在儿童发育过程中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儿童起初是盲目地照搬成年人的行为模式,逐渐发展到自觉地模仿成年人的行为,一些坏的、不健康的东西很可能成为儿童不自觉模仿的对象。教育工作者要注意教育和引导儿童模仿一些先进的、美的、蓬勃向上的东西,使儿童从小就追求先进,追求光明,为形成良好的个性打下坚实的基础。成年人在无法采取别的方法来掌握不熟悉的行为方式时也会产生模仿,因此,模仿是作为掌握技能的因素,有时是作为掌握最基本的职业动作的因素。
    模仿和其他社会心理现象一样,逐渐成为团体中人与人关系的内容和形式。
五、感染
    感染现象在人类历史的早期阶段就已经被察觉,并发现有各种表现形式,例如,跳宗教舞时产生的精神状态,体育竞赛时狂热的表现,张惶失措的蔓延等。
    感染是个体对某些心理状态不意识的易感受性,它是通过情绪状态的传递表现出来的。感染是群众性的模仿,感情或者是行为在一群人中从一个人蔓延到另一个人。人们开始只是对某种特定的行为好奇,当他们受到激动情绪感染之后,对正在发生的行为就会不自觉地参加进去。
  感染分为两种:一种是情绪感染,一种是行为感染。情绪感染是把一群人的情绪统一起来,每个人的行动由自己的情绪支配。如果所有的人都有相同的态度、信念和价值观,就会促进人们之间的模仿过程,更容易发生情绪感染。情绪感染会产生“循环反应”,例如,一个人在一群人中掀起愤怒或恐惧情绪的高涨,这一群人的行为反过来也会加剧那个人原来的情绪,甚至会激起他更强烈的感情爆发。电就是说,这是一个由别人的情绪在自己身上引起同样情绪的过程,反过来又加剧了别人的情绪,这种被加剧了的情绪又会激起整个人群更加强烈的反应,人群中成员的情绪相互刺激,相互强化,直到狂热达到一定程度为止。
    行为感染就是一个人的行动传递给另一个人。例如,在一场球赛中,  一个人朝裁判扔一个瓶子,可能会引起其他球迷接二连三地扔瓶子。有人认为行为感染是由于个人在有压力的情况下,又缺乏正确的行为规范的指导时,很容易受别人的影响。


第三节  人际关系的测量


    人际关系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人们由于各种需要进行相互交往与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一种心理状态。人际交往是人际关系建立的基础。个体间在交往中如果彼此的需要得到满足,相互间关系就会出现接近、友好、信赖的人际关系;反之,则会出现疏远、同避、不信任甚至敌视与排斥。人际关系的测量是一种人际关系社会测量,最早由J.L_莫利诺在上世纪30年代提出来的。这是一种用问卷的形式了解群体中人们之间接纳友好还是拒绝、冷淡的关系的方法。
一、态度的测量
     态度是个体对人或物或观念形态的一种带有情感色彩和行为倾向的持久的心理活动反映。对态度的测量与其他方面的测量不同,没有固定的测验模式,使用不同方法测量同一种态度所得的结果往往有很高的相关。
    态度测量的目的是通过对受测者所作的反应的分析来了解他对某个人或事所持的态度。态度的测量有多种方法,如自我评定法,自由反应法,行为观察法,生理反应记录等等。在这里我们谈谈自我评定法。
    自我评定法目前被认为最方便与最精炼的一种方法,让被测者对一定项目自我评定。自我评定有如下两种方式。
  1.总加量表法
  此系美国社会心理学家里开特于1932年所创立。测验用的态度量表是有针对性地对某个态度对象而设计的。它由若干个问题所组成。被测者要对各个提问作出表态。然后研究者对被测者所回答的问题给予分数。
    具体做法是,首先设计出测量态度的一些问题(最低不少于五个,最高不多于二十五个),每个问题的意义及价值无本质的区别。被测者只要对所提的问题作出不同等级的回答。等级可分为两级(如回答同意和不同意),或分三级(同意、无意见、不同意),也可以分得更细些,如五等、七等或更多。被测者根据自己的观点在相应的问题栏目打上记号。如果所提的问题分为五个等级作出回答,则同意的为5分,较同意的为4分,无所谓的为3分,较反对的为2分,最反对的为1分。研究者将被测者回答问题的分数加在一起,就代表该被测者对某个人或某个对象的态度。分数越高,就代表对这个对象越肯定认同。这种方法也可用于在团体中对某个人或某几个人的态度的测量。
  2.社会距离尺度法
  美国心理学家布加达斯于1925年创立的属于问卷类方法。先由研究者设计出一套能反映不同社会距离的意见或问题,然后由被测者根据自己的看法在相应的问题栏目内打上记号。研究者把一个团体的所有成员的态度距离加以统计,制成曲线图。曲线图反映了一个团体对某个对象所持态度的距离分布。
    举例:对某成员甲与某成员乙的社会距离调查表。
     l.   愿意和他作为知已;
    2.愿意请他参加自己所属的社会活动;
    3.愿意和他做邻居;
    4.愿意和他做同事;
    5.愿意和他保持一定距离(最一般的社交);
    6.愿意和他少来往;
    7.愿意和他绝交;
      



