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uide: 首页 >> 学习专区 >> 人际关系心理学概论 第一章 绪 论
人际关系心理学概论 第一章 绪 论
作者: 教务处 来源: 教务处 日期: 2012-7-11,10:35

第一章 绪  论

    在人的短暂一生中,复杂多样的人际关系一直是人生经验的核心。人际关系心理学力图探索隐藏在人类复杂多变的人际关系行为背后的心理基础,探寻其发展、变化的一般规
律,以揭示人类社会活动的奥秘,加深对人类本质的认识。


第一节   人际关系的意义


     人与其周围世界的相互作用,是通过一系列客观关系实现的。这些客观关系是人们之间在其社会生活中,首先是生产活动中形成。马克思曾指出“人们在生产中不仅仅回自然界发生关系。他们如果不以一定的方式结合起共同活动和互相交换其活动,便不能进行生产。为了进行生产,人们便发生一定的联系和关系”。在人们的社会生活进程中,这种客观形成的实际联系和关系在人们的主观关系中得到反映,构成了复杂多样的社会活动。
    当人与人之间产生了某种关系后,他们的生活便会互相发生作用和影响,每个人的所作所为都势必会影响到对方及周围其他的人。影响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影响的范围涉及情感、意识和行为等三个主要方面。在这种意义上,心理学家觊利(H.H.Kelley)1983年在他的一项研究中将“人际关系”粗略地定义为“二个个体间彼此能相互影响对方,并且互相依赖”。 比较而言,这个定义与马克思所作的定义是有区别的;马克思的定义是二种广义的定义,阐明了人际关系产生的基础及意义;凯利的定义是一种狭义的定义,属于研究的操作定义,说明的是人际关系的外在现象。这两种定义的共同之处在于都把人际关系确定在相互影响和相互依赖的基础上。
    心理学家通常在两个层次上对“人际关系”进行研究,其中一个层次是个体之间相互作用的层次,另一个层次是团体内成员相互交往,影响的层次。
    在个体间相互作用的这个层次上,1972年心理学家莱文杰(Levinger)  和斯诺克(Saook)  通过研究提出了一个“互相依赖的入际关系模型”,这个模型显示了二个个体(P和o)  的人际关系相依性逐渐增加的不同阶段(如图1—1所示)。

 

 

                 l·零接触阶段                   2.觉察阶段                        3.表面接触阶段
   
                          (三个无关的个体)(单向的态度或印象)(双向态度 少许的互动)

                       a                                            b                                      c

       a.轻度互相依赖                  b.中度互相依赖                   c.深度互相依赖
                                               4.人际关系的互依阶段(此阶段是一种连续过程)
                                                       图1—l  人际关系相依模型(引自Levinger&snoek,1972)
      在上面所提到的模型中,在零接触阶段里,两个个体完全不知道对方的存在,而且彼此之间无任何关系。第二个阶段为觉察阶段,当一个个体注意到或知道了另一个个体的有
关信息,但未发生任何直接接触时便进入了这一阶段。我们经常通过观察他人的外表及行为而形成对他人的印象,或经由第三者而知道、了解另一个人。觉察可以是单向的(如图l
—l中的箭头所示那样),也可以是双向的。这一个阶段在人际关系中十分重要,原因有二,一是如果在这一阶段一个个体对另一个体能形成较好的印象,就会进入下一个阶段,否则,关系就会中止;二是在这一阶段里,个体间的觉察通常伴随有强烈的激情体验。第三个阶段为表面接触,此时,两个个体间可能通过言语或书信来往进行互动。互动即两个或多个个体之间的交互作用。表面接触是互依关系的起点,因此也是人际关系的开端。例如,我们买东西时和售货员聊聊。天,坐火车时同邻座闲谈,都是在从事表面接触。这些互动很简短,谈话主也很表面化,个体对对方所造成的影响是极为有限的,而且这种接触的深度也通常为个人特殊的社会角色所限制,许多人际关系的发展就中止于这种最小程度的相依关系,未能进入下一个阶段。
    当相互依赖的程度逐渐增加时,个体便进入了人际关系的互依阶段,这是一个从轻度互依到深度互依的连续过程(从图上看,两个个体重叠的部分愈来愈大)。当两个人彼此间的互依程度很深时,我们定义这种关系为亲密关系。所有的亲密关系,不论是与父母、老友、或配偶,都有许多共同的基本点。第一,这两个个体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有持续而频繁的互动;第二,亲密关系包含许多不同种类的活动或事件,例如,在友谊关系中,他们会讨论许多不同的问题,并且共享很多共同的兴趣与活动。相对地,在互依程度较浅的人际关系里,所包含的活动可能只集中于一种共同的活动或问题上;第三,亲密关系里个体间的相互影响力很大,并伴随有强烈的情感体验。我们时常将自己与他人间的亲密关系当成是爱恋,关怀等正性情感的来源,但有时它也可以产生愤怒、嫉妒及失望等强烈的负性情绪。
       在人际关系的另一个层次上,即在各种实际存在的团体里,也都不可避免地和有规律地产生各种客观关系和联系(如依从关系、附属关系、合作关系和互助关系等)。在团体成员之间,对这些客观关系的反映就是人际关系心理学中所要研究的人际之间的主观态度。  
    人们在团体内部进行交往和相互影响时,通常表现出以两种联系为基础的相互关系:一种是以直接联系为基础的相互关系;另一种是以间接联系为基础的相互关系。在前一释情况下,团体内的成员具有高度一致的团体目标、价值观,具有共同的需要和任务,所以团体内成员的交往是直接的,相互影响大,容易形成一致的行动,人际关系比较密切。例
如,在同一个部门工作的同事,车间里的同一班组的工人之间的关系往往以直接联系为基础。在以间接联系为基础的相互关系中,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是以某一种活动或目的为中介
的,例如,不同部门的工作人员或不同车间、班组的工人之间的关系,通常只是由于工作上有联系而已,在心理上相互影响不大,相互间心理依赖的程度小。
      根据人与人之间相互依赖关系的性质,可以把团体分为一定的等级,以区别出个体间相互关系的复杂程度和相互影响的程度。例如,把团体分为联合体、社团或集团等不同的等级。但更多的时候,我们是以“群体”这个概念来描述人际关系盼。一般来说,群体所表述的人际关系是以有意义的个体行为为基础的。“美国著名管理心理学--家霍德盖茨(R.M.H0dgetts) 1987年在在《工作中的现代人际关系》一书中提出:群体这个术语目前还没有一个通用的定义,但它具有三个主要的特征:
       第一,群体是具有两个以上成员的社会单位,其中所有的成员都不时地互相交往。在工作群体中,这种交往通常是面对面地进行的;
       第二,成员们互相依赖。为了达到自己的目标,每个成员都认识到需要他人的帮助和协作;
       第三,群体中的成员从他们的相互交往中得到满足,否则他们就会脱离这个群体。  通过以上有关群体的共同特征分析,我们可以认为群体是一个由两个或更多的相互依赖、相互作用的个人所组成的社会单位,每个人都在努力达到一个共同的目标。
    在一个团体或组织内,由于人际关系的不同,可以有许多类型的群体,但主要可以分为三类,即:职能群体、项目群体或兴趣一友谊群体。
    职能群体是由执行同一任务的个人所组成。例如在一个生产企业中,主要的职能群体常常为销售部门、生产部门和财务部门。在每个群体内还可以进一步分出几个更小的职能群体。例如在销售部门内,还可以分出广告组、外出推销组等。通过细分职能群体,能够提高群体内部的工作效率,更加明确地确定职能群体的责、权、利的范围。项目群体由许多不同部门、不同地区或不同背景(包括:知识背景和社会背景)的个人组成。这种群体的目标是要在预定的时间、成本和质量要求下达到它的目标,完成目标后这个群体就被解散,每个人再回到他原来的部门去。项目群体通常由许多专门领域抽调来的专家们组成,用以解决特别复杂的问题,例如,在医院中对某种病症所组织的会诊。
    兴趣一友谊群体是在共同的信仰、 利益或活动的基础上形成的人际关系。兴趣一友谊群体有时在一个部门内,有时则打破了部门间的界线。例如,大学里的“同乡联谊会”,可以是年级里的,也可以是整个系里的,也可以扩展到全校。这类群体可以和工作有关,也可以无关。但是,这种群体一旦介入工作之中,就可以用来帮助完成与工作有关的目标。例如,同一班组内的成员之间很重友谊,通常可以相帮着顺利地完成工作目标。
   对于一个人来说,可以同时是两个或更多群体里的成员,而且这种关系是可以不断地变化的,主要依据团体或组织的目标和个人角色而定。


