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uide: 首页 >> 学习专区 >> 人际关系心理学概论 第七章 人际交往的心理障碍
人际关系心理学概论 第七章 人际交往的心理障碍
作者: 教务处 来源: 教务处 日期: 2012-7-11,10:48

第七章  人际交往的心理障碍


第一节  人际交往的心理障碍


     人际交往是建立人际关系的途径,是人与人之间沟通信息,交流思想感情,进而发生共呜或冲突行为的过程。世界上一切事物之间都普通存在着联系,相互发生着作用,而人际交往则是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高级形式。这是因为人类的交往行为运用了表示意义的语言符号,它具有自然界的信息沟通所不具有的社会性、文化性和实践性。人际交往除了人类所特有的语言符号系统外,还具有高级进化动物所采用的非语言符号系统进行人际沟通。非语言符号系统指目光、姿势、体态、声调、面部表情及动作等。总之,交往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借助于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系统进行沟通理解和产生相应行为的过程。

     交往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大体上可以把交往分为三个层次:交往的第一步是进行信息沟通,即借助交往双方都能理解的符号系统相互交流;其后便进入社会知觉与归因的层次。在这一层交往双方都会根据对方提供的信息产生一种社会知觉。而这种知觉从狭义上讲就是对人的知觉。通俗地说就是对人的认识与了解。归因是通过知觉人的言语举止而对其内部心理活动以及产生这种心理活动的原因的_种推断。这种推断带有感情色彩,形成对交往者的初步印象。但在社会生活的人际交往中,人们不会满足或停留在那种直觉印象中。交往双方都更希望知道别人在做什么,并进一步了解别人的举止言行的背后隐含着的思想意图和行为原因。于是,我们就有必要对一些表面信息或印象进行分析和推断。孔子说:  “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瘦哉!人焉瘦哉!”意思是说:  先看一个人的所怍所为,再从中揭示其行为的原因,最后审察他对行为结果的态度及其要达到的目的,一这样何愁不:了解一个人呢!归因过程是一个更为复杂的心理过程; 第三步便达到交往的最高层次,   即形成互动或拒绝互动。互动通俗的解释就是相互作用。 互动是一种产生了共鸣行为的交往。交往双方从心理到行为都有“共振” 的良好体验。如果交往的结果是互相厌恶, 或一方厌恶, 另一方则不能形成互动, 甚至会形成冲突。所以,交往有积极的交往,也有消极的交往, 通过交往人们会有各种各样的体验和感受。在交往过程中并不是尽遂人愿的,它可能遇到许多波折和种种障碍的阻滞。其中,最突出的是心理障碍这一大敌。它在人际交往中象一支无形的手干扰着人们的思想和行动。
    什么是人际交往的心理障碍?
   广义地说,凡是影响人际交往的心理因素都属于心理障碍。如挫折、错觉、歪曲等心理因素,形成的人际间的心理隔阂,  阻碍人际间的思想与感情交流,就是心理障碍。
    此外,人际交往动机、人际交往态度、人际交往情感、人际交往能力、人际交往性格特征等人际交往的心理条件参与并作用和制约人际交往活动的过程及效果。以上每一心理因素从积极走向消极,从正确转向错误,从正常转而异常,影响了人际交往的正常进行,这都是心理障碍。       
    我们  此外 使用的心理障碍一词与变态心理学中的心理障碍有区别。在变态心理学中心理障碍指的是一种病态心理。如人格分裂、幻听、幻视等。病态心理无疑会严重影响人际交往的正常进行。而我们是研究正常人的人际交往问题,因此两种心理障碍的解释在内涵、外延上有本质的区别,切勿混为一谈。                   
   人际关系的心理障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在交往过程中产生障碍,另一个是交往者的心理品质(或称素质)障碍。 前者是个动态过程,后者是个静态过程。当然, 这里使用的动态与静态也是相对的。            
   我们先从交往过程心理障碍分析入手。          
                                             
       一、在信息沟通层次上的障碍
                 
    最常见的是语义上的障碍。因为,沟通过程最基本的活动是言语活动。而言语活动是一种心理活动(在心理学上,言语与语言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前者表示一种心理活动,后者则是一种文字符号的总称),是用声音表达出思维活动的结果。人们在言语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能 力有很大的差异。有的人口若悬河。出口成章;有的人张口结舌、辞不达意,在公众面前说不出话;有的人对言语的刺激反应迅捷,不仅善解人意,还能昕出弦外之音;有的人反应迟钝,往往误解他人的意思。显然,不善言辞会成为人际交往及人际沟通的障碍。语言能力,特别是口语能力,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社会交际能力。当然,语种的不同在交往上也会产生一定的心理障碍。比如:学习外语的人在与外国朋友的会话交流过程中, 会有很大的心理压力,就像学生回答老师的提问一样感到紧张。 