         图18-3  同一团体成员对甲、乙两人的社会距离比较

     要求被测者从以上七个项目选上符合自己态度的一项并打上记号。
然后制图(统计团体各成员所选的项目)。图18.3是成员甲与成员乙的社会距离尺度的比较。图中两条曲线表明,该团体的成员对甲的态度的社会距离比乙小,即甲更受人欢迎,而乙则相对不受欢迎。
二、人际关系的测量
  不同的人际关系会引起不同的情绪体验及行为模式。在社会因体中,各个成员都会有选择性地与其他成员进行交往。由于各人的文化素质、经济基础、工作与兴趣爱好、性格特点等,使一些人之间来往较多、较密切,而另一些人之间来往较少,较疏远。而一些人令人产生好感,使人喜欢;而另一些人令人敬而远之,甚至厌恶。心理学家发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可以测量的。莫里诺(1941)是第一个采用社会测量法以查明团体内部心理结构与心理距离的社会心理学家。
    社会测量法:具体做法是向团体内的成员提出问题,让他们
回答。例如:“在这个团体里请你提出三个自己认为最喜欢的人,
按喜欢的顺序排列。”或者问“你最喜欢和谁在一起学习与工作?
依次写出三个人名”。研究者将结果整理,并用人际关系矩阵表示
(见表18-1)。
    表18—1人际关系矩阵表
┏━━━━━━━┳━━━┳━━━┳━━━┳━━━┳━━━┳━━━━┳━┓
┃、\  被选者    ┃         ┃         ┃         ┃         ┃         ┃            ┃   ┃
┃选者\            ┃    A   ┃    B   ┃    C   ┃   D    ┃    E   ┃  F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A               ┃         ┃    3   ┃  2     ┃  1     ┃  —1  ┃   —2   ┃   ┃
┃    B               ┃    3   ┃         ┃  2     ┃  1     ┃         ┃  —2    ┃   ┃
┃    C               ┃    2   ┃    1   ┃         ┃  2    ┃    3    ┃  —1    ┃   ┃
┃    D               ┃    2   ┃  一l   ┃  I      ┃        ┃    3    ┃  —2    ┃   ┃
┃    E               ┃    3   ┃  2     ┃  —l    ┃  1    ┃          ┃  —3   ┃   ┃
┃    F               ┃    1   ┃  一l    ┃  2     ┃  —2 ┃  —3   ┃          ┃   ┃
┣━━━━━━━╋━━━╋━━━╋━━━╋━━━╋━━━╋━━━━╋━┫
┃                     ┃         ┃  +6   ┃  +7   ┃  +3  ┃  +6    ┃          ┃   ┃
┃    分类合计     ┃  +11 ┃         ┃         ┃        ┃          ┃  —10  ┃   ┃
┃                     ┃         ┃  —2  ┃    l    ┃  —4  ┃  —4   ┃           ┃   ┃
┣━━━━━━━╋━━━╋━━━╋━━━╋━━━╋━━━╋━━━━╋━┫
┃    总  计         ┃  1l    ┃  4     ┃  6     ┃  —1  ┃  2     ┃一10     ┃   ┃
┗━━━━━━━┻━━━┻━━━┻━━━┻━━━┻━━━┻━━━━┻━┛
    这是根据团体总人数(n)而制成n×n的行列表,表内记人各个成员的选择关系。你认为自己最喜欢的人给3分,其次给2分,再次给1分;你认为自己最不喜欢的人给负3分,其次给负2分,再次给负1分。表18—1是团体(小组)人数6人的测验结果。从表内的结果可以见到,A的分数最高,他是这个团体中最受人喜爱与欢迎的人,而F则是最不受人喜欢与不受欢迎的人。
    社会测量法简单易行,有广泛的适用性与普遍性,可以用于企业、机关、学校等团体。在推荐与选拔人才时,要考虑到被选对象的人际关系。当然,对人才的选拔与任用,除人际关系外,个人的才能与品德等是要充分考虑的,但人际关系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


    思考题


1.人际交往有什么意义?
2.  影响人际吸引的因素有哪些?
3.  如何进行人际关系的测量?举例说明。

 

相关图片
责任编辑: weiwei0315 文章录入: weiwei0315 [评论]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简介联系我们zkyxlx@sina.comzkyxlx@163.com汇款方式网站地图常见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