第二节    社会交往


     社会交往是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是以人为对象的一种活动形式。共同活动的双方以及其他的人都可成为交往活动的对象或客体。因此,。社会交往是人类社会特定的社会现象。交往的内容是人的思想、观点、兴趣、情感和态度的相互交流,目的是达成沟通、协调和建立一定的人际关系。人际交往作为人类的一种最基本的社会活动,体现出人所共有的心理需求,同时,每个人又有着各自不同的交往动机。人的社会交往,是个体能够适应环境、适应社会生活,担当一定社会角色,.形成丰富健全的个性的基本途径。因此,马克思在谈到人类社会交往现象时强调,交往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伴侣,同时也是人们日常生活和日常接触的必然伴侣。
   心理学家认为,一个人除了睡眠的八小时之外,其余时间的70%要用在人际间的各种直接间接的沟通上。在一般的沟通中,9%以书面写作形式进行,16%以阅读形式进行,其余75%则分别用以听取别人和自己说话的交谈方式沟通。这种时间分配当然不是绝对的,而是因人因情境而异的,但这里体现出了人们之间的社会交往是沟通的最基本形式。
    社会交往主要是一种思想交换的过程。萧伯纳曾形象地比喻道: “如果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彼此交换,那么每个人只有一个苹果,如果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彼此交换,我们每个人就有了两种思想,甚至多于两种思想。社会交往与从书本上获得信息相比,具有内容更广
泛,渠道更直接,速度更迅速等特点。
      培根曾经说过: “当你遭遇挫折而感到愤闷抑郁的时候,向知心挚友的一席倾诉可以使你得到疏导。否则这种积郁会使人致病。……只有对于朋友,你才可以尽情倾诉你的忧愁与欢乐,恐惧与希望,猜疑与劝慰。总之,一那沉重地压在你心头的一切,通过友谊的肩头而被分担了,”在个体成长为社会成员之后,有着强烈的合群需要。通过相互交往,诉说各人的喜怒哀乐,增进了彼此的感情共鸣,从而在心理上产生一种归属感和安全感。尤其是当人处于危急、孤独、焦虑的情况下,特别需要与人交往,而且也最看重这种交往的价值。因此,社会交往不但具有信息交流的功能,也具有心理保健的功能。
      自我意识的发展,与社会交往有着密切的关系。因为自我意识的发展,并不是一个自然成熟的过程,而是通过交往,在与别人的相互作用中发生和发展的。美国心理学家费士汀格在其社会比较理论中认为,当人们在缺乏客观的非社会标准的情况下,将通过与他人的对比来估价自己。也就是说,人们在具体的交往情境中,从对别人的认识中来形成自我表象。对人的认识越全面,对自已的表象也就越清楚。要想知道自己是否智力超人,是否有领导艺术,那么,只有通过社会交往和与人比较才能做到。对自己估计过高或过低,有可能是自我意识不够成熟,也可能是由于自己所交往的对象或比较的常模偏差所致。例如,一个班里的高材生,通常会较高地估计自己的能力,因为他的交往对象都落后于他,而当他与学校中其他高材生相比时,又会觉得自己水平中等,以至于过低地估计自己的潜能。所以,只能通过与更多更广泛的对象交往和比较,人才能形成较为恰当的自我意识。
      其次,人们还通过他人对自己的态度和评价,以及自己与他人的关系认识自己的形象。根据皮亚杰的理论,人的心理发展的过程,可视为自我中心主义的逐渐丧失和采用更广泛、更复杂的观点看待问题的能力逐步发展的过程。进入青年期后,人的交往内容和范围都更为扩大,青年人已经常从别人对自己的态度和评价中了解自己在他人心目中的形象和在社会中的地位,并参照别人的评价来客观地认识自己,这就标志着自我意识的成熟。
一、社会交往的形式
    社会交往可以采用多种途径进行。有的只限于生活、学习和工作上的固定交往,交往空间也就限于家庭、学校或工作场所。有的则走向社会更大的空间,不受年龄、性别、地域限制自由选择对象交往。
    在社会交往的实践中存在着两种不同的交往形式,即直接的社会交往和间接的社会交往。所谓直接的社会交往是指人们运用语言、面部表情或体态表情等交际手段, “面对面”地进行心理接触。间接的社会交往则是指人们借助于书面语言、大众传播或技术设备等手段所形成的心理接触。直接交往具有迅速、清楚的反馈联系系统,间接交往的反馈联系就有一定的困难,而且在时间上比较迟缓 。
    心理学研究认为,直接交往的实现须具有一定的条件,即:  (1)交往双方之一应有把某种事情告诉另一方的愿望,而另一方也希望从前者获知某种事情; (2)交流的双方期望获得一定的效果;  (3)交往双方都有意或无意地方争达到相互了解的目的,双方各自支配着对方的反应。
    以上是对社会交往形式的大体分类。很显然,人的交往形式是多样的,交往途径也是多渠道的,交往网络是广泛的。个体在小范围中的交往有较大的频度和亲密度,而随着交往圈子的扩大。与外围的人在感情上往往缺乏亲密性。良好的社会交往,应能放大最大的网络,又能具有最亲密的朋友。否则,只重视小范围的亲密交往,或只忙于泛泛的一般交往,都不是理想的交往结构。
    根据社会心理学家的研究,可把人际交往分为五种沟通模式,即为:  (1)轮式,  (2)Y式,(3)链式,(4)环式,  (5)全通道式。如下图所示:

                               1                             2                                3                       4                                       5   

 

