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uide: 首页 >> 学习专区 >> 人际关系心理学概论 第二章 人际交往的基本原则
人际关系心理学概论 第二章 人际交往的基本原则
作者: 教务处 来源: 教务处 日期: 2012-7-11,10:38

第二章   人际交往的基本原则

    人际交往是个人或团体在社会活动中传递消息、沟通思想及交流感情的联系过程。人际关系是指在人际交往的基础上形成的个人与个人之间的好感或恶感、排斥或吸引等心理上的距离和关系。
    人是社会的产物,人际交往是人类社会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人的一切需要都是在人际交往中得到满足的。如果人际关系不顺利,就意味着需要的被剥夺,或满足需要的行为受挫折,会产生孤立无援或被社会抛弃的感觉;反之则会有良好的人际关系而得到心理上的满足。
    人际交往是有着约定俗成韵一定之规,或称之为原则的。要想成功地搞好人际关系,就需要了解,遵循和掌握这些原则。


第一节 平等原则


    平等是指人与人之间在政治、经济及其他社会交往中所处的同等的社会地位。个人或团体与他人或团体的交往中,总要有一定的付出或投入,交往的两个方面的需要和这种需要的满足程度必须是平等的,平等是建立人际关系的前提。
    人际交往作为人们的心理沟通,是主动的、相互的、有来有往的,既可输出,又有反馈,而不是单向的付出一接受的关系;也不是被动的刺激一反应的关系。心理学研究表明:人都有友爱和受人尊敬的需要,都希望得到别人的平等对待。人的这种需要,就是平等的需要。
    社会主义社会的人际关系,是社会交往的相互平等。这种平等关系是社会主义制度所要求的,是人际交往所必需的。交往必须平等,这是社会主义社会人际交往的第一原则。
一、不同的平等观
    交往必须平等,但是对平等的内涵,各说不一:哲学界认为,平等是指人们所处的同等的社会地位和享有同等的权利;宗教界认为,平等是对众生的等同视之;伦理学认为,平等是一种道德原则,即无论人的社会地位高低,都应从同一的起点上对其进行道德的评价。
    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不同的阶层、社会集团,都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和不同的前提下,提出平等的要求:中国农民提出“均贫富,等贵贱”的口号;小资产阶级主张在保存私有制的前提下,.实现财产和人身的平等权利;资产阶级为反对封建等级制,提出了“自由、平等、博爱”的口号,宣传“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无产阶级则要求消灭人剥削人的制渡,实现真正的平等。
    可以看出,以上对平等的界说和要求平等的实现的内在含义,是不同的,因此,还有必要对平等的内容作进一步的探讨。
    我们所说的平等,不是绝对意义上的平均主义,而是指在现实意义上的,根据不同个体及个体所处的社会环境,在。起点一致的基础上所能达到的相对平等。首先,平等是有条件的,包括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在人际关系中,自然条件指的是人的生理条件。这里的平等是指根据不同,的生理条件,分别对待。社会条件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等方面。在现有的条件下,不可能盲目地要求一切平等,只能根据个人的能力,多劳多得,少劳少得。第二,起点均等,就象田径比赛一样,大家都从同一起跑线出发,从这一点来讲,每个人都是平等的。
    我们所讲的平等,还是现实的。平等是符合客观实际的平等。比如,在社会分配中只能实行按劳分配的原则,而不是其它。在人际关系中,不能超越现实去讲一切平等,要认清中国的国情,不能把国外的东西拿来生搬硬套。超现实的平等,是不可能实现的。随着时代的发展,平等的内涵必然会随着时代的变化而被不断地赋予新的内容。
二、平等的内容
1.政治平等