    对语义的理解错误也会产生心理障碍。 举例:几年前我看了一台外国人用中文演的节目。其中, 两个老外说的一段相声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其中一个说他去参加一位中 国 朋友的婚礼,当他见到朋友的妻子十分 漂亮时, 就禁不住夸赞起来。他对新郎说:  “你好福气呀! 娶了这么一位漂亮个、迷人的太太。”新郎则十分谦逊又不好意思地答道:“哪里、   哪里。” 可是这位老外朋友不解起来: 真有意思,  他想,我的朋友怎么这样,笼统地说漂亮还觉得不过瘾,非让我指出来,神经有毛病没有?但他转念一想今天是朋友的大喜 之日,干嘛让他扫兴呢。于是指着新娘说:  “眼睛呀、眉毛呀、嘴呀、脸庞呀都很好看”。现在轮到新郎迷惑了:他想, 你这是干嘛,调戏我心上人, 这不是当着众人面欺负人吗?这叫什么朋友。你们外国人在外国怎么闹都行,可这是在中国。于是他不客气地问; “你指指点点什么意思?”老外朋友的回答才使他恍然大悟。老外说:  “你不是问我新娘子哪里漂亮迷人吗?干嘛发起火来了, 莫名其妙”。结果双方明白了,原来是对“哪里、哪里”,一词语义理解的分歧所闹的一个误会。 这是一个十分有趣的笑话。     
    在日常生活中, 语义上的障碍是普遍存在的,误解语义就可能导致交往上的心理障碍。                    
          二、在互动层次上的障碍        
    关于社会知觉和归因层次上的心理障碍,前面章节已详细论述过。所以我们就直接阐论述在互动层次上的障碍。在互动层次上最容易出现的主要是自我意识障碍。       
   自我意识又称自我知觉,指主体对自己的知觉 。  每一个人他所表现的行为 ,都同他当时认为 “我属于什么样的人”这一自我观念有关 。每个人都会依照“自我知觉”、 来决定哪些事可以做, 哪些事应该做,哪些事不该做。这样, 别人也就常能从他表现的行为中, 对他有所了 解,有所认识 。反之,  一个人如果自我知觉不正确,那么他所表现的行为也就不会恰当。 自我知觉是通过和别  人相比较,  从别人对待自己的态度中而获得的。例如:一个工人对自己的工作成绩是否满意, 他往往是看自己是 否赶上或超过了他的同伴。 人总是要同他人交往的,他人的评价对自我知觉的形成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如果这种评价是正确的,一个人就可能建立正确的自我知觉; 相反,  则可能歪曲自己的形象。然而, 一个人如果能和较多的人交往,分析多数人对自己的态度, 在一般情况下是有助于形成正确的自我知觉的。               
      但是,自我意识经常受到一些外部压力的影响,使之受到威胁和伤害从而产生自我意识的障碍。比如:素不相识的甲乙两人在餐馆里相遇,通过介绍这种方式得到了沟通。 甲得知乙是大学教授, 乙得知甲是函大学生。双方在进行了正确的社会知觉和归因后,各自得出结论。   甲相信乙是大学教授,因 而对其肃然起敬; 乙也认为甲是函大学生,所以颇有爱才之意。交往至此,他们本可以顺利地进入第三层次——互动。但此时可能出现 自我意识障碍。甲可能觉得 自己与教授交往太可笑了, 自己没有与乙交往的资本, 难与乙产生共鸣。而乙也可能自视清高, 而拒绝与 甲互动。因此,甲 乙两人虽然进行了交往,  却未能产生互动。               
    人际关系的自我意识障碍有其社会文化根源 。作为社会生活中的人, 不仅要认识他人,而且还要认识自己,在人的成长过程中形成自我意识。换句话说,自我意识是后天学习培养的结果。社会把一个生物的人培养成社会的人,让人接受社会的行为规范,懂得社会的风俗习惯、了解风土人情,并按照这个社会文化的要求看待自己和看待他人。
    对于自我意识如何形成这个问题,社会  学家、心理学家各有各的看法, 各有各的理论, 但有一个共同点就是都认为自我意识是通过与他人的交往而获得的。     
    美国社会学家c·库利192O年在,《人性与社会秩序》一书中, 首先认为“自我”是一种社会产物,并形象地称之为“镜中之我”。                 
    “镜中之我”就是指人是通过观察别人对自己的行为的反应而形成自我概念的。他认为,每个人对于别人来说都是一面镜子,反射出从它面前走过的别的人。 这与人们可以通过镜子看到自己的容貌、 身体和衣服的道理一样。 库利认为,  “个人的自我概念不一定反映的很客观、很真实。如果一个人认为别人都羡慕自己,他就会感到自豪;如果一个人认为别人都在嘲笑自己,他就会感到自卑和羞怯。人们从他人的言谈、 表情和对自己的行为上了解到别人对自 己的看法,帮助自己认识自己, 并得出对自己的看法和感觉。”
    苏联学者安德列耶娃也指出:“对自己的表象是通过对别人的表象形成的,  但这必须具备一个条件,即这个‘别人’,不能抽象地表现出来,而应在包括同他的相互作用在内的相当广泛的社会活动范围内表现出来。”          
    虽然人的自我意识是社会赋予的,但社会并不能保证每个人都能形成正确的自我意识。有的人过高地看待自己,因而狂妄自大、 目中无人、不可一世,这种自傲心理很难为社会和周围的人所接受; 有的人则过低地估评自己,总觉得处处不如人。这种自卑心理,也难以适应社会,尤其不利于人际交往。                                
   自我 意识障碍是人际关系的一大心理障碍。要克服这种障碍,从社会的角度讲,要加强对下一代人的培养和教育, 家庭、学校及其他社会团体和社会教育机构都要注意培养下一代的正确的自我认识,从个人角度谈,   则要多接触社会、 接触人,多参加社交活动,多听取他人的意见,不断校正自己的自 我形象。                                 
   第二节 人际交往心理障碍的通常表现
             一、   嫉妒心理              
   1  .什么是嫉妒
    长期以来,嫉妒就一直困扰着现实生活中的人们。对于什么是嫉妒,个也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古希腊斯多葛派认为:  “嫉妒是对别人幸运的一种烦恼。”