                          1.轮式                          2.Y式                              3.链式                    4.环式                               5.全通道式
                                              图l一2 五种算沟通模式的图示
     就五种模式的比较而言,轮式代表最为中心化模式,人际间的沟通是通过中间的人进行的。中心人物起着一种领导、支配和协调作用,收集和传递四方的信息。Y式为次,中心化式,再次是链式和环式。中心化模式、的优点是便于集中和统一,传递信息较快,也较有组织性,但群体成员相互之间较少直接沟通,群体气氛不一定协调。心理学家发现,处于中心化模式周围的人,由于只有纵向交往,缺乏。横向交往,往往对群体的任务不太热心,责任性低。他们所处的地位决定了他们主要是被动地接受和传递信息,却较少主动地承担责任。环式和全通道式交往属于非中心模式。人际间未必靠固定的中心人物来集中和传递信息,而依靠众成员之间的直接接触和沟通来交流思想感情a虽然其集中性和协调性较差,但个体间由于发生横向联系,气氛较为融洽,个体较有主动性。环式的缺点是难于迅速集中各方面信息,而全通道式则开拓了交往渠道,弥补了环式的不足。在非正式团体中,更宜采用非中心式模式。如自发性的社交联谊会、信息交流会等交往场合,没有固定的中心人物,每个人又都可以成为中心人物的全通道式,能使每个人都能主动而目由地与任何个体交往,所以是一种理想的社会交往模式。
二、社会交往手段
   个体和群体整体性的特征之一是相对闭合性,只有通过社会交往才能打开系统的关闭状态。社会交往一般说来是通过两种交往手段进行的,即言语交往手段和非言语交往手段。
1.言语交往手段
    我们知道:语言是词的符号系统,而言语活动就是人们利用语言进行交往的过程。也就是说,语言是交往的工具,而言语活动则是交往过程本身。从语言作为一个整体属于人们的某一共同体的观念出发,每一个特定的社会共同体(如
社 区、职业等.  个别成员之间的言语活动是由非常严格的规范所明确规定的。 这种共同体语言规范的固定性既可使局外人, 也可以使语言使用者本人在其它语言中区 分 出来。例如, 人们往往根据某种语言来划分社会群体,也可以在某一介特定的社会群体中再依据地域方言、社会方言、职业方言划分为不同的二级的社会群体;  也可以在一个特定的社会群体中依据所使用的词汇、语义、修辞、 成语, 以及词态、 语法和语音来 划分其所属的阶层、  社会地位和年 龄等 差异。例如,在对纽约州居民的一项研究中发现:  根据财产和教育标准所排列出来的各种群体的社会地位与按语言某些特征的排列顺序是一致的。 随着言语者社会地位的改变,其言语行为的方式也有所改变。所以,我们说言语行为的规范性不仅仅保证了交往双方能够彼此了解  ,而且也表示出双方的社会地位与相互关系, 并且直接影 响着交往水平与交往范围。
    在交往过程中,言语不仅担负着传递信息的功能,而且是激励或抑制群体成员情绪的手段。肯定性的情绪和否定性的情绪影响和调节着社会成员的共同活动。也就是说,作为一种交往的手段,  在任何社会交往的活动中都可以看到言语的表现。
2.非言语交往手段
    参与共同活动调节的不仅有言语,而且还有面部表情、手势、体 态等非言语交往手段。一般地, 非言语交往是指不使用语言的信息传播方式, 主要从视觉通道 (指面部表情、手势、 姿式和 外观等行为) 及副言语通遭(指将谈话内容除去后的  所有信号,如频率、振幅、语速、音质和重音等特质)得到各种信息。这些非言语的线索为人际交往提供了辅助手段。
A.视觉通道的非言语交往
视觉通道主要通过距离、姿势和目光接触等方式提供交往的线索。
      (l) 距离:一般而言,当一个人对另一个人愈友好、愈亲密时,他会站得离对方愈近,也就是当一个人希望他人觉得他比较友好的时候, 会选择较小 的人际距离。 通常朋友间站得较近,陌生人间站得较远; 异性之间有意时站得近, 无情意时站得远。虽然大多数人对人际距离并不敏感,但我们都知道站得较近表示友好或对对方感兴趣。利用这种最简单、也是最重要的方式,你可以向对方暗示:你正遇到了一位喜欢的人。 对方也会立即明白你的意思,如果她对你不感兴趣的话, 也许会站开些以表明态度。
       (2) 姿势:姿势包括手势和身体姿势,带有一定的信息。例如,张开的手掌表示邀请,双腿紧靠表示防御等等。我们也接受了许多肢体动作并将其赋予特殊的信息和意义,例如表示“是”、“不是”、“请坐”, “再见” 意义的手势和动作。
       姿势之所以具有信息和意义,主要是交往双方都明了当时的情景及文化背景。例如, 张开的手掌并不一定总是代表邀请,情景的不同,它所代表的意义也不同。也就是说,  姿势所表达的信息和意义要根据情景、作姿势者、文化背景、及其他因素而定。    
      (3) 目光接触: 目光接触在非言语交往中是一种特别有趣的形式。同其他形式一样, 目光接触的意义依情景的不 同而有很大的变化,但几乎在所有的社会交往过程中,目光接触的确能传达一些信息。至少,目光接触可以表示对某件一事物是否感兴趣。例如,上课时学生看着窗外,表明他此时对课程并不感兴趣;再如,热情的观众对体育运动员的注视表达了他们对运动员的敬佩之情。当然,我们也都知道,眼光停留在某人身上一段时间即表示被他或她吸引住了。例如,在异性间偶然的谈话中,如果其中一位说话的人目不转睛地看着对方,它可能变成一种传达浪漫兴趣的信息。反之,逃避或中断这种接触就表示另一个人不感兴趣。不论一个人多么专心地回答问题,并在适当时机点头示意,而且继续保持谈话的进行,然而,一旦缺少目光接触,便表示他(她)对谈话并不感兴趣。
     这项一般性原则也有明显的例外。例如,避免目光接触,有时表示羞怯或惧怕;或者在述说坏消息或痛苦的事情;当人们觉得自己处于困窘的情况时,也不喜欢成为别人注视的焦点。
     目光接触除了传递友好的信息外,还可以传达性质相反的信息,即威胁意义。例如,在一项实验中,实验助手凝现具有攻击性行为的被试。结果,攻击性行为大大减少,被试转以温和的方式行动。
    总之,目光接触显示了极大的投入和很高的情绪含义,情绪的正、负性质视当时的情景而定,非言语线索本身不具有固定的意义。
    B.副言语
    言语中除了实际用字及语义以外的其他部分均可称为副言语,其中隐含不少意义,声调高低、音量大小、节奏、抑 扬顿挫以及吞吞吐吐的犹豫状态都在传递某些信息和意义。
    例如,一个很简单的句子“你要去美国”很可能代表完全不同的意义。如果说话音调平淡,没有任何重音,听来仅是在叙述一件事实.如果在句尾提高音调则表示_种疑问;如果把重音放在旬首,则可能变成怀疑旬中所说的人是否有能力去一个陌生的国家。就算是一句简短的“我喜欢你”所表达的意义,几乎从温和的感觉到狂热的激情都可以包括在内,全靠副言语特质来加以判别。
    对于副言语以及大部分其他非言语动作研究的困难在于这些线索并无固定的意义。语言叙述与这些线索结合在一起对,意义的差异是十分明显的。
    3.交往手段的比较 
     在社会交往的方式中,言语交往与非言语交往相比,哪一种方式能提供更多的信息?近来的一些研究者认为过去的研究对非言语线索极为重视,几乎忽略了言语沟通。。例如,伯特威斯太尔(Birdwhistell)认为,会话中的文字所含有的社会意义不超过百分之三十到三十五;迈瑞班(Mehra-bi、an)估计,情绪的沟通只有7%经由语言通遘,55%经由视觉通道,38%经由副言语通道。
     但是,最近的一项研究却表明事实并非。如上所述。 1981年克鲁斯(Krauss)做了关于交往通道在交往过程中作用的比较研究。该研究利用1976年美国二位副总统候选人,蒙代尔 (W. M ondale)和多尔(R.D01.e)的电视辩论录相带做实验材料。这场电视辩论开始时气氛愉快轻松,但后来两位候选人争吵得十分激烈,几乎到了剑拔弩张的地步。克鲁斯摘选了每位候选人的12段谈话片谖,其中一半显示正的情绪(轻松、愉快),另一半则表现负性情绪(愤怒、紧张),然后将这12个片段分成四种方式呈现给被试: 