    在人际交往中,政治平等就是指人们在政治活动中享有同等的政治权利和地位。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前提下,人人可以自由地发表政治见解,对各级领导直至国家领导人有权利提出批评,也有权利通过人民代表会议的形式对其进行任免和撤换。政治平等即指人际政治关系的正常活动有充分的保障,不受任何非法律意志的干涉和侵犯。政治平等还指公民权的平等。无论是工人、农民,还是知识分子,都是国家的主人。不管是什么民族、什么性别和什么宗教信仰,都享有同等的公民权,有选举和被选举的权利,有言论、出版、集会和结社的自由,有劳动和受教育的权利。人们的关系是协作互助的关系。
2.法律平等
    法律是对社会全体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的社会规范。但是在剥削阶级统治的社会里,剥削阶级内部的代表人物,往往凌驾于法律之上,资产阶级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只不过是虚伪的口号。只有在社会主义社会,每个成员才受到法律的真正约束,才能真正实现“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
    社会主义法律的阶级性和人民性是统一的,是广大群众共同意志和利益的最高体现,它最大限度地保护公民权益,为公民的利益服务。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社会主义法制的根本原则。法律规范反映了。人际间的现实平等,任何受到违法侵害的公民都可以借助法律维护自己的权利。在我国,无论人的地位高低,权利大小,必须遵纪守法,都要受到法律的约束。人们必须在法律容许的范围内从事活动,无论什么人,只要违法,都要受到制裁。这是对封建社会“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的传统观念的彻底否定。
3.经济平等
    在经济交往中,人际关系也必须是平等的。只有在经济领域遵循等价交换、平等竞争的原则,才能维持正常的经济秩序;如果违反这一原则,必然会引起市场的混乱。在社会的物质利益分配中采取的多劳多得,少劳少得,按劳取酬的社会主义分配原则,也是人际关系在经济交往中平等的体现。在社会主义社会,人们享受平等的劳动权利,只要付出劳动,就可以获得同等的利益分配。在社会主义国家,经济平等还体现为私人财产不受侵犯,人人都有维护私人财产的权利。
4.人格平等
    在封建社会,人有三六九等,官分七品五爵,社会地位不同,享受的权利不同。广大的劳动人民处于被奴役被驱使的境地,根本没有人格可言。社会主义社会建立了新型的人际关系,取消一切特权和不平等,人人都是社会的主人,体现在人际交往中,首先是称谓的平等,人人都以“同志”相称。其次,人们的社会地位、身份也是平等的。在人格上没有高下之分,。消灭了人身依附关系,人与人之间和谐友爱,互相尊敬,平等相处。人格平等还表现为人际间尊重他人的自尊心和感情,不干涉他人的私生活,不践踏他人的人身权利。
三、平等交往
    社会主义社会的人际交往,首先要坚持平等的原则,无论是公务还是私交,都应该平等相处,没有高低贵贱之别。
    交往必须平等,只有平等才能深交,这是人际交往的首要条件。进行平等的人际交往,可以采用不向的方式:
1.对等法
    对等法就是一一对应的方法。人际交往是以互需互酬为特征的。如果互需互酬失去平衡,只是单方面的索取或给予,这样的人际关系不可能持久。中国传统道德中的“投之以桃,报之以李”就是指对等的交往方法。 
    对等有文字的对等,书信交往一定要有来有往;有行为的对等,在这方面接受了别人的帮助,可以在他方面给别人帮助;有价值的对等,对别人付出的劳动,适当给予报酬,互送礼品时,价值相当;有感情的对等,从对方得到的感情,要给以回报,还有“地位”的对等,文化层次,工作类别,政治地位类同的人,容易在同一层次中建立人际关系;另外也指在公务活动中的地位对应交往,使对方感到没有被人忽视。
2.谈心法
  以谈心的方式处理人际关系,往往是人际沟通的良好途径。无论是兄长、朋友、上下级,只要你以诚相待,敞开心扉,一定能得到回报,获得信任和友谊。所谓“心心相印”即是谈心法所得到的效果。  
3.求同法
    当一个人处于某一团体或某一社会环境时,通过各类活动,如文艺、体育等活动,寻求与他人之间的共同爱好,共罚兴趣,是与他人相互理解,相互沟通,建立共同语言的有效途径。  
    4.交友法  
  在人际交往中,一个人无论身份地位如何,都能朋友式的平等对待交往对象,和各种类型的人交朋友,就可以有效地扩大人际交往。这样做不仅可以得到更多的朋友,也可以在同他人的接触中,不断积累人际知识和社会知识。  