     哲学巨匠黑格尔指出:  “嫉妒便是平庸的情调对于卓越才能的反感。”斯宾诺莎对嫉妒的本质作过探索,他认为:嫉妒实质上是“一种恨”。弗兰西斯·培根说:“嫉妒也是最卑劣、最堕落、的情欲。所以, 嫉妒是魔鬼的本来的特质……。 ”         
     从上述评价看,嫉妒是一 种不正常的情感。有嫉妒心的人总是以同辈的无能而感到快乐, 以同辈的才能而感到痛苦。因此, 嫉妒乃是对他人的坏事感到快乐, 对他人的好事感觉痛苦的情绪罢了。  它是一种不健康的消极的情绪形式。
    那么,   嫉妒一词较为完整、科学的定义是什么呢?所谓妒嫉是指由于别人在某些方面优越于自己而自己又不甘心别人的这种优越所产生的、以多种情绪形式表现出来的、不健康的情感。 嫉妒是一种心理状态, 属情感范畴。 同时它也是一种社会现象。个劲儿                           
    嫉妒包括嫉妒心理和嫉妒行为两个方面。在嫉妒心理的支配下,可以导致嫉妒行为。 有时存在嫉妒 心理,  但不表现为嫉妒行为。                            
    嫉妒是对他人的才能、名誉、地位或其他境遇比自己好所抱的一种怨恨态度。怀有嫉妒心的人,总怕别人超过自己,唯恐别 人跑到自已的前头。对别    人的长处和成功,民总是忿忿然。于是,甚者散布流言蜚语, 想用不正当的手段把别人搞臭。因心存嫉妒,可以把别人明明是好的东西,也偏说成是坏的。当他无法抹杀别人的优点或成绩时,又会从其他途径选择攻击的目标。总之,是千方百计地贬低别人, 使心理上得到一种自欺欺人的满足。 由于妒人者心理状态的不正常,往往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罩上了一层阴影, 导致同学、同事、朋友、 亲属、甚至夫妻关系的不正常。                    
    2 .嫉妒的特性                           
  嫉妒作为一种社会现象,  有其共同的特性。        
      (1)指向性: 嫉妒具有一定的范围、内容和对象,总是指向一定的目标和原因。嫉妒者所嫉妒的对象一般是自已工作、学习或生活环境中的同事、同学或与自己有着较大利害关系的人。,因为这些人同他接近,是竞争的直接对手。
    (2)、对等性:指嫉妒的对象大多是与自己的年龄、文化程度、地位、境遇相似而又在某些方面.优于自己的人。对于那些条件差异较大的对象,一般不易产生嫉妒。
    (3)潜隐性:即嫉妒可以只有嫉妒心理,而不表现为嫉妒行为。并且嫉妒心理是一种难于发觉,又不愿让人发觉的感情。它可以深藏于一个人的心理底层,而不为他人觉察。
    (4)自伤性、他伤性与社会危害性:
    嫉妒有着明显的自伤性。一方面嫉妒心理会使内分泌系统功能失调,从而影响嫉妒者自己的身心健康;另一方面,当嫉妒心理表现为嫉妒行为时,往往会得到回报—一即害人者必害己,玩火者必自焚。同时嫉妒行为产生以后,嫉妒者一经良心发现,往往产生内疚、自责心理。
    嫉妒的他伤性主要是就嫉妒行为而言的。也就是说,嫉妒行为总是要给被嫉妒者f嫉妒对象)造成不同程度的伤害,否则,嫉妒者就达不到自己的目的。
    而自伤和他杀的结果必然危害社会,势必造成社会组织的内耗,导致群体内部的摩擦,使每个人在社会上处世立身都必须瞻前顾后,左右照应。人的精力被大量消耗,棱角也磨平了,性格也扭曲了。 社会在内耗中勉强维持稳定,社会发展速度受到严重影响。
    (6)个体差异性:
   是否产生嫉妒心理,嫉妒心理的强弱程度,以及是否导致嫉妒行为,人与人之间存在着很大的个体差异。个体心理品质、思想觉悟、道德观念及文化修养诸因素决定了差异的存在。    
    (6)社会文化差异性:     
   嫉妒在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下,表现形式各有不同。它与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国民素质和民族心理及法制健全程度,乃至风土人情都有关系。    
    (7)文化继承性:
    嫉妒是一种社会现象,也是一种文化。它同其他文化一样,能够传播并继承下去。所以,它虽是封建主义的产物,但在今天的中国大地上仍能看到它的幽灵在徘徊。
    3  、嫉妒的一般表现     
     嫉妒是社会生活中的一种常见的病症。不论是古代还是现代,不论是中国还是外国,也不论是东方还是西方都普遍地存在着。它发生在社会生活中的各个角落,社会就是嫉妒的大温床。不论什么年龄,不论什么职业,不论什么阶层,也不论职务的高低、地位的尊卑,无不受到嫉妒的侵袭和困扰。
    也就是说,我们会在不知不觉中受到别人的嫉妒;或
者,自己本身也在不知不觉中产生了嫉妒,并以各种方式、
各种形态表现出来。        
    嫉妒实例:                 
    ①战国时期魏国军师庞涓嫉妒老同学孙膑的军事才能,怕魏王重用孙膑而影响自己的地位,便对魏王进谗言,使孙膑受到膑刑(去掉膝盖骨),成为废人。
    ②秦国李斯嫉妒韩非的才能,恐其被秦王重用,而加以陷害,使之入狱自杀而死。
    ③在一夫多妻制的社会里,女人之间为争宠,什么手段都能使出来。如中国古代直到清朝,帝王中的后、妃之争;贵族王爷的妻、妾之争都是因嫉妒引 发的。谁都想得到宠幸, 谁都想抢第一把交椅,谁也不甘心失败,于是乎勾心斗角、明争暗夺,总是想寻机把竞争对手整一整。
    ④莎士比亚名剧《奥赛罗》中,威尼斯大将奥赛罗没有让阿伊古当副将,阿伊古怀恨奥赛罗,并嫉妒当上副将的卡西奥。他设下圈套,造谣说卡西奥与奥赛罗的妻子苔丝德蒙娜私通。奥赛罗信以为真,嫉妒之火使他丧失了理智,把无辜的妻子活活扼死。当真相大白后,奥赛罗十分懊悔,于是自杀身亡。嫉妒心是造成这出悲剧的主要原因。
    ⑤英国物理学家、化学家法拉第, 在包括戴维在内的科学界前辈的提携下,多方面获得重要成就。当法拉第名声大振、学术水平日益高涨的时候,戴维感到自己的地位受到了威胁,由此产生了嫉妒。当法拉第发表划时代的电磁学论文时,戴维竟捕风捉影地指责法拉第剽窃他人成果。但是许多外国专家充分肯定了法拉第的独创性。这更刺痛了大名鼎鼎的戴维。以至1824年法拉第申请加入皇家学会时,戴维居然以学会会长身份要求法拉第撤消入会申请。法拉第坚决不从。戴维干涉及阻挠法拉第入会达半年之久。戴维也因为嫉妒,使科学精神及老科学家的形象受到了玷污和损害。
    古往今来,嫉妒的例子实在太多了。嫉妒的表现方式也是千奇百怪,限于篇幅就不多谈了。总之, 只要在社会上生活,只要进行人际交往,你就会看到嫉妒的影子。它的幽灵就像附着在人的身上,只要条件成熟它就显形。
    嫉妒最易发生在工作单位的同事之间,男女的恋爱期间及婚姻阶段,发生在相熟,--相接近的人之间。但有时嫉妒也发展在完全陌生的人中间,这实在让人有些困惑不解。几年前刚时兴穿羽绒服,就有些人专门在公共汽车上、拥挤的商场等公共场所拿刀片在人家羽绒服上刮口子。当被抓后问其为何这样干,回答是:  “我看他有我没有就不服气,我见他穿着舒服、神气我就来气,就不高兴、不自在。”这是一种典型的由羡慕而引发的嫉妒行为。还有不少人看到他人衣着干净、时髦、高档就顿生妒心,非想法给人的衣裤弄脏、弄坏不可;对豪华美观的轿车用钉子或铜币刮损;甚至有些小偷在偷窃得逞时,仍然不放过拿不走的东西,并进行一番破坏。他们的心里就是这样想的:我得不到的,你也别想得到,我拿不走的,你也别想再用。由此看来嫉妒真是一种让人讨厌和头痛的东西,同时它又是小人、弱者常用的精神武器。
   4.嫉妒心理的克服和消除
    ①要充分认识嫉妒的危害
    嫉妒是人际交往中的一种障碍,.是社会生活中的一种腐蚀剂。哪里出现了嫉妒,哪里的人际关系就不和谐,团结就会受到破坏,工作自然受到影响。因为嫉妒,冒了尖的优秀人才就受到压抑,人才受到压制,势必会阻碍四化建设的发展。