    (1)听、视觉一用原版录相带呈现;

    (2)。只有语文一用发表在《纽约时报》上的辩论专文里呈现;

     (3)只有视觉-将录相机的声音关掉再呈现给被试,

    (4)副言语一将内容滤除,仅留下声音痕迹,所以整个辩论内容无法了解,但一些副言语特性,如声音大小、音调、语速等仍保留。每—位被试接受一种方式的实验。
    第一种方式是正常交往过程的沟通方式,包括了语言视觉、副言语等三类沟通方式。另外三种方式则只是与以上三类沟通方式之一相对应。克鲁斯所要研究的是:被试在后 三种方式的实验反应中,哪一种反应与第一种方式的反应接近?这样即可比较每种沟通方式传达的:信息量大小了。研究的结果与以往的估计大相径庭,语言信息在交往认知中竟是最主要的因素, 其次是副言语信息,而视觉通道提供的信息对认知判断的贡献最小。
    总之,一般而言,非言语线索,无论是副言语还 是视 觉,都不能准确地测 出他人的情绪感觉,虽然它们可表达多一种不同的意义,但要依当时的情景而定定。如果我们对予背景一无所知的话,  就会感到迷惑不解,对非言语线索毫无感觉。
    综上所述,社会交往的手段一般说来具有三种不同的功能,即信息沟通的功能、情绪调节功能和协调认知的功能。在人们的直接交往中,这些功能相互联系着,并决定着共同活动的效率以及人际关系等。


