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uide: 首页 >> 学习专区 >> 人际关系心理学概论 第三章 人际关系的认知原理
人际关系心理学概论 第三章 人际关系的认知原理
作者: 教务处 来源: 教务处 日期: 2012-7-11,10:42

第三章   人际关系的认知原理


   第一节  人际关系中的认知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的人际关系中,我们主要的知觉对象就是人,当我们看到一个人时,我们首先知觉到的是他的外貌,包括他的体型、容貌、毛发、皮肤、乃至服饰等。在这一里需要特别强调的是,我们在此使用的是“知觉”这一概念。因为知觉与认知在心理学上是有很大区别的。所谓知觉,就是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在人脑中的反映,知觉是对事物的各种不同属性、各个不同部分及其相互关系的综合的反映。知觉是在感觉的基础上产生的。例如,一个苹果的颜色、气味、形状等个别属性的相互关系综合地反映在头脑中,就形成一个苹果的整体的知觉。知觉是感觉和思维之间的一个环节,仍属于认识的感性阶段。
    物体有各种属性。同理,人也具有各种属性,包括外表特征和内心特征。但我们能直接知觉到的是人的外貌、衣着、行为、表情等外部的特征,而对于人的内心特征(情绪、态度、愿望、意图等)却无法直接知觉。因此,对人知觉中,我们要从知觉对象的一些个别属性中形成一个有关他的完整印象,就需要一个远比对物知觉复杂得多的心理过程。对于人的内心特征虽无法直接知觉,但是,可以在知觉的基础上逐步认知。
    他人通常是用某种打扮,用某种声音,以及用一定的姿态进行某种行为而出现在我们面前。我们最初的认识是通过五官接受了该人的形态、色彩、动作、声音等特性,这个过程只能称作知觉的过程。但是对人的认知就是首先从这类知觉开始的。
    人在发育的最初阶段就能把人类对象从外界区别并认识出来。随着人的成长,他不会仅以识别出人为满足。他还要知道对象是男是女、年龄多大、职业如何、处境怎样并想要什么、情感特点、思考方式、对某事作出何种反应等等。只有形成了有意义的对人认知,认识活动才有了最终的归宿。
    社会心理学研究认为,主体心理活动特点对个体行为产生的直接影响,主要表现在认知上。这是因为人的行为产生,.或者说影响人类行为的因素,首先有赖于主体对环境的看法。而这个看法是通过知觉作用产生的,因此也可以叫做“知觉世界”或“认知世界”。一般来说,社会心理学家把认知描绘为关于世界(其中有自我、其他人、环境等等)的态度、知觉和信仰。这些认知是了解在社会情境中个人行为的主要方法。简言之,认知就是我们在毕生中所习得的符号思想过程,它影响着人们在不同情境下的行为方式。例如,同一件工作,有人认为很好,有人却认为很糟,这就是由于人们认识不同而产生的态度差异。也就是说,所谓认知,就是指个体带有自己主观心理特点对于社会的和物质的环境的最简单,最初的理解,而不仅是反映。认知的生理基础是以前所形成的暂时联系的复活,当人们感到某些相同的、或是相似的对象的时候,这些暂时联系就会恢复过来(或作甩起来)。认知的确定性、精确性和速度,一方面是以以往经验中所形成的暂时神经联系的巩固和分化程度为转移。这些暂时联系越巩固,分化越精细,  认知也就越加定向、正确迅速; 另一方面,认知过程又是在同个体其它心理过程紧密相联中进行的,并受许多心理因索的影响。        