  
第二节   相容原则


    相容是指人际交往中的心理相容,即指人与人之间的融
洽关系,与人相处时的容纳、包含以及宽容、忍让。交往双方如果对双方的关系感到满意,对交往伴侣喜爱以及双方有形或无形的心理上的接近即是相容关系。如果双方之间发生矛盾,感情冷淡或相互反感,存在着有形无形的冲突,他们的关系就是不相容的关系。  
    相容是历史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是与民主、平等、独立相关联的。没有民主、独立的地位,相容就无从谈起。可以说,相容是民主社会的产物。相容不仅是社会建设,学术发展所必需的,而且也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不可缺少的重要条件。  
一、相容界说
  相容与懦弱
   
    相容是指人们所具有的一种宽阔的胸怀及较强的忍耐力。它表现了一个有自信心,有坚定的意志,有远大的目标和理想,开朗、豁达的人对他人的谦让。它与懦弱和胆小.怕事是截然不同的。懦弱与胆小怕事是不敢负责,不能面对世事的一种被动的反应。相容体现了人的力量,是为了搞好团结和人际关系,减少不必要的摩擦和心理障碍的主动的忍让。心理学表明,自信心越高的人,相容度就越高。 
    相容与随波逐流
    相容也不是随波逐流。随波逐流是一种不讲原则,没有主见的表现。相容是在坚持原则的基础上,对一些小事的宽容、忍让,它是原则性与灵活性的有机结合。相容度高的人,往往是实现远大目标,担负领导责任的最佳人选。
  相容与竞争  
  现代社会是一个充满了竞争的社会。竞争强调努力进取,战胜对手。相容强调容忍他人,主动退让。这似乎是违背竞争精神的,但是,从实质上看,二者之间并不是对立的。在生产力和商品经济比较发达的社会里,人们之间交往的范围扩大,交往的内容也大量涉及到技术、经济等领域。社会变迁I铃加快,价值观的变化,新技术的不断发明,经济的繁荣发展,.必然会引起各种思想的冲突。这些都要求人们有更大的相容度。如果思想保守,容不得新思想、新事物,就会落伍于时代。社会改革的速度越快竞争性越强,对人们相容度的要求也越高。所以,相容与竞争是不矛盾的。
   相容与协调一致  
  相容与协调一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它们都在交往的基础上产生,是人际交往的结果。但二者是有区别的。交往双方的心理相容是与交往需求的满足相关联的,它只影响交往双方的相互关系。而在共同活动中的协调一致,是与各类工作行为及社会活动有关的,是由对共同活动目标的一致追求:而产生的,它对工作效率和社会活动的成功与否产生直接影响。
二、相容的因素
    心理相容的第一个因素是人际吸引。人际吸引就是指个人主观体验到的交往双方在空间及时间上直接或间接的相互依存关系。相互吸引意味着交往双方的相互呼应,相互联系并引起双方实际行为和心理在现实及想象中的接近。
    人际吸引的因素很多,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①相近因素。相近是指人们在生活、工作和空间距离上的邻近性。心理学研究表明,邻近的人较容易成为朋友。在人际关系初期,空间距离的接近往往起着重要作用,邻近可以促进人与人的相互熟悉,为人际关系的建立提供了实现的可能性,使人们更易于发现彼此的共同点而相互吸引,导致亲密关系的建立。

      ②态度和价值观的相似性因素。态度与价值观是最重要一的相似性因素。包括双方的共同的爱好、观点,共同的理想信念,共同的人生价值观以及对事物的共同的看法和反映方式,都会在人们之间形成强大的吸引力,即所谓“同声相应,同气相投”。