         嫉妒者不仅害人,同时也害己。被嫉妒者的反应,轻者精神压抑、不舒服、不痛快、情绪低落,重者可以导致精神失常,甚至寻死。 嫉妒者也得不到好处,  他要为此付出代价。因为他处心积虑、耗费心机去算计人,消耗了不少才智和精力;嫉妒他人的品性,使他会失去同志和朋友,人们会对他退避三舍;常有嫉妒心的人,  活着也太累,  内心很痛苦,他既为嫉妒目的没有达到而痛苦,又为达到目的,但结果比他预想更坏而受良心谴责的痛苦。嫉妒者实在是庸人自扰。,聪明的人要认识到:嫉妒有损自己的品德,有损自身形象,有损自己的事业,有损人际关系的健康发展,也有损自己的身心健康。嫉妒是拿他人的快乐来惩罚自己的一种极为愚蠢的想法或行动。
    ②加强学习、提高修养
    我们经常看到对于同一件事,有人嫉妒,有人无所谓,这是由于各人追求的事物不同,个性差异和认知也不同。通过学习、思考,能增加一个人对人生观和世界观的认识,遇到问题就能分析利害,  从长远观点来对待。培养宽广的心胸,高尚的情操,是根治嫉妒最彻底、最有效的方法。
    ③加强团结,关心互助
    嫉妒往往多产生在关系很糟的人之间。因此,  加强团结,增进了解、多交往能够减少或免除嫉妒。有了成绩的同志更要谦虚,不要趾高气扬、目空一切,应与同事们坦诚交谈,促进了解、发展友谊,让大家分享成功的愉快,这样就可以消除周围人的嫉妒与不满。
    ④学会情感的自我调节
    客观事物的发展并非都能由人控制。但是人的情感是可以控制和调节的。一般的情绪在体验之后,会逐渐地消退。人是有理智和意志的,当嫉妒萌芽时,人可以用工作或思考其他问题来转移,强使自己分散注意力。 自我分心在热情尚未扎根时是最有效的。意志可以使某些消极的情感尽快地淡漠。要树立自强的信念,从别人成功之处找出自我不足,战胜自我,想办法从嫉妒的情绪中解脱出来,并把它抛弃掉。
二、羞怯心理
  1.什么是羞怯心理
    在社交场合,常有这样的情形:有的人轻松自如,谈吐自然,有的人却手足无措、不知如何是好,言谈举止都显得紧张失常。第一次上讲台的新教师或第一次当众演讲的人也有这种体验:事先想好的话,一到台上就乱了套。这种情况在青年男女的交往中更为常见。在心理学 上,把这种心理现象叫作羞怯心理。
    羞怯心理,就是怕与人接触,它通常是由一种自卑的感觉和害怕冒险造成的,在言谈举止方面显得有些紧张、不自然的一种短暂的生理反应。它是人际交往中的一种疏远力。妨碍羞怯者认识自身潜力以及享受与他人交往的乐趣。
    一般说来,羞怯心理是一种正常的情绪反应。其一,因为它带有普遍性,许多人都可能有过这种体验。美国心理学者的研究估计,有百分之四十的美国人(约八千万人以上)认为自己有羞怯心理;其二,羞怯心理所引起的生理反应是短暂的,反应过后,生理功能又恢复正常状态,因此无损于身心健康。但是羞怯心理对人际关系的建立和发展无疑是一种障碍。
    2.羞怯心理产生的原因
    羞怯心理主要是一种情绪反应,当产生羞怯心理时,肾上腺索分泌增加,  从而导致心跳和呼吸加速,、血液循环加快。由于人的脸部皮肤表层毛细血管特别丰富,所以脸红非常显眼。这种突然的情绪反应,往往导致大脑神经活动的暂时紊乱,使记忆发生故障,思维出现混乱。于是表现出言辞迂缓、语无伦次、举止失措, 紧张失常。
    羞怯心理的产生,有其生理和社会心理方面的原因。
    美国心理学家研究的结果认为,容易产生羞怯心理的成年人有百分之四十涉及遗传因素。J·奇克与霍普金斯大学的 A·宗德曼对高中学生的一项研究发现同卵双生儿的怕羞程度比异卵双生儿更为接近。因为异卵,双生儿的共同基因平均只有百分之五十。德克萨斯大学的A·巴斯提出羞怯心理有原发性与继发性的区别。原发性羞怯心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生理条件。哈佛大学的一项研究表明,那些怕陌生的幼儿在面对新环境时心率骤增。这表明羞怯心理的构成牵涉到一个特别敏感的神经系统。    
    继发性羞怯心理是在童年后期或长大成人时开始形成的,完全来自社会实践,是在成长过程中受到环境影响的产物。这种羞怯心理包含强烈的自我意识。羞怯者过分考虑自己给别人的印象,  总是耽心别人瞧不起自己,  无论干什么事,总有一种自卑感,总怀疑自己的能力;与人交谈时,不敢正视对方;过分夸大自己的缺点和不足,使自己总处于思想消沉的状态之中;它的核心是对安全过度关注,循规蹈矩而不肯冒半点风险。羞怯的人没有经过生活的尝试就败下阵去,让其他人和外界环境支配他们的行动。
    在中国,传统思想在人们。心理上的影响是形成羞怯心理的主要社会原因。尽管中国已处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但封建传统观念在人们心理上投下的阴影并未完全抹去。异性交往上的“男女授受不亲”的传统观念, 使人们在社交、工作和生活中程度不同地受到某种心理压力。在中国所以女性比男性更容易产生羞怯心理,其原因就是女性受传统观念的束缚远远大于男性。来中国任教的外籍教师认为中国学生在课堂上提问或回答问题不踊跃,并不是他们学习不专心、不认真。问题出在中国人太好面子。课堂气氛沉闷、掏谨,这与中国的教育传统和习惯有关,但存在羞怯心理的影响。
    3.羞怯心理的克服与消除
    ①去除心理上的孤独感
   相信自己在陌生的环境中也能找到真正的朋友,而且还应看到其他人也同样在寻找朋友,寻找依托和帮助。当你确信自己与他人处于同样地位的时候, 你就会消除孤独,由不安走向坦然。          
  ②克服自卑感,增强自信心 
  羞怯是内心不安的一种反映,它也是人的自卑感在作祟。自卑感的产生源于对自身盲目的否定。自卑感是自我意识中的消极因素。    
    羞怯者应该认识到,人人都有其优势和长处,也有劣势和短处。那么不妨画一张表,标明自己的优缺点,牢牢记住自己比他人优越的地方。确认自己是有才能的,然后便充满自信地去参加社交活动。经过一段时间,自卑感便会逐渐消弱。这样做实际上就是自信心的培养与锻炼。要让自己得到别人的承认,就必先得到自己的承认。不要对别人如何评价自己太敏感、太介意。  要学会正确地评价自己。  自问一下“我真的不如人吗?”“我真的不能象他人那样交谈、处事吗?”如果不是这样,你无须为此担心;如果是这样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只是今后把注意力放在如何改进上即可。
    ③多参加社交活动,在实践中掌握克服羞怯的有效方法
    要消除羞怯心理,就必须多参加人际交往的实践。重要的是学会几手与别人接触和交往的方法和技巧。注意如何对待别人的问候或恭维,如何与陌生人进行“开场白”,学会如何让谈话继续下去或中止谈话的技巧。锻炼在公共场合说话的本领,提高语言能力和技巧。多参加文体活动,扩大人标交往的圈子,这样你会在活动中自然地消除羞怯的心理障碍。    
    ④家长、教师及全社会的人都应关心和注意孩子的羞怯问题
    切忌给孩子贴上怕羞的标签,其他的人最好也不要这样做。贴上怕羞标签的孩子日后就会更怕羞。家长要成为忸忸怩怩的小孩子的坚强后盾,  鼓励他们接触陌生人、接触社会。                
三、自卑心理
1.什么是自卑心理
   自卑心理是人际交往心理障碍中比较突出的一种。它产生于人际交往中,一方面源于对客观外界的求全责备、鄙视讥讽;另一方面则源于主观方面的盲目比较,源于不能正确地认识自我。自卑是人际交往中的大敌,自卑也是事业难以成功的主要原因之一。    
    自卑心理内涵于自卑感。自卑感的定义是:
    一般指个人由于生理、  心理和其他方面(如家庭、  工作、政治等)的某些缺欠,有时是自以为的缺陷,而产生的轻视自己、看不起自己,认为无法赶上别人的一种消极的心理状态。自卑感往往使人缺乏自信心、孤僻、悲观。特别是受到周围人们的嘲弄或侮辱时,有时会以暴怒、嫉妒、自暴自弃等形式表现出来。         