    那么,这些认知究竟是怎样形成的呢?回答这 个问题的理论尽管很多,但是所有的理论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依据先行经验。例如,着见一个大嘴的人,与此同时就会想起以前曾见过类似容貌的知觉经验。一般来说“经验”被理解为认识、 表象、行为、感情、是否愉快等各种体验的组合,伴随知觉被表象的观念也不只是想起其面貌,还有此人的姓名、性别、年龄、职业和此人的其它一些特征,  以 及与该人之间发生过的事、在事态中自己采取的行为,双方在一起时情感的体验等等,  涉及的范围极广。    
    此外, 我们  所具有的无数的先行经验,被认为是在各种意义下相互关联在一起的。例如:一个中学生和一个吊眼角的新老师初次见面。但学生一看到这种面 孔时,知觉经验便使他想起了小学时代的某位老师,想起他因在课堂上搞小动作受到训斥时那个老师的脸,其声音之刺耳, 怒容之难看,想起自己被吓哭了,心情十分沮丧。此外,他还想起因忘了交作业被那个老师罚跑二十圈,因在黑板上乱画而在走廊上罚站一小时,因考试成绩差被留校补习到天黑才回家,因破环课堂纪律,,老师家访,导致家长的打骂等等。
    那么,为什么一个中学生初次与新老师见面会发生了如此之多的丰富的联想呢?这恐怕就要归结于这位学生用以往先行经验中的老师形象同这位初次见面的老师相等同的感觉。我们假设新老师为x,以前的老师为Y,这个学生的感觉就在于: 仅仅知觉了x的感性特征,而且又仅仅因为x与Y的相貌相近似,便引起 了联想,于是认为Y有什么情况, 肯定x也有。而认为Y所具有的属性x也理应同样具有的归结过程就是属于认知范畴。这种认知我们称它为想象认知。在人际关系中想象认知的情况普遍存在, 但在人际关系中起更大作用和发挥更大影响的却是“共感认知” 。 “共感”就是在人际知觉过程中自己“和对方的情感体验非常接近的东西自己也体验到的现象”,而产生共感的认知过程叫  做共感认知。共感认知的特点是,认知内容细腻并伴随认知者富于现实感的、与认知内容相对应的情感体验。认知者所产生的这类情感体验多是以考虑对方的心情而行事,即基于对对方的关照。例如:一个人在打听事情的时候,总是避开看来正很忙的人而询问较闲的人。这是基于这样一种认知过程:别人已经很忙了, 我去询问事情必定是忙上添忙,  而忙者也不希望别人前去添乱,所以我最好找一位其他的人去打听想知遭的事情。这种由共感认知而产生的关照行为在人际关系中普遍存在。因为自己如此,对方肯定也如此,所以自己要这样行事。按照这样来认知和给人关照,这对于彼此吸引 对方的立场和状况而生活,作为对人关系的润滑剂具有重要意义, 这也的确是令人满意的。       
    对人认知以对人关系为基础,、通过人与人之间的心理关系实现对某人的认知。但这并不是说, 人际关系的认知只有直接的、面对面的一种方式。在只有两个人在场的情况下,如:只有A和B,  (注::A为认知者)A对丑的现场认知是直接的。当另有c或D在场的时候,c和D可能向A介绍B的情况,让A结识B,此时A对B的认知,则有很多是通过间接方式进行的。在现实生活中,对人的认知不可避免地混合着第三者甚至第五者的因素。第五者可以是具体的人,也可能是广播、报纸或杂志等。在个人媒介物和大众传播媒介物发达的现代社会,媒体介入人际关系的情况越来越多,自然,对人际关系认知的影响也会越来越大。          
    那么,对人认知的方式有几种呢?请看下表:     
    ,  时厂    r有相互作用的直接对人认知
  ,    人1直接方式L无相互作用的直接对人认知  、
    认J    、
    。知1    ’    。
    方I间接方式r有相互作用的间接对人认知  一,
、‘  j  斌\    L无相互作用的间接对人认知
    上面可以清楚地了解到对人认知的方式可分为四种,我
们再把这四种方式展开简介一下。    
    有相互作用的直接对人认知:
    认知者与被认知者相互间交流情报、.交换看法、有来有
往、有问有答,比如对话、聊天商洽、面谈、讨论、下棋、
打牌,玩球等等,这种认知方式是双向直接的对人认知方
式。    
    无相互作用的直接对人认知:
    认知者与被认知者之间是单向联系。 如: 教师课堂上讲
课、对某个学生的表现的认知;参观、仪式等场合下的对被
认知者的认知,都属于没有相互作用的对人单向直接的认
知。      
    有相互作用的间接对人认知: 
    认知者和被认知者之间,虽然是通过某个人或某种媒体
    ·65’
达到认知目的,但是,相互有交流。这种情况,突出的表现
在打电话上,打电话时,双方寻长问短、打听消息、请安问
好、 商量工作、安排约会等等,虽互不见面却有声有色,虽
然相隔千里却心领神会。 这种方式是现代社会对人认知不可
缺少的重要的方式之一。
    无相互作用的间接对人认知:
    认知双方不仅中间有媒介物,而且不能互相来往、相互
沟通,只能是一方表演、亮相、表述、 介绍、论证,另一方
接受,听之任之。比如:通过看电视、听广播、阅读报刊杂
志、欣赏唱片等等。这种认知不仅是对作者、编辑、播音员
的认知,而且也常常是对社会生活中重要人物、新闻人物,
以及周围人的一种认知。听说国外的婚姻介绍所已经采用给
求偶者放录像的方式介绍对象。 每个来应征的人都要自备一
 盘关于自己的简历介绍、家庭情况、日常生活方面的片段录
像,以便其他应征人选用。据说这种方法取得了十分显著的
成效。总之, 现代科学的发展, 使得间接对人认知的形式与
方式更加现代化、高级化。
   在本节的最后,我们介绍一下认知的平衡与不平衡 理
论。    
    许多实验研究指出,人的认知最大特点之一就是认知过
程不断地达成认知的平衡,这种理论的代表人物有黑德和纽
科姆。 
    黑德在一九五八年用平衡学说详细地表现出人际关系。
在他的认知系统中,包括三个因素,本人以P为代表,其它
人的知觉用o来代表,其它的物品用x来代表,它们之间的
关系可用下式来表示:   
·66·-
①如果P喜欢  o②如果  P  喜欢  0
       0喜欢    x     0.不喜欢  x
  于是 P也喜欢x  于是   P也不喜欢x
③如果P不喜欢 o              
.    , 0  喜欢x
  于是P不喜欢x    
    上述三式中①称为正相关; ②是由 一正二负组成的相关
结构;③是由二负一正组成的相关结构。 这三种结构都是平
衡 的。  
    如果在认知系统中出现两个正的与一个负的,则会出现
认知的不平衡;如果出现三个都是负的, 也会使得认知不平
衡。          
    主张认知不平衡的比较著名的学者有费士汀格等人。认
知的不协调意味着个人处在一种他设法要减少或消灭的不舒
服状态中。其中的一种方法就是避免那种会增加不协调知觉
强度的未来事件的发生。当事件是协调的时候,他的行为就是
维持这种状态以免其它的不协调。例如: 一个青年人想参加
奥林匹克网球比赛,并希望得到教练的鼓励。但是,在检测后,
袍被淘汰了,因而他就会产生认知的不协调。为了消除这种
不协调,他有以下的选择:不再打网球;更加刻苦训练预备
进行下一轮检测;或者决定认为不是网球运动员的材料,并
把打网球当做是业余的娱乐活动。因而在不协调的状态下,有
许多的出路, 至于到底采取什么方法,则决定予多种因素。
   认知不协调理论,受到心理学界的普遍重视,其影响和
受欢迎的程度远远高于其他的理论,并刺激着对该问题进—
步的研究。
67
第二节社会性比较
    社会性比较这个概念按字面意义来解释可以说具有相当
广泛的意义。也就是说,在社会生活中各个方面进行的比