      ③社会经历、社会地位的相似性因素,包括籍贯,所受的教育,生活环境,在社会群体中所扮演的角色,经济状况,身份地位等。相似的社会经历会使人对事物有相同或相近的感受,容易相互理解,相互赞赏,结成良好的人际关系。相同的社会地位会使人具有相同或相近的思想感情和行为模式,有着共同的社会利益和相近的生活方式。在交往中往往产生“自己人”的感觉。这种社会经历,社会地位的相似性对人际吸引的促进作用被社会心理学家称为“自己人效应”。

      ④个性特征相似性因素。包括性格、脾气、年龄、相貌等。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们在友谊、婚姻、甚至简单的喜欢与不喜欢之中,都强烈地倾向于喜欢那些租他们相似的人。个性特征相似的人,不仅易于获得相互支持,有共同语言,而且易于理解对方的行为反应,因此存在着较强的吸引力。

      ⑤需求互补因素。从心理学来讲,人的任何行为都是为了寻求某种需要的满足。寻求需要的满足也是人们进行社会交往,建立人际关系所追求的目标。需要的互补是将人们联系在一起的最强有力的纽带。具有不同气质、能力性格和人际行为模式的人之间往往具有相互吸引的倾向。在人际行为中,支配型人格的人往往乐于和被动型.(依赖型)人格的人交往并结成融洽的人际关系。在同事与同学的交往中,具有不同能力特长的人之间往往易于相互吸引 以便从对方那里补偿自己的不足。  
      心理相容的第二个因素是喜爱。人们对他人的评价总是带着情感进行的,评价本身又引起一种情感——肯定的或否定的。如果肯定的情感得到强化,就会产生人际吸引 吸引的结果就是喜爱。喜爱指在情绪与情感方面,一个人对另一个人有肯定的认知评价,并有某种使之愉悦的情感与此相联,从而表现为人际情感上的相互接纳和接触上的频繁与接近。    
      喜爱可以是单方面的,被喜爱的一方并不对另一方产生同样的情感。如知名人士、电影明星、体坛名将与他们  的崇拜者。喜爱也可以是多方面的, 一个人可以同  时喜爱许多人。喜爱还可以是双方的,指二人间的互爱,即甲喜欢乙,乙也喜欢甲。    
      爱是心理相容的最高表现,它是以忘我为特征的。随着 喜爱情感的加强, 忘我的程度也逐渐加深。比如一般的朋友 可以作出一定的奉献,但它是以不损害自己的根本利益为前提的。而爱则不以此为前提条件。爱情是人际吸引的最高境界。她是异性之间建立于生理、心理和社会伦理基础上的持久而深切的情感和体验。 人为了爱情可以达到忘我的程度,可以奉献一切直至生命。
    心理相容的第三个因素是理解。理解是对他人内心世界的认知,了解和体谅。孟子说:  “人之相识,贵在相知;人之相知,贵在知心” 。理解是人际交往的需要。它要求人们在对他人的思想、 行为、性格 、品德认知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对方的内心世界,体察对方的心思,设身处地地为对方着想,从而产生关怀、同情谅解、友谊等行为方式。