第三节     人际关系的建立及特性


     在人们的物质交往与精神交往过程中发生,发展和建立起来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是人际关系。它具有如下特征:在正式团体中,个体行为是调节人际关系的主要成分;在非正式团体中,情绪承担着人际关系的主要调节功能。
    在社会交往过程中,人际关系的主要成分有三种,即行为成分、情绪成分和认识成分。各种各样的人际关系都是由这三种相互联系的成分所组成。所谓行为成分即表现于外、他人所观察到的一切活动,包括活动的结果、举止、作风、表情、手势、体势以及言语等;所谓情绪成分主要指情绪的状态(正性还是负性),各种状态间的冲突,以及对他人的评价的态度等;认识成分包括对他人认识和自我意识等有关心理过程。人际之间的相互了解在相互交往过程中具有等同性特点。例如,你若对我的评价很高,自然我对你的态度也较好,彼此间有一种认识上、情绪上、行为上相互呼应的特点,即为等同性。
一、建立人际关系的影响因素
    入际关系在交往过程中产生和发展。交往是信息和对象的相互作用,并伴随着情绪状态的交流,在这种相互作用过程中体现和形成人际关系,满足人的心理需要。在人际关系的建立过程中,主要影响因素有两个,即社会认知和自我认知两个方面。
    1.社会认知
      社会认知是指主体对社会环境中有关个人或团体特性的知觉,是个体判断与推测他人的心理状态、动机或意向的过程,包括对他人的表情、个性和人际关系的认知。社会认知是人的社会行为的基础,不仅表现出个体对他人的认知态度,而且也影响人们相互间交往的进程。
     人际交往过程也就是一个对人认知的过程。这个过程与对物的知觉过程有极大的不同。如我们看到_张桌子或一幢楼房时,我们知觉的只是它们的形状、大小、颜色,而不去猜测它们的“主观状态”  ,它们也不会作出某些反应来证实我们的印象。然而,对火的认知要复杂得多,除了知觉交往对象的外表特征(高低、胖瘦、黑白、强弱、美丑),更重要的是还要对他的内在特征(性格、情绪、能力、思想、态度、意愿)进行认识。于是,我们就要从对象的相貌、表情、体态上猜测他的性格与情绪,从他的行动中推断其思想动机。与此同时,知觉者也是个被知觉对象;被知觉对象同样是个活生生的人,他同样也是个知觉者,他会从人们对他的态度中作出相应反应,他明白自己是受欢迎还是受排斥。是被接纳还是被拒绝。这种相互作用的结果又会“证实”我们对他的主观印象。
    人际关系的建立是以社会认知的结果为基础的。例如,当两个陌生人相遇时,他们相互间会观察对方的行为举止、衣着打扮,以及其他外显行为,并在此基础上对对方作出一个初步的评价。
    要想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必须先有正确的社会认知。在短时间内根据有限的资料来对一个人作出某种判断往往会产生很大的偏差6社会认知的偏差对人际关系有严重影响。最明显的一个认知偏差就是“晕轮效应”。
 “晕轮效应”是指在社会认知过程中对某一个体所形成的某一知觉印象被扩展到对此个体的全面知觉中,从而影响到对他的正确判断。早在二十年代,著名心理学家桑戴克就提出了“晕轮效应”,这一概念。他认为,在对人的知觉时,判断者常从好或坏的局部印象出发,经扩散而得出全好或全坏的整体印象;就象晕轮或月晕一样,是从一个中心点逐渐向外扩散成越来越大的圆环,所以称“晕轮效应”。
    社会心理学家们借助这一现象说明人际交往中,在人身上表现出的某一方面特性掩盖了其他特性,使人的本来面目模糊起来,甚至假相掩盖了真相。在现实生活中,盲目崇拜就是一种“晕轮效应”行为;有的领导看到一些青年的个别缺点。或对他们的衣着打扮、生活习惯看不顺眼,于是就会把他们看得一无是处;这些现象都是“晕轮效应”的具体表现。
    “晕轮效应”具有以下几个特性:
    (l) 遮掩性。晕轮效应的产生往往在于对某个人了解不深入,停留在感、知觉阶段,因此容易受感觉的表面性、局部性和知觉的选择性的影响,从而对某人的认知仅仅专注于一些外在特征上,妨碍了对其全面的了解。这样就容易产生以局部代替整体,以外在形式掩盖内部实质的认知结论。在日常生活中,由于对一个人印象好而忽略其缺点。或由于印象欠佳而忽视其优点的例子非常常见。
    (2)定势性。晕轮效应的定势性表现为一个人已有酶态度不但会直接影响到对他人的认识和评价,而且还会持续很长一段时间。定势性表现了晕轮效应的时间特性。例如,在人们之间的初次接触中,从对方的身态仪表等方面获得的总体印象,往往成为日后交往的依据。再比如,。因为老画家的名气大,所以不管他画些什么,即便是信手涂鸦,也会被某些人奉为至宝。
    (3)弥散性。弥散性是指对一个人所形成的态度,会波及、扩散到与此人有关的其他事物上,它表现了晕轮效应的.作用范围的特性。例如,成语“爱屋及乌”的意思就是弥散性的体现。晕轮效应的上述特性,给人们的社会认知带来了消极影响,这就是以偏概全:
    第一,有时只抓住事物的个别特征,就认为是本质特征,就按习惯由个别推及一般,由部分推及整体
    第二,把有些个别品质与外貌特征之间硬性地联系在一起,一断言有这种特征就必有另二特征,以至造成逻辑错误。一如相貌堂堂正正就必定是正人君子;身体弱不禁风,则性格柔弱不刚强;脸色阴沉,。必定心怀鬼胎;性格开朗,一定没有烦恼等等。得出以上结论恐怕都是片面的、形而上学的,失真的。
     第三,说好就全部肯定,说坏就整体否定的 绝 对化方法,也是受主观偏见所支配的。
    《韩非子· 说难篇 》_中讲过一个故事,就是以偏概全的问题。战国时期卫国卫灵公非常宠幸弄臣弥子瑕。一次,弥子瑕的母亲病了,他连夜偷乘卫灵公的专车赶回家去。按照卫国法律,偷乘国君乘车要处以刖刑(把脚砍掉)。但是卫灵公却认为弥予瑕孝顺母亲之心是值得夸奖的。刑罚就免除了。又一次弥子瑕与卫灵公同游桃园,他摘了个桃子吃,觉得很甜,就把咬过的桃子献给卫灵公,卫灵公又夸他爱君之心。后来弥子瑕年老色衰失宠了。卫灵公由不喜欢他的外貌,进而不喜欢他的品质了。就连以前夸奖过他的两件事,此时也成了弥子瑕的“欺君之罪”,不再是孝心可嘉、爱君可许了,而是私乘龙辇、残桃辱君的罪状了。
    要想克服以偏概全,避免晕轮效应的作用,应注意以下几条原则:
    第一,注意纠正“投射倾向”。投射倾向是指把自己的某些心理特点加给对方的现象。在快乐者的眼中,别人也是快乐的;在悲戚者的眼中,别人也该是悲伤的。投射倾向具有两面性,既有在一定程度上认识到对方的性格、能力的客观性,又有掺杂着认知者本人自我意识与性格的主观性。个体在对他人的认知中包含着自我认知。所以应注意纠正“投射倾向”,以避免受晕轮效应的影响。
    第二,客观地对待“第一印象”。两个索不相识的人,初次见面后所形成的直观感觉在心理学上称为“第一印象”。因为它有先入为主的特点,因而往往比较深刻,引人注意。如果第一印象好,、就会为以后的交往打下良好。的基础。但是,初次接触所提供的信息不仅十分有限,而且往往是比较外在的,有的还具有一定的虚假性。问题的严重性又恰恰在于:一般说来,先得到的信息总是影响着对以后的信息的解释方式,第一印象一旦形成,以后的信息常被筛选后用以补充和解释第一印象,这就特别容易产生晕轮效应。心理学的许多研究都已证明:形成一种看法很容易,但要改变一种看法却是件十分难的事。这种现象显然对人际关系的深入发展是不利的。因为我们认识、了解一个人不是通过一次、两次交往所能完成的。而第一印象又容易限制我们对人的进一步了解。有些人可能给人的第一印象不太好,但是进一步交往之后,感觉则会大不一样。在这里我要讲个孔子的故事。孔子有个学生叫子羽,子羽第一次拜见孔子时,孔子见他其貌不扬,便对他的印象也不好,觉得长相这么丑的人会有什么才气呢?所以对他态度很冷淡,不愿尽心教授他。子羽感到失望,便只好退而自学。以后他刻苦自励,终有所成。孔子知道这件事后发出了“以貌取人,失之子羽”的感叹。
      应该说,孔子对于怎样知人是有一套见解的,可自已遇到实际问题时,却忘了知人应掌握的客观标准。其实他也清楚,人的长相是天生的,很难改变的,而道德品质是靠修养而成的。当时有个名叫阳虎的人相貌与孔子酷似,人格却为孔子所鄙视。生活中“目太舜而性项羽,心阳虎而貌仲尼”的大有人在。如果以貌取人怎能区分他们之间的本质差别呢?孔子毕竟很快醒悟到这点,并为后人留下了这条遗训。
     尽管有些人给人的第一印象十分好,而随着交往的深入,对其他品性了解的增多,可使第一印象淡漠下去。古人云: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人际交往、择友,不是以漂亮的相貌为依据的,而是以性格、情趣等内在品质为准则的。因此,在思想上要客观、冷静地对待 “第一印象”,这对避免晕轮效应是非常重要的。
     第三 ,注意“刻板印象”对社会认知的影响。刻板印象就是所谓类化作用,按照预想的类型将人分为不同的种类;然后根据对每一类人的固定看法来判断其人格。于是,我们在对人知觉中就往往先把某人归为某类,  随后又把属于这类成员所共有的典型特征归属到他身上,并以此为根据去知觉和判断他。这实际上是一种对人的“角色期待”。
    社会刻板印象普遍存在子火们的意识之中。这种知觉模式并非先天就有,而是传统文化的“遗传”,是我们所受的教育和风尚灌输的结果。刻板印象在文艺作品及影视媒介中得到充分的体现,并在不断地注入人的意识,强化人已有盼概念。在影视中英雄都是浓眉大眼,一身正气;小人则显出一付奸相;文人露出特有的风骚;武士则刚直不阿;知识分子戴眼镜等。在国籍上也存在比较明显的刻板印象,对不同国家的人,即使没有直接接触过,但也会形成一套固定的看法:比如美国人不拘小节,实利主义、讲民主;英国人保守,爱传统;犹太人善经商、贪婪且吝啬;日本人精明、勤奋等。苏联社会心理学家鲍达列夫曾经进行过一项实验,向两组大学生出示一张同一个人的照片,事先告诉A组学生说:这是个屡教不改的罪犯;告诉B组学生说:这是位卓越的学者。然后要求学生口头描述这个人的形象。 A组学生描述道:深陷的双眼目露凶光,外翘的下巴显示出干罪恶勾当的蛮横决心。 B组学生则描述道:深陷的眼腈,瀛露出深遂和睿智的思想,向外翘出的下巴,显示了他探求真理的顽强意志力。由这个实验我们可以想见把同一个人划为不问的类属或团体,就对他的容貌知觉贴上了偏见的标签。