较。但是在社会心理学中,通常多用于对自己和他人因什么
目的而进行比较的意义, 即通过与他人对比来估价自己。社
会性比较是个人进行自我评价时.的一条重要途径。在这种比
较中人们经以选择与自己相近的人进行比较,尤其在人们对
自.己的感觉和情感不知是否合适的时候,’社会性比较的需要
 就更加强烈。  
    在日常的社会生活和对人关系中,我们十分注意自己租
他人,并经常将自己和周围的他人进行比较,而这种比 较本
身就是我们理解人类社会行为的一个基本现象。  
    本节中我们主要依据的是美国 心理学家费斯汀格的社会
比较过程的理论,来探讨这个问题。       
      社会比较过程理论主要有三个要点, 这三个要点又是以
自己与他人进行比较的倾’向作为划分的基点。 
    (1)人具有想要清楚地评价自己的意义和能力的动    
机;
    (2)此外,如果有评价自己意见和能力的物理的、  客
观的手段,就首先使用这种手段。如果找不到这种手段,就
会通过和很多的他人比较来判断自己的意见和能力;
    (3)此时,因为和自己类似的他人对评价自己的意见
和能力有用.所以容易被选作比较对象。
    我们为了适应社会生活。对于自己和自己周围的状况、
1 68。
环境了解清楚是十分必要的。说如果做不到这一点,自己就会
产生一种不安、不悦、 心绪不定的感觉,甚至会出现恐惧与
惊慌现象。有的人到一个新地方,住一个新房间,睡在陌生
韵床上,怎么也睡不踏实就与环境生疏有关,这种现象我想
大家是不会否认它的存在的。 所以人就会产生出试图正确地
把握自身周围世界,明确自己对生活环境的判断是否正确的
自我评价的动机。同时,也产生出自  己行动的可能性。而自我
判断和自我能力的审核动机就是想要得到准确的自我评价。
    对自己的意见、能力进行评价时,如果能使用物理的、
客观的手段,情况就很简单。例如l,要判断.“自己是否违犯
了限速行车的规定”,只须看看速度计就清楚了;自己有没
 有 “百米跑十三秒” 的能力,只要用秒表测一下就知道了;
 能否挺举一百公斤的杠铃一上举重台就能见分晓。 费斯汀格
把这类情况称作“能够通过物理的真实来确认的妥当性的情
 况”。可是,在现实生活中, 尤其是在人际关系中应用这类
手段的机会实在太少了,甚至往往不存在。或者换句活说即
使理论上存在但实际上是不能利用的。举例来说,按照毫无
疑义的物理标准确认。“女性最好是专心抚育子女”这一意见
 的妥当性就是根本不可能的。自己是否有“每小时一百公里
的骑行速度” 这是能客观地进行评价的,但这首先又是不
 现实的。费斯汀格认为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就寻求 “社会的
 真实”。通过把自己的意见、能力和他人进行对照、’比较就
能获得这种真实。对意见、 态度和判 断进行评价时,和自己
 有类似意见的他人存在时,往往使认知更加坚定, 使之得到
 强化。 相反则会对自己的意见和判断丧失信心, 这表现出自
我评价不稳定、 不准确的_面。 美国对女高中生进行的一项
·69·
调查表明:容貌相近的(漂亮程度),人一起相处,双方都比
较自信,心理也稳定;容貌相差较大的人相处,则不安倾向
加强,不适应感增高。如果交往双方性别相同、年龄相近、
职业相同,且观点、看法都比较一致时,自己见解的妥当性
就容易提高,不一致时就对自己的见解产生极大威胁;相反
地,即使和他人之间存在不一致,他人的各种特性如果和自
己完全相异时, 就难以成为自己判断不适当的证据。    
    能力评价也有同样的情况,和与自己有类似条件的他人一
相比较,才能明确评价自己的水平。要想弄清自己的驾车水
平有多高,与中年妇女(刚结束驾车训练班)相比也难以获得