   人们在交往中相互传递信息时形式多样且复杂,而人们的内心活动又受复杂的外界影响,使动机、行为、结果常常处于矛盾的状态。在这种情况下,建立和发展人际关系,相互问的信任和理解就显得格外重要。人们只有相互理解,才能至诚至信,肝胆相照,不分彼此,契契于心。如果缺乏理解,就会出现冷淡、对抗、甚至冲突的局面。   
    心理相容的第四个因素是求同存异。求同存异就是寻求共同点(如目的、希望、需求等),保留相互间的差异。在社会生活中,人们的生活环境不同,社会经历不同,性格不同,因此,然必会有思想、 爱好、处理问题方式的不同,这就是人际间的差异。们人往往容易与思想观点,情趣爱好相同或相似的人建立人际关系,与同自己差异较大的人相疏远,这就是心理学上的趋同离异规律。但是,现代生活中人际交往的需求不断扩大,决定了人不能只同相互喜爱的人交往,还必须建立广泛的人际关系。因而求同存异就成为心理相容的重要因素。
三、心理相容的途径
  1.缩短心理距离   
      空间距离的大小,对人际交往有很大的影响。一般来说,交往的频率与距离的远近成正比。生活空间的接近,使人们易于熟悉和了解,从而由相互吸引而产生交往的动机。如果空间距离较远,人们就会因联系不便而疏远,这就需要克服以上因素给交往带来的不便。现代通讯的发展使人与人一之间的联系变得更容易了,人们可以充分利用现代的通讯手段如电报、电话、信件来缩短人们之间的实际距离,使交往的双方从心理上感觉到实际距离的远近并不影响相互交往,从而克服这一不利因素。
  2.增加交往的频率
    交往的频率与人际关系的好坏也是成正比的。交往频率.对于产生共同的经验,共同的兴趣,增进相互问的了解和情感, 有着重要的作用。交往频率高则易于建立密切的人际关系,对于与陌生人相处,交往频率更是建立人际关系的关键所 在。因此,增加交往频率,是不断发展人际关系的方法之一。
 3.  寻找共同点  
    人们在交往中,倾向于某方面或多方面与自己相 似的人,这就是所谓“人以群分”。个体特征相似程度越高的人越容易相处,差异较大的人就难以接近。这是因为相似的人之间有共同的心理特征。另一方面,人们喜欢与自己相同的人也是一种间接的自我肯定和欣赏。相似性对人际关系的影响是广泛而深远的。因此,寻找共同点往往是建立人际关系的契机。 
    4.取长补短
    现代心理学证明:两个性格完全不同的人,由于能够相互弥补不足也可以友好右H处。一个支配型的人愿意找一个没有主见的人作伙伴;一个爱唠叨的女子也许会嫁给一个少言寡语的丈夫。人各有所长,在人际交往中要注意吸取别人的优点,弥补自己的不足,并由此而产生相互吸引 ,使双方容易接近。
    5.谦虚和宽容
    与人相交要谦逊,待人和气,  尊重他人。 如果傲慢自大,盛气凌人,。则会使他人产生逆反心理,造成不相容的人际 关系。只有平等待人,  谦和可亲,  别人才会乐手与你交往。
    做人还要宽容忍让。在人际交往中,难免会有不尽人意的地方,俗话说“宰相肚里好撑船”  。为人处世要心胸开阔,宽以待人。要体谅他人,遇事多为别人着想。即使别人犯了错误,或冒犯了自己,  也不要斤斤计较,  以免以小失大,伤害相互间的感情。只要于事业、团结有利,做出一些让步是值得的。