    刻板印象是对人、对团体的最初步、最简单的认识,它虽有利于对某。一个人、某一群人作出概括性的反映虽,但也容易成为一种先入为主的观念,产生偏见,阻碍人与人之间正常的认识和交往。刻板印象也是社会认知中的一个“误区”,应注意在人际交往过程中,不断地 修 正由于刻板印象所造成的认知偏差,正确、 深入地去认识 一 个人的本质。 
      上述的几个方面的问题经常表现在社会认知的过程中,如果不加以注意和纠正,它将影响到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建立。
    2.自我认知
      自我认知是指在人际交往过程中自己对自己身心状况的认识和评价,涉及个人的生理状况(如身高、体重、形态、生理缺陷等)、心理特征(如能力、兴趣、性格、气质等)。政治态度、经济状况、文化程度以及自己与他人的关系等方面。每个人所表现的行为都与当时他自己认为 “我属于一个什么样的人” 这一自我观念有关,也就是说,他的行为表现是与其所认定的自我身分相适宜的。  在建立人际关系时,一个体总要以自我认知为出发点,与他人进行联络和沟通。所以,任何人际关系的建立和发展都离不开关系双方的自我认知,人际互动的过程就是关系双方进行自我认知和相互认知的过程。
     自我认知与社会认知有密切的联系,就拿表象来说,“对自己表象的丰富程度,决定着对别人的表象的。丰富程度”,“对别人认识得越全面,对自己的表象也就越全面”。所以马克思在提出这个问题时曾指出:“人起初是以别人来反映自己的。名叫彼得的人把自己当作人,只是由于他把名叫保罗的人看作是和自己相同的一类。”
     自我认知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它的形成有赖予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例如,人们可以在镜子里看到自己的面容、身材、体态和表情。为自己韵风度翩翩而感到高兴,为自己的某些缺陷而感到痛苦。人们可以听到自己的话语和歌声,可能会因为自己言语迟钝而沉默寡言,因自己“五音不全”一而拒绝登台表演,也可能因目己说起话来娓娓动听总是侃侃而谈。在填表格时,人们会很快在“爱好与特长”栏下填上擅长打字、绘画、书法、酷爱诗歌、艺术、精通外语等字样,这是每个人根据以往的经验的积累对自己所作的判断。同样,人一们总是根据自己能过目成诵而认为自己的记忆力非凡,根据周围人都与自己交好而认为自己富有魅力。如此种种都属于通过自我评价所形成的自我认识。这种认识带有主观性。人们在社会交往中之所以对轻视自己的人回避疏远,对重视自己的人主动接近,也在于这种自我认识上的主观性,在于人们曾经将他人的判断内化为自己的判断,并使自我认识脱离了他人评价而起作用的结果。   
    人的自我认知并不是封闭的,它还必须依赖其他人对自己的认识与评价。一个人在同周围人的接触中总是要注意他们对自己的态度,推测在他人心目中关于自己的姿态、行为方式、人格等方面的评价。一般说来,他人的评价通常反映出某种社会角色要求、社会价值观或道德观。例如,损人利已、骄傲自大、虐待老人等行为通常为别人所否定;认真努力、助人为乐、谦虚谨慎等品质为社会所肯定,这些行为往往成为人们主观评价的正、反两方面的依据:所以说自我认知是社会认知的反映。 
    人的自我认知或自我评价会引起自我的正的或负牲的情绪体验,产生自尊感或自卑感,从而影响到人际交往。正如心理学家柯里指出的那样:“在人们的心理生活中,自尊或自卑的自我评价意识有很大的作用。人们经常会把自己看作是有价值的、令人喜欢的、能干的、优越的人。如果一个人看不到自己的价值,只看到自己韵不足,就会丧失信心,产生厌恶自己并否定自己的自卑感,这样的人就会丧失朝气缺乏工作和生活的积极性。”“如果一个人只看到自己比别人优越,别人都比不上自己,就会产生盲目乐观情绪,自我欣赏,自以为是,因商也就不能处理好,人际关系,调动主客观双方的积极性,而且还会遇到社会挫折,产生苦闷”。所以,只有正确地认识自我,才能更好地使自己的行为适应社会环境。
    对于建立人际关系的影响因素来说,社会认知决定了个体对外界(人与物)=的反映倾向;自我认知则决定了个体行为的基本形态及生活的态度。
   二、人际关系建立的条件
    为什么在社会生活中我们容易与一些人建立密切的人际关系,而和另一些人则不能?对于建立人际关系的条件,心理学研究总结出了一些因素,大体上能回答我们所提出的问题。
   1.人际吸引的基本原则  
    (I)强化原则:在学习理论中有一项重要的原则就是强化。强化分两种,对子人的某一行为给予肯定、鼓励、赞扬,使这个行为得以巩固和保持,称为正强化;与正强化相对的是负强化,指对于人的行为给予否定、批评和惩罚,从而使之减弱或消退。 
    许多研究表明,人们喜欢能够给予他们行为,正强化的人。社会赞许是一类很重要的正强化,个体很容易与对其进行社会赞许的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19 65年心理学家林德(LIAnder)曾做过一项研究,在研究中他让一名助手装做被试和另一名被试一起完成一项任务。在一种情况里,助手对那名被试进行社会赞许,诸如对被试说他很喜欢与被试者在一起工作,夸赞被试如何有能力,做的工作如何好等等。在男一组里,一助手对另一名被试不断地进行批评,指责他的工作很差劲等。实验结束后,被试要向主试说明他对实验伙伴(即实验助手)喜欢的程度,结果正如预计的一样,受到社会赞许的被试更喜欢他的伙伴,而另一组的被试表示不喜欢,甚至厌恶他的实验伙伴。
    林德的研究表明,在社会互动的过程中,正强化有助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2)联结原则:这个原则是指人际关系的建立受到正性或负性情绪的影响。一般而言,人们喜欢那些与美好经验联结在一起的人,而厌恶那些与不愉快的经验联结在一起的人。汉弥尔敦(Harailtoa)和梅(May)在1980年做过一项研究以证明这个原则。在研究中,他们对愉快和不愉快的背景音乐对人际关系的影响作了探索。首先他们确定哪一种是女大学生所最喜欢的音乐(如摇滚乐)和最不喜欢的音乐(如宗教音乐),然后让女大学生在听音乐的同时来评价陌生男性的照片。实验十分清楚,当陌生男性的照片与女大学生不喜欢的音乐联结在一起的时候,所得到的评价最糟糕,若与愉快的音乐联结的时候,所得到的评价则最好。从这项研究我们得到了一个概念:对某个人喜欢与否,受到与其人任意联结在一起的事物的条件化情绪反应的影响。俗话说“佛要金装,人要衣装”,如果人打扮得漂亮一些,穿戴得整齐一些,容易被周围的人接纳。当然,仅从衣帽取人是不对的。
    这种联结的原则是十分重要的。再举一个研究为例,1979年肯里克(Kenrick)曾进行过一个实验,他让几名被试处于一个伤害性大、无法预测、忽然爆发出巨大声响的情境里,虽然被试时而被巨大声响吓一跳,由此十分痛恨这种不愉快的体验,但被试彼此之间喜欢的程度却有增无减,并没有受到那种不愉快情绪体验的影响。这这是另一类型的联结,即不愉快体验的联结。被试相互之间的喜欢程度只所以没有受到破坏,原因在于这种不愉快的情绪体验是共同经受的。有时,共同的不幸经历能产生团结一致的意识,这种意识也是形成友谊的基础。
    在记住了上述一般原则之后,我们要对影响人际关系建立的某些决定性因素进行探讨。  
  2.人际吸引的因素
    (1)个人特质 
    究竟是什么因素使你特别喜欢某一个人?这个问题并无固定的答案。有些人可能喜欢具有同情心的朋友,有些人则重视智力。文化背景的差异更使得这个问题的答案复杂不一。例如,在有些国家里,身材苗条为女性之美,而在另一
些国家,体态丰满,甚至肥胖的女性才具有吸引力。心理学工作者一直潜心于找出某些普遍性的、与“喜欢”相联结的个人特质。
    根据1973年季克·鲁宾(zick Rubin)所提出的观点,喜欢的主要成分为感情和尊敬。感情成分由别人对待我们的方式而获得,并被知觉为情感上的温暖及亲近,尊敬乃是对个人良好的特质和能力的钦佩。温暖和能力这二者一直是心理学家研究的主题。
    A.个人的温暖
    温暖是一种个体主观上的情绪体验。它是影响第一印象形成的主要因素。是什么因素使某些人让人感到温暖,而有些人则令人觉得冷淡呢?心理学家弗克斯‘(Folkes)及其同事在1977年曾就此做了一系列的研究,结果表明:当人们喜欢某些事物或人,称颂或赞同他们时,就会表现得较温暖。换句话说,当人们对他人或事有正强化的态度时,便表现出温暖。相对地,当人们不喜欢某些事物或人,轻视他们,批评他们时则表现出冷淡的态度。表现得较温暖的人比较受人喜爱。
    B.能力
    能力是一种个性心理特征,指那些与活动的要求相符合,并影响活动效果的本领。一般而言,人们比较喜欢具有社交技巧、智慧及能力的人。至于哪一种特殊能力最重要则要视人们与该个体的人际关系的本质而定:人们可能为健谈的人,或某一方面的技师、或博学的学者……等所吸引。与有能力的人在一起比与愚钝者在一起的获益多,这就是人们为什么与有能力的人关系好的原因。所谓“近智者慧”,就是这种因素的具体体现。
    有能力者能令人喜欢这一原则有一个有趣的例外,那就是如果有人过于“完美”反而会让别人不舒服。美国心理学家阿诺森(Anorson)、威勒曼.(Willermaa)和弗洛德在l966年做过的一项实验证实了这种结论。在实验中他们安排了四组情景:

      第一组情景是让被试听一名竞赛者的答案录音,这名竞赛者答对了所有的题目;

     第二组情景也是听录音,但竞赛者答题能力一般,没有全部答对问题;

      第三组情景是让答对了全部题目的竞赛者在最后时不小心碰翻了咖啡;

     第四组情景让没有全部答对问题的竞赛者在最后时也碰翻了咖啡。

     实验的结果表明了“能力使人喜欢”的一般效果: 表现优秀的竞赛者比表现一般的竞赛者受人喜欢;  然而,当优秀的竞赛者犯了一点小小的疏忽或失态时,比他毫无瑕疵时更受欢迎。显然,碰翻了咖啡使聪明、优秀的竞赛者更为“人性化”,因而也使他更受欢迎。相对地,这种失误对于表现一般的竞赛者来说,只会降低别人对他的评价;当他碰翻咖啡时更不受欢迎。
    c.外表吸引力
    对于一个人,我们注意到的第一件事是外表。在其他条件相等的情况下,外表较有吸引力的人更受喜爱,受人喜欢的程度与外表吸引力关系密切,有成正比的趋势。不论是男性还是女性,若被认为具有吸引力,则都比较受欢迎。
    外表之所以有如此强烈的影响,其主要原因就是“晕轮效应”,具体地说,就是漂亮的“弥散性”。人们往往在认识上具有这样的定势,即外表具有吸弓f力的人同时也具有其他良好的特质,比如漂亮的人能让人感到温暖或快乐等;另外,无论有意识地还是无意识地,人们总认为让别人看到自己和特别吸引人的朋友在一起时,有助于提高自我的形象。事实上,有许多研究已经证明,不论男性或女性,当他们身旁伴随着一位吸引人的朋友时,别人通常也给他们以较好的评价。
    (2)相似性
    人际吸射的另一项因素是相似性。恰如“人以群分”一般,人们倾向于喜欢那些态度、价值观,兴趣、背景及人格与其相似的人。
    相似性在人际吸引里之所以重要是因为:第_,它具有正强化的作用:相似性程度大的人们容易在观点上达成一致,相互支持和理解,相互赞许;第二,它有使个体的认知达到平衡的作用:个体对维持他对人与事的态度协调和一致性具有强烈的欲望,喜欢某个人,便希望他在某些问题上与自己态度一致,否则将导致心理上的不愉快。
    (3)熟悉性
    熟悉培养了喜欢,这种效果在人际吸引里是一种很普遍的现象。某个人只要经常出现在你的眼前,就能增加你对他喜欢的程度。俗话讲“习惯成自然”和“情人眼里出西施”就是这种现象。
    为什么熟悉能增加喜欢的程度呢?毫无疑问_,重复呈现能增加我们对某人的再认,而这可能是我们开始喜欢他的第一步。当人们相互变得越熟悉时,他们的行为也越容易预测,相互了解和理解也得以逐步地加深。
    (4)接近性
    空间上接近的人们(例如,邻居之间,同一宿舍的同学,  在办公室里办公桌挨着的同事等)相互间容易熟悉起
来,这对人际关系的建立具有积极的作用。这是因为: 