自己有卓越技能的证据;和职业选手相比也不能说明自己的
技能特别低劣。总之,能力评价时可以认为要回避和自己具
有明显不同特性的他人进行比较和对照。可是,在能力比较
的情况下会出现与意见比较有些不同之处,就是:比自己优
异和比自己不如的两种情况都属于和自己不同。费斯汀格引
入了“向上性动机”这一概念。他认为,在西欧文明中存在。
着“能力、成绩越高越好”这种价值规范, 所以在能力比较
中常选择比自己更优异的他人作为比较对象,总是想提高自
己的能力以便超过对手。这一现象在体育运动竞赛中普遍存
在。但是,由于前述的理由,人们又不会选择比自己过分优
异的人作为比较对象,而容易选择比自己略胜一筹的人作为
比较对象。德雷耶在1954年做了二项实验, 某种程度上证实
了费斯汀格理论。德雷耶让小学生尽可能又快又多地对扑克
牌每三十秒进行一次分类的作业。此时,他使三群孩子分别
认为自己的成绩与同年龄孩子的平均水平相比处于优异、中
 等水平和低水平。被试者在各次试验中,每次都把自己的成
·70·
绩和他人的成绩作比较,进行尝试最多、比较最多的是中等
水平组的孩子。
    另一方面,也可以考虑到这种情况,即希望比他人更优
异的愿望有时并不构成向上动机,而是以一种消极的形式表
现出来,也就是和比不如自己的人相比较,能相对地提高
自已的地位和满足虚荣心,通过确认所谓“比下有余”而使
自己安心下来。在自尊心将要受到威胁时, 这种消极的、 自
我防卫性的比较方式就容易产生出来,尤其是在害怕遭人非
议的时 候更为突出矗。
    下面我们涉及的是个人在一个团体内比较的问题。我们
都非常容易感觉到在一个团体内存在着一种趋向一致化的压
力, 也就是,在团体中存在很多和自己态度、 意见一致的他
 人,这才提高了把握自身环境的办法的主观妥当性.从而在
团体成员之间为了实现和维护态度、意见的一致,就产生了
一致性的压力。而如果在团体内部自己和他人态度、意见不
一致就有可能:①试图去改变他人的态度;②改变自己的态
度和他人取得一致;③避免把态度不同的他人作为比较对象
等。于是在①中就产生了对他人的传播,在②中发生了态度
 变化,在③中产生了对特定他人的否定的感情或拒绝等事
件。
    泰费尔把费斯汀格处理同一团体内个人间比较问题的社
会比较过程理论扩展到团体间比较,提出了团体间社会比较
的理论。他认为,我们在社会生活中必属于某一个团体,所
 以我们具有的自我概念必然有一个侧面为自己所属团体的属
 性所规定。泰费尔认为,自己所属团体的属性通过和别的团
钵相比较才能明白,所以团体间的比较对于社会来说是极为
71
自然和必不可少。
第三节印象形成
    我们对他人的认知和期望,最初完全决定于对他形成盼
印象;只要对某人的照片或当某人在街上时匆匆的一瞥,你
对于他(她)是怎祥的一个人就有了概念。甚至你听到一个
名字,脑海中就浮现出他的形象。当二个人碰面,仅短短的
一刹那,他们就彼此对另一人形成了印象,如果有更多的接
触, 便会形成比较完整的印象, 而此印象决定了他们将如何
对待对方,彼此有多喜欢,是否会继续保持联络等。
    人们利用可能的任何讯息来形成对他人的印象,进而判
断他的人格为何,或假设他是怎样的人。
  那么什么是印象呢?印象是一种重要的社会知觉类型,
一般情况下,人们的印象具有一致性原则。比如,判断的对
象是某个人时,人们对他的评估往往具有一致性:一个人既
是好的,就不是坏的;是诚实的就不会又是虚伪的;是热情
的就不会同时又是冷酷的。即使在关于某人的信息资料有矛
盾时,人们也通常把他看成是一致的对象。但 在人格评价
时,就不易形成一致性的印象。在印象的组成范围内, 估价 
还具有中心性特点,在对一个人的品质的印象中,有些品质
较突出,能较多地代表这个人的大部分内容,或是说,占据了