第三节      互利原则


    互利即交往双方的互惠互利。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离不开互助互利。这里所说的利,不局限于物质利益,它是广义的,即指“好处”。互利形态也表现为人际关系中的相互依存,通过对物质、能量、精神、情感的交换而使各自的需要得到满足。互利的交往形态,关系双方的期待与奉献基本相当。“来而不往,非理也”。只是单方面的获得好处,人际关系就不可能持久;  如果交往时双方没有益处,  甚至有害,这种人际关系就很难建立。
一、互利的根据
1.需求平衡论
      人际关系是在人际交往中形成和发展的。  而人际交往的延续有一个必要的条件,那就是交往的两个方面的需要和这种需要的满足强度必须是保持平衡的。如果其中A对B方的需要太大,相应的,对需要满足程度的期望值也必然很高。而B方对A方的需要很小,对于满足这种需要的期望值也会很低。在这种情况下,B方对A方的满足只能用他对A方的需要来衡量高低。因而他对A方的需要就会产生反感,感到与A方交往吃亏了,认为这种交往会给自己造成重大损失而停止与A方的交往。而A方由于对B方期望值很大,但交往的结果却很不理想,认为B方难以满足自己的需要,从而决定停止与B方的交往。我们可以就此得出结论:人际关系的发展要在人际关系双方需求平衡即利益均等的情况下才能进行。
    2.交往动机机制
     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动机各不相同。 有的是希望得到金钱财物而交往,有的是为了攀附名利而交往,有的是为了生活点缀而交往,或纯粹是为了交往而交往。德国社会学家齐美尔认为, 排除一切政治经济等动机,  “与他人自由平等的交往”本身就可以是一种动机。大多数人的交往动机处于较高的社会意义水平上,如结识朋友、寻求爱情、交流信息、沟通感情……  。在不同的情况下,  人们会有不同的特定需求,决定了人们不同类型的交往动机。然而,人际交往的最基本动机就在于希望能从交往对象那里得到自己需求的满足。因此,如果一方不能满足另一方的交往需求, 那么就不会有与之交往的动机产生,可以说,交往决定于互利。
3.报偿的相互性
    人际关系中的相互报偿来自于人们观察评价世界的价值观。 由于人际关系决定于个人 或团体寻求满足需要的心理状态,因此,人际关系的变化发展,也由双方之间满足需要的情况所决定。在人际交往中,必然伴随着满足需要的期 望值,只有当通过双方的相互作用所获得的报偿超过交往带来的损失时, 双方的关系才能发展。反之,若代价高于报偿,那双方的关系就很难维持。因此,相互报偿对人际关系的发展具有重大作用。
  4.现实的可能性   
    我们提倡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人际关系,提倡公而忘私的共产主义道德风尚。但是,在任何情况下,我们都不能脱离现实的社会历史条件认识问题。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人际关系为社会的经济、政治、社会历史条件所决定,人们的行为总是和功利联系在一起的,对交往双方有利,是社会主义社会人际关系的合理要求。    
二、 互利的类型
    互利有多种类型。以互利的内容来划分:
    互利有物质方面的,即纯物质利益的交换。这种形态的人际关系原则上也属于良好的人际关系,但这种人际关系缺乏情绪基础。驱动人们去交往的动力是物质利益的需求,情感与吸引不是内在的动力,而是外部象征性的礼仪和相互尊重的行为。 这种人际关系是由简单、明确、具体的、共同需要把人们联系在一起而产生的。同时,它也会随着这种共同需要的变化而变化。            