    在 心理学中,自卑是属于性格上的一个缺点,是性格软弱的表现。  自卑心理是自我意识中的障碍 ,  是一种消极心理。  其关键点在于不能正确地认识自己。 自卑心理一旦形成,便具有扩散性和感染性,影响着人的学习、工作生活及人际交往等各方面。              
    2.自卑心理产生的原因
    自卑心理的成因是多方面的,但归结起来不外是生理心理的原因和社会的原因,  亦或称为主观的和客观的两大原因。            
    从主观方面来说,某些生理心理方面的缺陷容易导致自卑。比如:患有残疾、身材畸型(过矮、过高、过胖、过瘦)、相貌丑陋或智能低下、、弱智等等。此外,心理气质类型也与自卑有关。比如:抑郁质和粘液质类型的人,较之胆汁质和多血质类型的人,更容易形成自卑心理。
    所谓客观原因,主要是指家庭出身、社会地位等因素。比如:家庭出身微贱,社会地位低下,可能导致自卑。这方面 原因完全是社会造成的。自卑心理的产生主要是社会化的结果,任何人都不是天生就有自卑心理的。自卑心理能否形成取决于社会化过程中能否形成正确的自我意识。凡是对人,的心理和行为产生比较持久影响的社会群体、社会组织及社会环境,都是社会化因素。它包括社会文化,家庭、阶级与阶层、 学校、同辈群体、社区、街道,工作单位及大众传播工具等。   
    人生活在社会上,无时不受到社会文化的熏陶和影响。 人们的性格也就在这种影响下形成:例如t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妇女伦理观,使许多如女、甚至当代女青年形成了自卑心 理。    
    家庭是一个极重要的社会化因素。研究发现,许多人的自卑心理就是从小在家庭萌发的。例如:在破裂的家庭里,父母早逝或离婚极易导致孩子自卑心理的产生。父母的职业、性格也直接影响到孩子的心理。此外家庭教养方式不当也易使孩子产生自卑心理。
    在学校,尤其是在小学,教师的权威似乎比父母还大。在中学出色的教师常常能影响学生选择未来的职业。教师对学生的塑造过程受教师主观期望的影响。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做过一个著名的实验。他在一个班做了一次智力测量,然后从中随意抽取几份,告诉班主任说:这几名学生日后会有所作为,他们的智商比较高。其实这几名学生成绩一般,智商也不高。两年后,罗森塔尔再去测验那个班的学生,发现那几名学生都成了班上的学习尖子。这便是教育心理学上有名的“罗森塔尔效应”。因为在权威的暗示下,教师无形之中便对所谓“有前途”的学生给予了更高的期望。结果学生们也自以为是优秀者,是与众不同的。因而他们真的成了有所作为的学生了。通过这个例子我们可以看到正确认识自我和良好暗示的积极作用。
    3.自卑心理的克服与消除    
    ①正确认识自己,提高自我评价
    形成自卑心理的最主要原因是不能正确认识自己和对待自己。因此要改变自卑心理,必须先从改变认识入手。不要只看到自己的不足就因此低估自己,从而忽略了自己的优点。,要善于发现自己的长处,肯定自己的成绩。切忌把他人看得十分完美,而把自己看得一无是处。要清醒地认识到他人也有不足,这样才能走出消极的自我评价的误区。只有提高自我评价,才能提高自信心,克服自卑心理。
    ②树立自信心,克服自卑心理
    首先,我们要认识到自卑心理不是不治之症,它是可以克服乃至根除的。现代科学研究表明:自卑心理是性格软弱的表现,关键是自信心不强,不敢将思想向外表露,不愿与人交际,结果在行动上随波逐流、毫无主见:没有魄力,造成心理上的抑郁、沮丧。心理学家认为:如果觉得自己很蠢,就会表现得很蠢;如果觉得自己高雅,就会表现得高雅;如果觉得自己很有信心,就会表现得很有信心。因此,可以得出一个结论:自卑心理是可以战胜的。但是战胜它,只有依靠你自己。想成功就要树立和提高自信心。心理学家认为:自卑的人不仅要正确认识自己的特长,而且还要辩证地看待自卑心理。因为比起狂妄自大的人来说,自卑的人更讨人喜欢。他们往往很谦虚,体谅人、安份随和、不好功名、 作事小心谨慎,重友谊、重感情。一般人都较相信他们,并乐予与他们相处。指出自卑者的这些优点,不是要他们保持自卑心理,而是要使他们明白,’自卑心理的有利一面,不要为自卑而感到绝望。相反,认识这些优点倒可以增强生活信心,为消除自卑奠定心理基础。
    ③进行积极的自我暗示,注意自我激励
    当你面临某种情况感到信心不足时,不妨自己给自己壮胆:“你一定会成功!一定会的!”,或者不妨自问:“人家干这个行,你为什么不行?你不也是人吗!而且你不比别人少任何东西!”自卑的人一般比较敏感脆弱,经不起挫折的打击。那么就应当注意, 凡事不要常怀奢望,要善于自我满足,作到知足常乐。无论什么事,往往是希望越大,失望越大。因此在学习和工作中,目标要定得合理、适中。目标太高,就易于受挫。把 一个长远目标,分为几个阶段(现期、近期、中期、远期),每个阶段又有不同的小目标,这样,目标明确、又切实可行,就易成功。每实现一个小目标对自己就是一种激励,这样对自信心的提高极有帮助。
    ④积极与他人交往
    有自卑心理的人多数孤僻、不合群。心理学家认为,当人独处时,心理活动就会转入内部、朝向自我。心理活动的范围、内容都受到一定的限制,加之认识的局限,往往使心理活动走向片面。当与人交际时,心理活动就广阔得多,内容也丰富得多;你会被他人吸引,感受到他人的喜怒哀乐,这样你的心情就变得开朗起来;通过交往你可以向他人倾吐心曲,情绪会放松,心境就会畅快;通过与人交往,就能认识到他人的长短处,通过比较便于正确地认识自己,了解他人对你的评价;通过与他人交往,从中你可以学到许多知识,这对提高学识能力,减轻自卑心理都有极大益处。多参加集体活动、文体活动,在活动的气氛中改变你孤僻的性格,从而可使自卑心理的阴影逐渐消除。
四、猜疑心理
    1、什么是猜疑心理   
    在人际交往中,猜疑心理也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现象。中国古代有一则十分有名的故事,叫“疑人窃斧”。这个故事的实质内容就是讲的猜疑的问题。故事是这样的:古时有个人丢了一把斧子,这个人开始怀疑是邻居的孩子偷走的。于是,他特别注意观察那小孩的一举一动,从走路的姿势,到言谈的语气,加上面部的表情,怎么看,怎么分析都像是偷了斧子的样子。可是,当他后来在山里找回了丢失的斧子后,再看邻居的孩子,言谈举止便没有一点像是偷了斧子的样子了。
    猜疑心理在男女青年中,在夫妻的婚姻关系中较为常见。那么什么是猜疑心理呢?    
    从心理学角度来讲,疑心是一种暗示心理。所谓晴示是一种影响作用,指人们为了实现某种目的,用含蓄的、间接的方式,对别人的心理或行为加以影响的过程。它可以使暗示者不加分析、不加批判,毫无反抗地接受某种思想,或去做某种事情。受暗示就是一个人把上述影响作为信念,在心理上尽力趋向于这一方面。暗示有的是一个人施加于另一个人,称为他人暗示;也有的是自己暗示自己,叫做自我暗示。猜疑心理就是猜测、怀疑别人会对自己不利,是无中生有地起疑心,对人对事都表示不放心的一种心理状态。猜疑心理属于自我暗示。         
   2.猜疑心理产生的原因
    猜疑心理的产生是由于人们对人际关系不正确的价值心理引起的。有这种心理的人,一般持“性恶论”。他们认为,人生来就是虚伪的,因而是不可信的。由于这种心理,他们总是以一种怀疑的眼光看人,对人怀着戒备之心,不肯讲真话,或戴着一幅假面具与人交往。
    另外,猜疑心理主要源于非正常的自我暗示,总是从自我的主观想象出发,去分析、看待问题,必然带有片面性和形而上学的色彩。因而弱点是显而易见的。
    3.猜疑心理的克服与消除     
    ①要信任别人           