对其所有估价中的大部分内容,这时,对这种品质的印象就
形成了一个中心,而其他方面的印象就显得不那么突_出了。
另外,人们在印象的形成中还带有一种平均与增加的原则,
即 对一个人的综合印象有着使某种品质增加或平均的趋势。
·72·
对一个人的印象还常常涉及到对这个人的判断的准确性的问
题。   
    一般人常基于对他人非常有限的资料便形成深刻印象,
在你见到某个人,甚至只是他的照片,几分钟后,你便对那
人的特质下了很多判断;虽然一般人对于由这种方式所形成
的印象并无十分把握,个但他还是会去猜测那个人的智力、年
龄、背景、种族、宗教信仰、教育程度、是否老练、和蔼
等,他并且能告诉你; 如果可以进一步认识那个人的话,他
会如何喜欢他。
  在许多情况下,我们对人形成的印象, 只是基于一个迅
速的直觉判断,甚至自己还来不及意识到这介过程是怎样发
生的。直觉判断并不涉及有关知觉对象的目的、动机和行为
原因之类的假设,而只是对所接触或交往的人有个大致的印
象。直觉判断可分为两类。 一类是评价性的。如见了某人,
我们会产生好恶感、亲疏感,  马上就有是接受他还是拒绝他
的情感和意向。这似乎已成为人们的一种本能反应, 实际上
也是我们为适应社会生活和人际关系而自然形成的习惯。另
一类是了解性的。与一个人一照面,一我们就会假定或推断出
对方的身份、性情、意图等特征,尽管这种直觉印象未必是
可靠的,但却是极为有用的,是我们为了更好地与他人交往
而获得的一种社会技能。 比如:我们走进 一家百货商场,我
们的直觉会告诉我们, 谁是售货员, 谁是治安人员,谁是一
般顾客,谁可能是小偷。于是,我们就有了应对各种人的相
应行为方式。而作为一个推销人员,善于形成对人的直觉印
象的能力就尤为重要,他应能根据各个人的心理而发动宣传
攻势。
。73·
    直觉印象不是凭空产生的。它首先是基于对人的外表细
节的观察;其次是推断的结果。只是我们没有意识到这个过
程的发生。
    在直觉印象中,准确性是一个经常被人忽视的问题。然
而,不管我们对别人的印象是否准确,这些印象也都是客观
实在的。例如:如果我断定一个人是个讨厌的家伙,那么,
我很可能尽量避免与之打交道。当然, 我并不知道,我的印
象是否正确。正因如此,心理学家们对这个问题很感兴趣。
    人们的印象是怎样形成的呢?当人们听到关于某人一系
列 的人格特性信息时,人们如何整理这些零散的特性信息而
形成一个整体印象的呢?学者们提出了两种方式:即累加方
式与平均方式。
   累加方式:            
   如果一个人被形容为幽默 、聪明,而另一个人被形容为
幽默、 聪明、随便、害羞,假设这四种特性的赞同值依次为
5、5、 l 、 ll,那么,哪一个人会令人产生较好的印象
呢?累加方式主张,我们对一个人的判断是根据全部特性的
赞同值的总和而定,则第一个人的得分为5+_5=10 ,第二
个人得分为5+5+l+l=12。故累加方式会认为后者比
前者能产生更好的印象 。这种印象形成的方式得到了实证研
究的支持。人们发现, 用5个非常正面(好的)特性的形容
词描述一个人比对用两个非常正面特性的形容词描述一个人
能产生更好的印象。   
  平均方式:  
    平均方式是说,对一个人的印象等于形容该人的全部特
性的平均赞同值。还用上例的话,那么,第一个人得分为(5
    t 74‘
+5)÷12=5,第二个人得分为(5+5+1+1)+ 4
=3,可见结果恰与累加方式的结论相反,对前者的印象好
于对后者的印象。这种方式也得到了实证研究的支持。
    人们发现,如果先给人以非常好的有关特性的信息,再
给予中等好的有关特性的信息,则最后人们的整体评价不但
没有增加,反而减少了。同样两个非常负性(不好)的特性