    互利也有精神方面的。除了对于温饱舒适的物质需要以外,人们还有着十分复杂、区分为各个领域、具有许多层次的精神的,社会的需要。例如,人们需要受到别人的尊重、肯定和赞扬,需要对自己的理解和信任,需要表现自己的能力和才干,需要支持和鼓励,友谊和爱情,体谅和宽容等等。这些需要是作为一个人普遍的、一般的基本要求。人的社会性越强,即人类社会越向前发展,这一点表现得就越强烈。人的精神方面的互利,是人际交往的内在动力,是人际吸引 的最根本的内涵,由于它带有强烈的感情色彩,因此,往往决定人际关系的成败。
    互利还有精神和物质相交的。即一方给另一方以精神(或物质)的好处,从另一方得到物质(或精神)的好处。
    这是由人们的不同领域、不同层次的需要所决定的。人是精神与物质的统一体,因而对精神的和物质的需求也是不可分割 的,人的精神物质需求的多样性体现了社会生活的复杂性,和人际交往由此而得到的对各种需求的满足的丰富性。
    从互利的形式来划分,  互利有四种类型:  一种是利己的,交往的双方都为自己需求的满足而满足对方的需求。如进行商业交往的双方都是为了自己取得利润而允许对方也得到利润。 第二种是利他的,即不期待他人的奖赏,不考虑个人的得失,只以给他人(集团、社会)带来利益为目的,自发地进行援助。这就是我们生活中出现的舍生取义、大义灭亲,公而忘私,甘当无名英雄等人际行为的动机所在。互利的第三种类型是互惠型。交往的双方的需求基本平衡,交往的结果,双方都得到满足。互利的第四种类型是对抗性的。也叫  做竞争。双方为了某种特定的需求而展开争夺与竞赛,竞争的结果,双方都得到或多或少的满足。
    三、互利的方法
互利有多种方法,其中主要有:
    1.互助
    互助就是交往的双方互相提供物质或精神上的帮助。人们在工作,  生活和学习中,  常常因遇到各种困难而需要帮助.帮助他人,是社会主义国家公民所应具有的美德。许多人(包括集团、国家)就是由于在对方遇到困难时相互扶助,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即所谓“生死之交,.患难与共”。互助互利,是互为条件的。互助的手段,互利是目的,在互利的基础上互相帮助,才能有巩固的人际关系。
    2.合作法
    是指交往双方为满足共同的需要而进行的相互协作。社会生活是相互依存的,很多事情靠个人的力量是不可能完成的。如某项工程,某个科研课题,甚至娱乐活动中的扑克,棋类以及精神与感情的交往,都需要二个以上的人的共同协作才能完成。
    合作有纯物质的合作,,即人在物性生产活动和人的其他物质活动中的合作。有精神方面的合作,即人们在上层建筑领域中的各种合作,也有精神与物质的交互合作,也就是精神与物质利益的互换。通过合作,才能有效地满足共同的需求。合作的结果,双方都得到物质与精神上的满足。 
    3.竞争法
    指人们为了取得某种利益,其成功与否,不仅取决于自身的努力,还依赖于竞争对手的努力。竞争表面上是以一方性利,另一方失败为结果,但实质上,参加竞争的双方都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利益(我们这里讲的竞争,不是以消灭对方为目的的竞争),只不过一方大些,另一方小些。例如,体育竞赛,使参赛的各运动队的水平都有所提高;经济的竞争,促进了科学技术的发展。竞争是人际交往与社会发展的活方所在。 
    竞争与合作是相辅相成的。首先,竞争的发生,是竞争双方通力合作的结果, 缺少一方,  竞争就不可能进行。  其次,参加竞赛的各方成员之间也必须努力合作,没有竞争各方成员之间的有效合作,竞争也不可能完成。  
4.交换法
    即交往双方通过相互赠与都获得好处。交换有物质的交换。诗经说:  “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匪报也,永以为好也”。自古以来,以物质交往作为人际交往的桥梁也已源远流长了。交换还有精神方面的。思想上的交流与启迪,对于促进和加深人际关系更具有重要的意义。