  信任,无论是信任别人,还是被别人信任都是处理好人际关系的重要一环。信任是一个双向的过程、是相互作用的。只有你诚心地对待别人,别人才会真诚地对待你。要想让人信任你,就必须行的端、立得直。为人处事,必须有值得别人信任的地方。否则,要求别人盲目信任自己,不仅达不到目的,反而会增加烦恼。俗话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信任别人必能赢得别人的信任。
    ②要提高个人思想品质的修养
    猜疑心理主要病因是心胸狭隘,目光短浅,气量不足。提高思想品德的修养,努力使自己胸襟开阔、心怀宽广。遇事不要扭别人看得太坏,也不要把事情想得太糟、太复杂。要学会“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处事方法。对于别人对待自己的一些小疏忽、小恩怨,不要多计较,保持雍容大度的气量。
    ③要及时释疑解惑    
    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彼此误会的事难免会发生。一旦误会发生,首先一条要保持冷静;其次是开诚布公地、及时地把问题摆在桌面上,用善意的、讨论的方式交换意见、弄清真象,使误会在早期消除。释疑解惑使歪曲的事实得到纠正,能使不理解变为理解,能使不信任变为信任。这是改善人际关系的一种良好途径。      
    ④要学会全面、 辩证的看待人和处理事的方法
    全面的观点、辩证的方法是唯物主义的基本方法。它同样是处理人际关系问题不可缺少的方法。当人们彼此产生了误会,有了猜疑的苗头时,要保持冷静的头脑,要客观地去分析,全面地去了解,辩证地去对待已发生或即将发生的事,不要轻信流言,更不要以主观想象去推论、分析、看待问题。一定要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去对待人和处理事。当你开始猜疑某人时,要综合分析该人的长期表现,他的为人,当事实调查清楚后再下定论不迟。学会冷静,往往能将猜疑之念消灭在萌芽状态中。
    在现实生活中,具有猜疑心理的人,往往喜欢捕风捉影,惹是生非。这种人不以诚心待人, 别人自然也不会真心:待他。他戒备别人,别人自然也就防备着他。因此,他与别人的关系就会变得越来越虚假、无聊。这种人的结果是必然遭到人们的唾弃,变得无亲无友,成为孤家寡人。其下场只能是可悲!可怜!可叹!一个单位,有了这样的人,很容易闹不团结,人际关系会因此出现紊乱。所以,在人际交往中,注意消除猜疑心理就显得更为重要。  
五、自私心理
    1.什么是自私心理
    在社会的人际交往中自私心理经常左右着人们的思想和行动。在人际交往过程中自私者的行为往往是以“我”为圆心、以“我的利益”为半径、以“我”为准则的。所以,它成了人际交往中的一大障碍。它的存在使人际交往无形中受到了污染和侵害。而这种只顾自己利益,不顾别人或集体利益的心理,就是自私心理。       
  2.自私心理产生的原因              
    在入际交往中.,具有自私心理的人一般是比较容易被识捌出来的,它的潜隐性显然比嫉妒逊色的多。因为自私的人纯粹以功利和实用的观点看待人际关系,所以为人处事凡是对他有利的,他就不顾一切地往前冲,凡是对他不利的,他又是不顾一切地往回缩或者推托。自私者认为,人生来就是自私的、利己的,他们主张一切为自己,否认高尚的“先人后己”的利他行为的存在。而利他行为对他们来说,充其量只能算是一种副产品,即所谓“主观为自己,客观为他人”。从这种价值心理出发, 他们认为,人与入之间的关系,不过是人们用以达到个人目的、满足个人私欲的一种手段,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必须利用他人。因此必须为此去建立和发展人际关系。这种人为了满足自己的私欲,.可以不择手段地利用人际关系搞裙带风、走后门,千一些损公肥私、慷国家之慨的罪恶勾当。在自私心理支配下发展起来的人际关系不是粘有铜臭,就是带有肮脏及污垢。它也必定是一种被扭曲了的人际关系。社会上流行的“关系学”事实上成了贬义词,但自私者并不以此为耻,反倒引以为荣,引以为自豪。
    有自私心理的人,他们与人交往的动机,不外是贪图金钱财物,不外是为了攀附名利。这实质是一种最低级庸俗的交往动机。
    自私心理在人际交往上有这样一些表现形式:在传统的师徒关系上,师傅在给徒弟传授技艺时,总是有所“保留”,而且所保留的_般都是“绝活”、“绝招”。他们仍抱着“教会徒弟,饿死师傅”的旧观念不放。他们担心徒弟与他竞争;在高等学府的神圣殿堂里,近年来也流行着一种可怕的“瘟疫”。导师经常侵占学生或弟子的研究成果。比如:学生花费很大气力把论文或成果搞出来了,由于遇到一些阻碍难于发表。这时导师便出面与弟子“协商对话” 。我大名鼎鼎,以我的名义,不愁发表不了。我自然是第一作者,你是我的合作人,稿费你得,这样,我们岂不是各得其所,两全其美吗!        
    3.自私心理的克服与消除     
    首先,要明确在人际交往中的重要原则:那就是,平等与互酬原则。也就是说与人交往不要总想“索取”而不“给予”。而要在互酬基础上建立起一种和谐的关系。这种互酬不同于商品的交换,更不能用等价交换的态度来对待同志间交往中的相互酬谢。那种为了达到某种目的想得到某种帮助,而给人施惠的行为是应当禁止的。这种作法不仅是不恰当的,而且是有害的,不客气的讲,这就是贿赂行为。有些人一旦达到目的,便立即与人中止交往,  “过河拆桥”就是:典型的自私主义者。我们要时刻防止这种倾向。    
    其次,要端正交往动机:人与人交往是交流信息、沟通感情、陶冶性格、增长知识和增进了解的过程,是人的品格与心灵之间的交往。这样的人际交往才是积极的、高尚的。我们要摈弃那种私心极重的、只图金钱与名利的功利主义的“人际交往观”。
    最后,要注意培养自己的高尚品格,提高自身素质,改善思想方法,改变精神境界, 加强修养。要把与人的交往当成增进友谊的桥梁,、把交友当成事业成功的加油站。
六、 偏见
    1.什么是偏见           
    偏见是一种常见的社会心理现象, 偏见直接影响着人对 客观事物的正确认识,妨碍着人们在社会中进行正常的交往,也限制着人的个性的形成与完善。
    偏见是指对自己、他人,或团体所持的缺乏以充分事实为依据的态度。偏见往往是以有限的或不正确的信息来源为基础的。社会刻板印象、晕轮效应、最初印象(第一印象)、自傲或自卑等都能导致偏见。       
    2.偏见产生的原因    
   偏见产生的原因主要是这么几种:社会历史原因:生活在不同国度的国民之间产生的民族偏见,地方民族主义和大民族主义就包含了各自的民族偏见;再如对妇女成才的偏见主要来自于古代封建的“女子无才便是德”的传统观念。可以看出偏见与历史根源及一些沿习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对知识分子的偏见主要出自历史上统治阶级对知识分子的一种恐惧与依赖的矛盾心理。
    个人早期经验与偏见产生有关。心理学家认为,早期经验对一个人心理的发展,观念的形成有很大的影响。一个人在小时候,无意之中就接受了某种外界影响,尤其是来自父母、师长的影响。如父母认为某种菜不好吃,孩子也会有同感;父母、师长在指导孩子报考大学上也会流露出对一些专业的偏见。
    另外,信息不足是偏见产生的基础。一个人的认识,判断及由此而派生的态度是否正确,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获得信息的数量和质量。人们的许多偏见,往往是由于信息数量不足而造成的。例如:从电影、电视上看到的西方社会高楼大厦、风景秀丽、住着宽敞的房屋,有彩电、冰箱、烤箱,出门以汽车代步,就以为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是天堂。然而他们没有看到西方社会的另一面:失业、犯罪、道德沦丧、乞丐、贫富悬殊、人际关系冷漠等。再如:认为老年人墨守成规、固执己见、头脑糊涂等方面,没有看到老年人的经验阅历丰富、信仰坚定的方面。