      第一,  接近通常能增加熟悉性。  我们可以经常见到隔壁的邻居,而不常见到相隔较远的邻居,这种重复出现能自然地增加近邻彼此间的喜欢。

      第二,接近性通常与相似性有关系,尤其是邻居之间,在住房等生活条件方面都比较相似,因而较容易发展出共同的兴趣、观念。

      第三,空间上的接近性与关系的紧密程度有关,常言道“远亲不如近邻”。一般地,距离越近,关系越密切,远距离的人际关系的保持更多地需要时间、金钱。,举例来说,当好朋友要搬走时,相互间常发誓要经常保持联系,但时间一长,这种联系也就是保持在偶尔发封信的水平上了。
    研究结果已经证明,相似性、熟悉性和接近性在人际吸引过程中都起着重要的作用,它们与个人特质综合在一起,是建立人际关系的决定因素。
      三、人际关系对行为的影响 
      人际关系建立的目的在于满足个人的种种动机,因此人们不只是单纯地与他人交往,同时也企图透过彼此的交互作用来影响对方的态度,改变对方的行为以符合自己的愿望。例如,管理人员与职工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其目的是提高职工的工作热情,完成组织目标。
    人际关系的性质不同、对行为的影响也不同。其具体表现如下:   
    1.长期与短期的人际关系
    人与人之间的交互关系依其时间的长短,可分为长期的、短期的两种。前者如父母与子女的关系,后者如售货员与顾客的关系。
    在长期的人际关系中,人们相互间的影响作用,出自彼此的依赖关系,处于你需要我,我也不能没有你的状态中,因此影响的效果较为深入持久。短期人际关系中的影响作用,则多来源于外在因素,因此只改变表面行为,而不易影响其基本的态度。
  2·力量的大小 
  人际关系是互相依赖的,但其依赖的程度不同,若甲能满足乙的需要的程度,大于乙能满足甲的程度,那么甲对乙则具有较大的影响力。例如,子女在小时候多依赖父母来满足其生理与心理上的需要,所以父母对子女的影响力较大。
    3.社会角色
    个体在社会上所扮演的角色,大大地决定了谁更具有较大的影响作用。例如,老师影响学生,上级影响下级,一般都被认为是适宜而合理的。
    4.个人与非个人的关系  
    人际间的交互作用是以个人关系为中心,还是以非个人(事物)关系为中心,对于.彼此的影响程度是不同的。例如,以工作为中心的人际关系是就事论事,直截了当;一旦牵涉进个人关系,事情就比较复杂。如果个人能具有内在的影响力,让人信服,列有时候可以使事情转为顺利。例如,任职“避让制”(例如,同一家族的亲属不要在同一单位工作)的目的就是要避免这种人际关系的影响作用。


第四节人际关系的理论基础


    本节主要介绍西方社会心理学流行的人际关系理论,便供读者参考。
一、相等理论
    以最少投入的代价来换取最大的报酬是一般人所追求的行为原则,人与人之间相互吸引的道理也在于此。两个人之间关系的建立,要看当事者觉得这个关系的维持是否对双方都有益处来决定。如果双方感到关系的存在使彼此都可以获得好处,那么这种关系的存在就会使双方都得到一种心理上的满足,从而得以继续;否则,这种人际关系就会中止。
  这种理论也称为社会交换论,目前已得到了许多研究的证明。例如,1982年葛林柏格和苛享(Green.berg&Cohen)的实验证明,当人际关系不平等时,个体便感到压抑;有趣的是,不只是得利较少(被占便宜)的人感到压抑,得利较多的人也有同样的感觉。
    这种理论有助予我们了解不同类型的人际关系,从同事间的关系到与人的一生密切相关的婚姻关系。大多数人承认平等交换原则影响一些较随意、不正式的关系,但可能不赞
同交换因素也支配我们最亲密的人际关系,季克·鲁宾曾指出:“将人视为‘商品’而将社会关系视为一种‘交易’必然使许多读者感到惊惶不安。社会交换论主张人类彼此间的关系最初而且主要以自利为基础;依此论点,它似乎将人类的友情描绘成纯粹因为某人能从另一个人身上获得某些利益而驱使他去形成此种关系……” 这似乎是对人的本质的一种歪曲。但是季克·鲁宾接着指出:  “虽然我们都愿意去相信其他的说法,但仍必须面对这个事实,那就是:我们对别人的态度确实有很大的一部分决定于他能够给予我们多少报酬(回报)”。
二、社会需要理论
    这个理论是1 974年由心理学家魏斯(R0bert weiss)提出来的。魏斯分析了人类的亲和需要,.提出了六条基本的“社会关系律”,即:
    1.依附需要:这是由最亲密的人际关系所提供的安全感和舒适感。在人的一生发展中,儿童期从父母那里满足这种需要,  长大以后,  从配偶或很密切的朋友处满足这种需要。
    2.社会整合需要:这是渴望与他人共同分享相同的兴趣及态度的需要。以满足这种需要而建立的人际关系使我们易与他人交往,并产生对团体的归属感。
    3.价值保证的需要;这是希望获得他人的支持以提供给个体自我有能力、有价值的感觉的需要,也就是从他人处得到支持提高自信心的需要。
    4.可靠同盟的需要:个体对在寻找帮助的时候必定有人伸出援手的需要。每个人都会希望在处理困难问题时不是一孤身一人,至少有个同伴来分担自己的困苦。
    5.寻求指导的需要:每个人都在不断地学习生活,以丰富自己的经验体系。因此,每个人都有请求他人在某一方面予以指导的需要。 
    6.关心他人的需要:在关心、照顾他人的时候,个体本身也体验到一种被重视、被需要的感觉。这种感觉就是照顾他人的需要。
    对于这些社会需要的分析表明:

     第一,与他人交往所获.得的回报不只一种,而是多样化的;。

     第二,没有任何一种单独的人际关系能满足我们所有的社会需要。

     例如,与他人相亲相爱的关系可能提供给我们依附感,但无法满足我们对某一团体的归属感;邻居也许请我们帮她照顾一下孩子,但她不能象一位知己似的全神贯注地倾听我们的谈话。一个多采多姿、健全的社会生活需有很完整的人际关系网络,才能满足所有的社会需要;与他人的人际关系无法满足必须的社会需要时,个体便会感受到寂寞的痛苦。
三、互动理论
     互动理论主要的研究重点在于人与人之间交互影响、交互作用的过程,也就是说,它的基本研究单位是互动中的个人,丽不是个人的人格,也不是社会结构。社会是由一群互动的个人所组成,个人的互动行为不断地在修改和调整,所以社会因此而不断地发生变化。
    个人的互动过程是这样的:开始时个体的观点与团体的观点有所差距,当得知团体的观点后,个体就会将自l己的态度加以修正以符合团体的观点,‘互动过程就是这种不断地修正和改变的过程。简而言之,个人影响社会,社会也影响个人;个人创造社会,社会更创造个人,这二者是不可分的。
     以上所介绍的理论,是人际关系心理学中较有代表性的理论,分别从社会、需要、和个人的角度来考虑、研究人际关系的发展过程。有关人际关系的其他理论我们将在各章中随时加以介绍。
    因为人际关系的核心是人,是复杂的社会人,所以每一种理论都不能称完全解释了人与入之间的关系。在应用这些理论时,我们通常采取“取各家之长”的态度。如果说究竟哪一种理论最合理、完善的话,我们认为:以人为本,以满足需要为目的,能提高人的价值观的综合性理论较能适应当代社会研究的需要。随着社会的发展,有关人际关系的心理学理论也必将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


复习思考题


1.什么是“人际关系相依模型”?
2.群体可分为哪几种主要类型?各有何特点?
3.克鲁斯(Krhuss)实验是如何进行的,说明了什么问题? 
4.解释“晕轮效应”及其特性,并说明其在社会认知中的作用。
5.如何用心理实验证明人际吸引中的两条基本原则(强化原则与联结原则)?试设计两个小实验。


 

相关图片
责任编辑: weiwei0315 文章录入: weiwei0315 [评论]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简介联系我们zkyxlx@sina.comzkyxlx@163.com汇款方式网站地图常见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