所产生的印象,比两个非常负性加两个中等负性(不太好)
的特性产生的印象更不好。
    怎样解释上述现象呢?  。  
    社会心理学家安德森对此进行了研究,并指,出,尽管在
某些时候, 能用累加的方式去解释一些印象的形成。可在大
多数情况下,左右人们印象的却是平均方式。而且那些非常
正性(好的)或非常负性(不好)的特性,具有较高的影响
力,因此在平均过程中占较高较大的比重。  

          第四节归  因   
 
   在我们周围的世界中,不断发生着各种复杂 的社会现
象。在与我们相关联的那部分事件中,我们总不免会产生探
究其原因的心理需要,总要问一个“为什么”?例如,发生
灾害时,要议论是天灾还是人祸;或想弄清少年自杀与不良
行为的原因等。知道各种事情和现象的原因,  我们就能理解
其意义,并能进而判定人和对象的性质以及预测将来的发
展。   
   这类通过因果关系的认知,解释环境内产生的现象与人
的行为的过程,就叫做归因过程。这个归因过程, 从另外的
·75-
角度来看,可以说是从外表现象或行为来推测事物或人的属
性与特性的过程。例如,观察某少年对别人展开猛烈攻击
对,从他的行为就能推测这个少年的性格与态度。
    归因最基本的问题是:在什么情况下,由外表现象和行
为能够推测该对象  (人或事物)一贯的固有属性。从哪种行
为能够推测出哪种固有属性 。把某一现象归因子一时的状态
和偶然的因素时再要进行未来的预测是不可能的。  但是,如
果归究于人或环境的一贯特性时,就能预测将来。这样,把
现象的原因归究为某种没有变化的属性,对于保持对环境的
稳定认知和满足调节周围世界的需求是有作用的。
   归因的定义是什么呢 ?归因是观察者依据外在的行为,
对于一个活动者或他的内在状态进行的推论。归因理论涉及
到人们如 何解释社会事件。人们对社会事件得出的因果解释
是依据一个人的内在特性(引起事件的感情、态度、个性品
质或能力等)和外在特性(他周围的人、他要干的工作、机
遇、气候等)来考虑的。归因理论的研究始于黑德(1958
年),以后成为社会心理学广为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归因
理论研究的主要内容有:对别人行为的归因, 其中包括对他
人品质的归因和态度的归因,自我知觉,其中包括在情绪和
态度方面的自我知觉; 归因中的偏见;动机与非动机偏见等
一系列课题。
   归因的问题,实在是同我们的日常生活 密切相关。 例
如, 试想我们  在某项研究失败的时候, 一定会问为什么会失
败,是能力不足还是努力不够或者只是运气不好呢?把自己
失败的原因归究为哪一种,不仅左右着失败的感情,而且影
响到是否再次进行尝试。也就是,失败被认知为由于运气
76
对,就不大灰心,  也许要再_次对课题进行挑战;认为自己
能力不足时,失败和挫折感就比较强,下次往往会选择更容
易的或其他类的课题。 此外,在对人关系中也会碰到归因的
惘题。例如,某人好几次和自己亲切地交谈, 或是送东西给
自己,自己有时会感到对这种亲切不知应该怎样解释。自己
 一定会琢磨, 是因为他具有体贴人和富于 同情心的性格,所
以才事事对人都很关心; 或许, 他对我有特别的好 感和同
 情; 或许,他是为了达到某种目的才使我感到满意。
    在探讨人的行为原因时,一般分为两个部分,即关系到
采取行为的人自 身内部属性的因素和关系到来自他人或周围
状况影响的外力的因素,或简称为内在归因与外在归因。例
如,。认识到某人的性格、态度、能力等成为产生行为的原
因,这就是内在归因; 如果认为行为是因为能够获取金钱报
酬或社会承认时,就可以说是外在归因。那么,在什么情况
下,行为被归究于内在因素呢?规定归因方向的条件与准则
又是什么呢?