    第四节   信用原则 


    信用原则是人际关系的一个重要原则。信用即指一个人减实、不欺、遵守诺言,从而取得他人的信任。 
    信用是忠诚的外在表现。讲信用是相对于他人而言的,没有交往就无所谓信用。只有在人与人的交往中才发生信用问题。人离不开交往,交往离不开信用。
    讲信用是从道德方面对人际关系提出的要求。孔子曾说过: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所谓“一诺千金”,  “一言既出,驷马难追”的格言,  都是强调人的信用。  古人以“忠信”为作人之本, 没有信用就很难做人,更不要说有好的人际关系了。古时候有一个“千金一笑”的故事,讲的就是周幽王不讲信用,失信于天下,最后落得个国破人亡的下场,成为天下笑柄。这个古训说明了信用在人际交往中的重要作用。
一、交往离不开信用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们在交往中接受和理解信息,往往受个人经验的支配,从而形成一种心理定势。人们习惯于按经验办事,判断一个人的可靠性。可靠性高的人才可能在人、际交往中获得成功。
    “与朋友交,言而有信”。汉代张元伯与范巨卿二人友善,同游太学,离别时范巨卿约定两年后某月某日去拜会张的母亲。到了那一天,张元伯要母亲杀鸡备饭,张母说:“二年之别,千里之约,怎么会那样准时呢?”张元伯说:“范巨卿是信士啊!必不失约。”范巨卿果然千里而来,准对赴约。这个故事千古传为美谈,被誉为“鸡黍之约”。张元伯就是根据范巨卿平时的言行断定范一定会准时赴约的。
    信守诺言,在今天仍然是人际交往中必须遵守的原则。朋友之间,言必信,行必果,别人才愿意与你交往。在经济领域的人际交往中讲信用更是至关重要的因素。  
    欺人只能有一次,第二次就不会再有人相信。自食其言的人,轻则被认为靠不住,不真诚,重则被视为骗子,就会引起人们对一个人品质的怀疑。  
   讲信用,才能使人认识到一个人存在的价值,在人际交往中得到别人的承认。这就如同我国不久前开始使用的信用卡一样,没有一定的经济实力,就领不到信用卡。因此,在人际交往中,只要是约定的事情,就一定要践约,不能出尔反尔,反复无常。       
二、取信于人的方法
    1.守信用
    
    不信不立。取信于人的首要条件是守信用。相互守信,互不失约,言行一致是对做人的道德要求。如果由于某种原因,不能 实现诺言,就要在事后向对方加以解释,以免引起不必要的误会。
2.信任
    信任是守信用的前提条件,也是取信于人的方法之一。信任是对交往双方而言的,一方面是他人对自己的信任,另一方面是自己对他人的信任。信任是在与对方相互了解的基础上建立的,一个人不会对陌生人敞开心扉,也不会和自己不了解的人交往过深。
    以诚待人,是获得他人信任的途径之一。这里的诚有两层含义, 一是指诚心,即真心。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三国时的刘备,就是以他的至诚,三顾茅庐,感动 了诸葛亮,使诸葛亮把自己的毕生系于刘备的事业之中,君臣相佐,终于成就了大业。诚的第二层含义是指诚实,即实在,不相欺。两个互相欺诈的人,不可能产生信任。诚实是为人之本。为人要诚实无欺,胸怀坦荡,才能得到别人的尊重。搞好人际关系,离不开信任和真诚。
3.自重
    为人自重是保证自己守信用的方法之一。说话算数,不轻许诺言。 没有把握的事情,没有能力办到的事情,不要轻易承诺,所谓“一诺千金”就是这个道理。随便许诺,自己又没有能力实现,不仅容易引起别人的误解,失信于人,还可能贻误别人的事情。所以,一定要根据自己的能力处理事情,不轻易许诺,而一旦许下了诺言,无论如何都要实现。
    信人先信己,与人交往时要热情友好,不卑不亢,端庄丽不过于矜持,谦逊而不矫饰诈伪;不俯仰讨好位尊者,也不藐视冷落位卑者,要充分显示自己的自信心。一个有自信心的人,才可能取得别人的信赖。这是由于人们在确定一个人、一个集团是不是可以信任时,总要对对方做一个可靠性的估计, 一个可靠的人,人们给予的信任度就高;而一个可靠性差的人,人们给予的信任度就较低。自信心强的人,通常被认为是可靠的。处事果断,富有主见,精神饱满,充满自信的人就容易激发别人的交往动机,博取别人的信任,产 生使人乐子交往的魅力。       
    通过以上的论述,我们了解了人际交往的基本原则。它们是处理人际关系不可分割的儿个方面。运用和掌握以上原则,是处理好人际关系的基本条件。


    复习思考题


    1·人际交往中有哪些基本原则,试述之。
    2.人际交往基本原则的心理学理论基础是什么?试简述之。

相关图片
责任编辑: weiwei0315 文章录入: weiwei0315 [评论]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简介联系我们zkyxlx@sina.comzkyxlx@163.com汇款方式网站地图常见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