    3.偏见的克服与消除
    ①精心观察是克服偏见的首要条件。如果我们获得了大量的、多方面的信息,就不难作出正确的判断。一反之,如果浮光掠影、浅尝辄止、 以点盖面、偏听偏信,就可能导致偏见的产生 。   
    ②正确对待自己的习惯和经验,切不可总以为都是正确的。要时时以实践来检验。特别重要的是:不能以一时一地的经验,推而广之。
    ③谨防不恰当的情绪因素干扰自己对他人或事物的认识。尤其是年轻人,易于冲动和偏激。应切记,任何时候都保要以理智控制情绪,而不能让情绪随意渲泄。
    ④考虑问题要多从几个角度去想。也就是说,不为已有的“框框”所限制,受定势的束缚。对待新生事物,尤应如此。   
七、代际隔阂(或称代沟)
    1.什么是代际隔阂
    两代人之间的交往,通常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在西方把这种障碍称之为“代沟”。“代沟”是指两代人之间:在思想、价值观念、心理特点、生活方式等方面的差异。六十年代末美国心理学家米德的《代沟》一书问世。她在书中认为:  “代沟”是普遍存在于人类世代关系中的社会现象。许多西方学者对“代沟”问题提出了不同的见解。但是,米:德的“代沟”普遍存在说,仍占主导地位,因而流行较广、影响较大。
    “代沟”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解释。广义是指,青年一代与老年一代的代际隔阂;狭义是指,父母与子女两代的相互隔阂。从人类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看,两代人之间存在着差异是一个不容否认的事实。这种差异在现代生活中反映得更为明显。“代沟”的存在尽管是客观的,但在不同社会制度下的表现却有明显的不同。其实,  “代沟”并不是横在两代人之间的不可逾越的鸿沟。它不仅是可以逾越的,而且是可以相互沟通的。用“代沟”表示两代入之间的、心理上的差异似乎更为准确,也更为形象。
    当今代际间差异主要表现在诸如:政治观点、思想作风、工作态度、生活方式、交友原则、家庭责任等方面。。正是因为这些差异造成了代际交往的心理障碍,上一代看不惯下一代,下一代瞧不起上一代。这种现象,无论在什么社会都存’在着,只是代表的方式和程度路有不同罢了。
    2.“代沟”产生的原因
    造成“代沟”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社会变迁和两代人生理心理的差异。    
    社会变迁是导致代际差异的主要原因。因为社会变迁,引起了社会组织、社会制度、生活方式和行为规范等方面的改变。这又使得两代人生活的社会环境发生了改变。人是社会的产物,所以两代人所接受的社会文化和由此而产生的文化心理、价值心理、社会规范、生活方式等都不一样。新一代紧跟世界潮流,以一套崭新的行为方式面对世界,面对人生;而上一代人由于有一个原已形成的知识体系、价值体系和认识结构,常常以原有的认识结构来看待世界上发生的一切,往往与时代有差距,对新事物不易接受。社会变迁的速度越快,两代人之间的距离拉开的也就越大,代际交往的心理障碍也就越大。美国著名人类学家玛格丽特·米德在《文化与承诺》一书中,把“代沟”的形成归咎予社会变革过于迅速。她指出:在传统社会中,当文化几乎恒定不变时,青年人只要社会化到接受其长辈的文化就可以了。老年人经验丰富。知识多于年青人,可是,现代社会变迁的步伐迅速到人的一生中能见到数次整个社会环境的改变。年青人成长的世界,家长对此了解的颇为有限。历史上第一次出现了让年青人知道得更多的时代机会,同时也提供了更利于年青人学习、接受与掌握新知识、新技能的机遇。年青人接受已变迁社会的许多东西,并学到尽快适应社会的各种本领、技巧和知识。因此已不能再把长辈当模式。依附于老韵价值准则看来已毫无意义。社会变迁的步伐驱使年轻人必须尽力自己寻找出路、寻找新的责任。
    “代沟”的成因在两代人生理心理上表现出的差异性是不容忽视的。
    所谓生理心理,即不同年龄阶段的人由于生理上的不同而产生的不同心理特点。比如:年轻人精力充沛、求知欲强,易接受新事物,反应迅速、富于开拓精神;但又容易崇拜权威,失之于轻信。中年人成熟老练,思考问题比较全面与深刻。老年人办事谨慎,但不易接受新事物等等。通过“青年人相信许多假的;老年人则怀疑许多真的”这句俗语,我们可以看出青年人与老年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是多么的不同。人的生老病死的生理发展变化,必然也表现出不同的心理反应。因此人际间的生理心理差异是客观存在的。
   3.  “代沟”的克服与消除         
    不同代际的人要加强相互的理解与交流。通常,老年人的思想比年轻人保守,是因为几十年的生活学习、社会环境的影响,使他们对世界、对人生有了系统而稳固的看法,头脑中有了太多“先入为主”的东西。要他们接受新观点、 新事物,常需要拆解他们原有的认识结构,抛弃与他全部生活密切联系的自尊心、荣誉感、理想、信仰等。这如他们来说无疑是件困难的事。同时,老年人大多已处在长者、尊者、权势者的位置上,他们已习惯于别人服从自己。一下子要他们服从别人的观点,这不能不是件令人痛苦和反感的事情。年青人在这方面要好得多,他们的世界观、认识结构初步形成,因此他们较少保守思想、富有朝气和进取精神。
    老年人的弱点在于守旧、顽固,时常以自己的优势去维
护他们的观点及做法;年青人的弱点是缺乏生活经验、阅厉太浅,热情太高,容易片面和偏激。
    尽管老年人有他们的弱点和不足,但是,我们应当看到老年人在承前启后、维持社会稳定上的积极作用。
    从以上论点看,  老年人与青年人各有优点,  也各有不足,这是客观事实。而代际交往渠道且前的情形是:既不是完全通畅,也不是完全堵塞。“ 代沟”的障碍也是 时明时暗、时大时小、 时强时弱。但我们期望的是渠道的更畅通, 障碍的逐步减少,最终慢慢地填平这道横在老年人与青年人、上几代与下几代间的深沟。
    这就要求老年人与青年人之间加强相互的认识 与理解,加强沟通与交流,互相体谅,对待问题和分歧尽量站在对方的立场上去考虑,多为对方着想。学会角色的互换,是相互理。解的关键。只有桶互理解得越多越透彻,代际交往就越容易进行,障碍也就会越少。    
   总之,我们坚信、“代沟” 是可以逾越的,也是可以填平的。代际交往的关键是相互理解。只有双方都了解了彼此的心理特点、达到了相互理解,那么“代沟”何愁不平。
     八、自傲心理与报复心理
    在人际交往中,自傲心理与报复心理也是常见的心理障碍。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可以遇见这样一种人,他们自命不凡,喜欢自吹自擂、 夸夸其谈,总觉得自己了不起,别人什么都不行。这就是自傲心理的种种表现。
   还有一种人,嫉世愤俗、玩世不恭,总是声言自己看破 红尘,怀着深深的敌意来看待社会、看待人,他们在人际交往中有一种报复心理。
    人际关系中的自傲心理和报复心理同属人际关系的自我意识障碍。自我形象过高,过高估计自己的一切,便形成了自傲心理。报复心理则是自卑心理的极端表现。 极度的自卑者为了维持其心理上的平衡,掩盖自己的过度自卑,反倒以一种近似于自傲的姿态出现。表面上他们自视清高,大都是居高临下,俯视芸芸众生之势,其实内心中却对社会和他人一怀着敌意,诅咒社会对他们不公平,怨恨命运对他们太无情。他们憎恶一切地位比他们高的人。他们要以一种高高在上,愤世嫉俗的态度拒人于千里之外,以免别人窥视他们的内心世界。可以 想见,具有自傲心理和报复心理的人,同社会与他人是格格不入的。有这两种心理的人是难以同他人建立起良好人际关系的。 