    琼斯和戴维斯的“推论模型”就是一种外在归因的 方
式。他们在考察归因问题时, 把焦点对准对人认知的情境。
他们的理论设定了一个程序,即先判定行为者的意图,然后
再由此推定行为者的属性。   
     他人有某种行为时,看到这个行为的人(观察者)就要
判断这种行为是否有意图,以及行为所产生的效果中哪个是
原有意图的东西。因为要判定某种效果是原有意图,所以必
须假定行为产生的这种效果是行为者事先早就知道了的。行
为者是不会不知道行为意图会导致什么样的效果的。
  琼斯和戴维斯的理论, 其中心问题是探讨在什么情况下
·77·
有可能从被观察的行为推论出与之对应的内部属性。例如,
设想某人对同他一起工作的同伴下达命令或进行申 斥的情 
境,这种行为如被看成是其本人的自由意愿导致的,就可以
推论此人是具有支配性格的人。总之, 在这种情况下可以从
支配别人的行为中推论出其支配性格,可以说推论的对应程
度是高的。然而,在另一种情况下,如果得知他对同伴进行
申斥或下令的行为是因为外来压力或职责的规定,而不得不
这样做的话,就难以从这种行为得出此人具有支配性格的结
论,亦即,这种情况下的对应程度是低的。  
    因此,琼斯和戴维斯的理论可以说是从对人认知的情报
价值观点来分析归因过程的。
    比原因的归属更进一步,从人们的外在行为来推测其态:
度、能力、 个性等过程就是态度、属性的归因问题。这适厣
于下列场合:如初次见面时要从他的言行知道其性格,或研
究某人在公开场合中所表明的意见是否反映其真实态度。
    内在属性的推测和原因的归属密切相关。一般说来,对
于行为能够考虑到某种明确的外在原因的时候,以行为为线
索的内部属性的推测是很困难的。 
    在各种内部属性的研究中,进行得特别多的是有关态度
归属的实证研究。这是因为某人说的话和真实态度之间往往
出现不一致的缘故。我们为了不和周围的意见唱反调, 有时
赞成自己认为不好的事,有时也对他人说些奉承话。 面临选
举的政治家,在对选民进行演说时往往许下很多取悦于听众
的诺言。如果认为他人的言论就是其真实态度的反映,那将
会招致错误。
    那么,在什么情况下,能够从他人的言论、意见中推测
·78·
其真实态度和信念呢?也就是说推测出与行为相对应(或符
合)的态度必须满足下列条件;一①本人自由选择所阐述的意
见;②所述意见与任务的要求同社会规范不相一致;③这种
意见表述不给说话人带来丝毫利益。  
    关于内部属性的研究实在存在很大的困难。但我们认为
在中国,社会心理学家在研究内部属性这个归因问题方面,
应该是有得天独厚的条件的,中国的人多,.发生的事也多,
如在有影响的政治运动与事件前,和政治事件与运动的过程
中及完结后,人们的言论 、 态度、行为及性格发生了多么巨
大的变化;  表现是多么的不同,这难遭不是归因研究中绝好
的资料吗?我们相信在归因问题的实证研究中,中国是有得
天独独厚的优势的。
复习思考题
1.对人认知的方式有哪些?试用认知理论解释之。
2.费斯汀格的社会比较理论是什么?对人际关系研究有何意义?
3.整体印象形成的方式有几种?举实例加以说明。
 4.试简述琼斯、载维斯的“推论模型”。
·79·

1 60 7

━┏━━   ━┗┛┃┻

(正在紧张录入中,敬请期待)

(正在紧张录入中,敬请期待)


(正在紧张录入中,敬请期待)

相关图片
责任编辑: weiwei0315 文章录入: weiwei0315 [评论]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简介联系我们zkyxlx@sina.comzkyxlx@163.com汇款方式网站地图常见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