       
第三节  消除人际交往的心理障碍的方法


    一、训练与保持心理健康
    现代医学认为:一个人的健康应包括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两个方面。只有身体的健康是不完整的健康。身体与心理 的健康是相互影响、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的。
    人际关系的心理障碍实际上就是一种不健康的心理,消除人际关系心理障碍的过程,就是保持心理健康的过程。那么,如何才算是心理健康?它的标准是什么呢?对于这一提问,有许多不同的回答。我们认为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和密特尔曼的说法是具代表性和权威性的。他们认为心理健康大。
  致应有如下十条标准: 

(1)充分的安全感;

(2)充分了解自己,并对自己的能力作适当的估价; 

(3)生活目的能切合实际; 

(4)与现实环境保持接触; 

(5)能保持人格的完整与和谐;

(6)具有从经验中学习的能力;

(7)能保挣良好的人际关系;  (8)适度的情绪表达及控制; 

 (9)在不违背团体的要求下能有限度地发展个性;

(10)在不违背社会成规之下,对个人的需求能做恰如其分的满足。
     以上这十条标准可以做为心理健康的衡量标准。经过对比,我们相信每个人都可能找出自身的不足之处。有不足之处是很正常的,没必要为此惊慌失措、寝食不安。我们应当清楚这个道理:  “世上无完人” ,况我一普通人乎! 
    当然,有了衡量的标准应当说是件值得庆幸的好事。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并了解到自己的不足,有针对性地去纠正不足之处,这样就可以使我们不断地改善自身的心理状祝。 经常训练、经常对照。我们相信,人际交往的心理障碍是能够尽早消除的。
二、培养正确的价值心理,树立正确的自我形象
    人际关系的价值心理,直接影响着人际交往的态度和动机。人际关系中的自私与猜疑心理就是错误的价值心理。而所谓正确的人际关系价值心理就是对人际关系的正确看法或观点。应该看到,在现代社会中,人是社会的人,人与人只有互相依赖才能生存,互相合作与帮助,社会才能 进步。社会的进一步发展,人的这种依赖性将变得更加重要。因此人际关系也会更显出其价值。在社会主义社会里,人与人之间
 的关系应该是一种忠诚、友善、互助的关系。人与人之间应该有竞争,但不应该互相嫉妒,人与人之间会有磨擦、会有矛盾,但不应该互相仇恨和敌视。    
     树立正确的自我形象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 人际交往心理障碍的自卑、羞怯等表现,大都是因为没有树立起良好的自我形象,对自我的了解有失准确。怎样才能正确的认识自我、修正自我形象呢?首先, 要设法搞清 楚自,身的症结所在,而后对症下药,此外最有效的医治办法还是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多与人接触,虚心听取群众对你的意见,留心观察别人对你的态度转变情况。发生心理障碍时要学会用其他办法去缓解。人都是通过别人的“镜子”看到自己的形象。经常以别人为镜进行自我反观,定能形成正确的自我形象。
三、加强个人修养
    加强个人修养指的是加强个人道德品质方面和文化知识两方面的修养,这二者是相辅相成的。一个道德品质高尚、文化修养良好的人,能够辩证地对待别人比自己强,自己与别人有差距和不足的问题,他不会轻易对别人产生嫉妒心理。而许多悲剧的发生,往往是因为肇事者道德修养太差所致。
    加强道德修养,就要提高文化科学知识水平。有知识虽然不是有道德的充分条件与逻辑必然,但它却是道德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有知识的人并不见得有道德。但是肯定地说无道德的人往往与无知识有必然的联系。我们提倡的道德是共产主义道德。要提高共产主义道德水平,就必须提高马列主义理论水平。只有用马列主义的立场、  观点、方法去分析、批判地吸收古今中外优秀的道德传统,才能成为一个真正有道德的人。
    有道德还不够,在性格上还要培养一种豁达、宽广的胸怀。好嫉妒的人往往心胸狭窄。所谓胸怀,即俗话说的气量。一个有远大志向的人,断不会在一些琐碎的小事上计较。心底无私天地宽,就是一种宽广的胸怀, 大度的气量。胸襟狭小,往往是私心作怪的缘故,那么培养豁达的胸怀,是限制私心膨胀的关键所在。
    我们所处的时代,、是改革与前进的时代,是竞争的时代。面对竞争往往有不同的态度。一种是积极参与竞争,一种是消极参与竞争。而消极竞争的主要表现就是嫉贤妒能。要消滁嫉妒,就必须培养竞争意识。当有人比自己强时,不是设法把强者搞垮,也不是无动于衷,而是在竞争的压力下奋起直追 。要有勇气,有信心去赶超强者。有了这种竞争观念,就能将嫉妒转化为激励自己前进的动力,从而避免嫉妒行为的出现。这样做的结果于己、于人、于社会都有极大的益处。
    当然,我们十分清楚,嫉妒是社会人际关系中的一种痼疾,它是人的一种 情绪反应。当这种反应过强,而又得不到渲泄时,便会危及身心健康。因此,学会调适自己的情绪,对于消除嫉妒等心理障碍都会有很大帮助。调适情绪常用以下几种方法。
    自我安慰法:当个体的心理失衡时,自己寻找理由安慰自己,使自己的情绪安静下来。用“酸葡萄心理”并不是欺骗自己,而是利用人的心理规律,起到暂时缓解情绪反应的作用。
    补偿升华法.当个体的某种需要得不到满足,而引起强 烈的情绪反应时,可以将引起这种反应的能量转移到其他活 动上去,从而使情绪反应稳定下来。例如:高考落第后走自学成才之路。这种方法就是补偿升华法。
    心境迁移法。当个体因某种原因引起强烈的情绪反应时,个体有意识地避免思考这些问题,或换一换环境,参加其他的活动。如外出散步、接触大.自然、或吟诗作画、跳舞、打球。这样,无形之中使自己的心境得到改善,情绪也就轻松稳定下来。
四、学习一些基本的心理学知识
    从狭义上讲,人际关系是一种心理关系。人际交往是一种建立在心理基础上的活动,所以掌握一定的心理学常识,特别是社会心理学的有关原理,了解人际交往过程中的心理规律,对自己今后顺利地进行人际交往会有很大助益。尤其可以对许多心理障碍有意识地加以避免或减少其影响。同时,心理学的有关理论又能帮助我们了解自己和认识他人。例如:关于气质和性格的理论,能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自己,面社会知觉和归因理论则能帮助我们认识他人。又如:  “代沟”问题的产生,在很大程度上就在于两代人对自己和另一代人的心理特点了解甚少的缘故所致。因此,普及心理学知识对于人际关系的建立和发展是大有好处的。
    五、使自己的兴趣更多一些、爱好更广一些
    在人际关系中,有心理障碍的人,往往性格内向、好独自活动而不善合群,不爱与他人交流与交往。这样做的结果就使他(她)在与人交往中心理负担更重,并逐渐会丧失与人交往的兴趣,更深地陷入个人的小天地之中。甚者会形成闭锁心理。大多数这样的人都有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太难了的错误认识。        
    其实,人生活在社会上,不能不与外界发生联系,不能不与人发生接触。而且,人都有与人交往的善良愿望,只是不善于表达这种交往的愿望。尤其在陌生人之间这种现象更加普遍。要想打破这种与人交往的沉闷,我们认为要使自己的兴趣、爱好多起来是一条可走的捷径。例如:热爱体育运动,可以在运动中结识一批球友、或棋友、牌友,甚至是钓鱼友;喜爱书法、绘画也可以令你结识许多同趣的朋友。因为在有共同爱好的人中,寻找共同语言那就简单、轻松得多。这样无形之中你就会与人很自然的交流情感,这时的你将会明显地感到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实在不是件很难的事,你与他人心理之间的距离一下就缩小了,你心理的负担也许就消失了,心理障碍也许就消除了。这个办法难道你不想尝试吗?
    六、寻求他人的帮助
    人际交往的心理障碍虽然是个人的事,但是搞不好就会牵连到他人,使他人或某个团体为此受到影响和干扰。例如:嫉妒就会明显地影响你与他人之间的关系,它会导致工作单位同事之间关系的紧张。再如:某人自卑、羞怯,那么他(她)在与别人交往中别人也会感到不自然,心理负担也会加大。因为,情绪有很强的感染力这个道理大家是非常清楚的。你的情绪会影响他人的情绪。了解了这一点,有心理障碍的人就应该注意这个问题。要消除人际交往的心理障碍除了加强道德修养,提高知识水平,增加兴趣、爱好这些个人因素外,还要寻求外界力量的帮助。寻求他人帮助的范l围很广,可能性也很大。如:可以找心理学家、学者或医生进
行 咨询;可以找父母、亲友寻求帮助;还可以找师长、同事以图达到问题的解决。
    总之,你要想得到别人的帮助,就要相信别人,把闷在心里的话和想法说出来,有什么症结,有什么难言之苦都要毫无保留地让帮助者了解清楚。你越坦率,人家也就越容易帮助你,给你提供可行的建议。你也就越容易从中受益。你的心理障碍也就越能尽早地得到排除。其实,你寻求他人帮助的过程,实质也是人际交往的过程。所以,人际交往可以说是无时不在。   
    我们真诚希望大家都能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使人际关系向着有利于他人,有利于自己,有利于团体,有利于社会的正常方向发展。
复习思考题;         
    1、人际交往心理障碍的本质、特点和形式是什么?
    2、试述人际交往心理障碍产生的心理原因。
       参考文献

 

 

 


人际关系心理学           齐藤勇主编弓海旺译五洲出版社,1989年
人际关系社会心理学       古烟和孝编,王康乐译南开大学出版社,1986
人际心理学               壬承璐著,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
工作中的现代人际关系学   R.M.德霍盖茨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
中国人际关系             申笑梅、王举忠著山西人民出版社,1989
个性心理学               高玉祥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8
社会心理学辞典           费穗宇主编河北人民出版社,1988
人际关系学               郑永廷著中国青年出版社,1988

(正在紧张录入中,敬请期待)

相关图片
责任编辑: weiwei0315 文章录入: weiwei0315 [评论]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简介联系我们zkyxlx@sina.comzkyxlx@163.com汇款方式网站地图常见问题